李慶芳,孫 勤,朱瑞蓮
(1.渦陽縣第四中學,安徽 亳州 23360;2.阜陽市紅旗中學,安徽 阜陽 236112;3.亳州市教育局教科所,安徽 亳州 236000)
實驗與調查
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毫州市中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現狀調查
李慶芳1,孫 勤2,朱瑞蓮3
(1.渦陽縣第四中學,安徽 亳州 23360;2.阜陽市紅旗中學,安徽 阜陽 236112;3.亳州市教育局教科所,安徽 亳州 236000)
為考察亳州市中學生在陽光體育運動啟動后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現狀,采用問卷調查法對亳州市中學生進行調查、分析、研究。結果表明:(1)強身健體、調節(jié)身心、緩解疲勞、豐富課余文化生活和消遣娛樂是亳州市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主要動機;(2)亳州市中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頻次較少、持續(xù)時間較短;(3)亳州市中學生喜歡籃球、長跑、羽毛球等項目;(4)學習負擔重、體育設施不足、沒有時間、缺乏指導、缺乏鍛煉氛圍等是制約亳州市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
中學生;陽光體育運動;課外體育鍛煉;終身體育
2007年4月29日,“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全面啟動。課外體育鍛煉作為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強學生體質、磨練意志、培養(yǎng)良好道德品質、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具有積極的作用。鑒于此,筆者對亳州市中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旨在發(fā)現問題、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為中學生體育鍛煉提供參考,也有利于培養(yǎng)中學生的體育興趣,促進陽光體育運動的深入開展。
1.1 研究對象
以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中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現狀研究對象,以亳州一中、亳州二中、蒙城一中、利辛一中、渦陽一中、渦陽四中6所中學的在校生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其中,共發(fā)放問卷105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0份,有效率為95.23%,其中男生為538人,女生為462人。
2.1 中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動機
表1反映,中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動機呈多樣性。比例最高的是強身健體。強身健體作為體育的本質功能功能能得到絕大部分同學的認可和選擇。
2.2 中學生體育鍛煉的頻率、持續(xù)時間
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頻度、持續(xù)時間長短是衡量學生體育態(tài)度的重要指標。統計顯示,在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的學生中,偶爾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占25.46%,每周不少于3次的占19.98%;有86.19%的學生在參與課外體育鍛煉;每次活動不少于30min的占45.05%,有54.95%的學生每次活動時間在30min以內。T檢驗發(fā)現,男女生在課外體育鍛煉活動頻率和時間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在每周活動次數不少于3次的比例和每次活動時間不少于30min的比例上,男生要明顯超出女生;在活動時間段上沒有明顯的差異,大部分學生都是集中在早讀和課外活動時間,有的學校人數多、場地少,課外體育鍛煉采取分時間段活動;鍛煉時間不夠充足,這也影響學生鍛煉的效果。有的學校,甚至在晚自習休息時,讓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再在操場上跑2~3圈,這樣的方法作為場地小、人數多的學校也是可取的。作為學校,要大力宣傳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有限的空間為更多的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鍛煉機會,大力推進陽光體育運動,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表1 中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動機 %
表2 中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運動的項目情況表 %
表3 中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運動的影響因素情況表 %
2.3 中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主要項目
調查結果表明(表2),參與課外體育活動選擇籃球的人數比例較高(多數是男生),其次是羽毛球,長跑、乒乓球、足球等。調查得知,中學生的體育興趣較為廣泛,所選擇的鍛煉項目多與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以及教學內容相關。同時,T檢驗顯示,男、女生之間在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武術和健美操項目上存在高度顯著性差異(P<0.01),在排球項目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女生追求形體美等的體育需求決定其選擇健美操的人數比例明顯高于男生,羽毛球、乒乓球和排球等對抗性較小的項目,女生選的也比較多;而籃球、足球和武術等對抗性較大的項目男生選的比例較高
2.4 影響中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成因分析
調查表明,影響中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表3可見,影響較大的因素就是學習負擔過重,這在我們訪談和問卷調查時都是師生共識的。另外,缺乏場地器材、鍛煉時間不足、缺少伙伴、缺少指導、沒有興趣和沒有習慣、沒有合適的運動項目,也是影響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不容忽視的因素。T檢驗表明,男、女之間在沒有興趣、沒有體育鍛煉的習慣等影響因素上有高度顯著性差異(P<0.01)。女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遠遠落后于男生,因高中女生生理、心理的原因,她們運動的積極性不高,更不愿在公共場所張揚出自己的個性。分析認為,出現上述原因,與男女生在個性特征和思想觀念之間的差異、與學校課外體育鍛煉的整體氛圍等存在一定關系。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的重要途徑,中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培養(yǎng)自身的體育興趣,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形成終身體育觀。
3.1 亳州市中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動機是呈多樣性的。強身健體、調節(jié)身心和緩解疲勞、豐富生活和消遣娛樂依次列居前列。強身健體作為體育的本質功能得到亳州市大部分中學生的肯定和認可。這說明亳州市多數中學生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目的有較理性的認識。
3.2 大部分亳州市中學生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是積極的,但整體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頻次較少、持續(xù)時間較短,并且男女生
之間在部分活動頻率和時間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女生體育鍛煉意識較淡薄。教育主管部門和一線體育教師要高度重視,特別是一線體育教師,要充分挖掘課外體育活動資源,安排適宜大多數學生易于接受的項目,學校領導和一線體育教師要高度重視,在課外體育活動時應積極的指導和督察,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課外體育鍛煉的習慣,有意識地提高女生參與鍛煉的熱情,培養(yǎng)鍛煉的興趣。
3.3 亳州市中學生在課外體育運動項目上,多喜歡籃球、羽毛球、長跑、健美操等項目。這與亳州市體育常規(guī)教學內容和學校的整體鍛煉氛圍密不可分的。
3.4 亳州市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主要制約因素是學習負擔重、體育設施不足、時間不足、缺乏指導、學校鍛煉氛圍差等。部分高中學校,到了高三,為了提高升學率,很難保證一周兩節(jié)體育課的正常進行,更不用說陽光體育鍛煉的貫徹執(zhí)行了。因此,各級教育部門,尤其是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體育鍛煉的積極作用,對老師和學生進行廣泛宣傳,并在體育設施和經費方面給予切實的保障。另外,還要加大對體育教師的業(yè)務培訓,使其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并確保陽光體育運動的可持續(xù)開展。
[ 1 ] 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8.
[ 2 ] 趙紅衛(wèi).鄭州市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與對策[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8.
G807.0
A
1674-151X(2012)07-07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7.044
投稿日期:2012-04-29
李慶芳(1976 ~),中教高級,碩士。研究方向:中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