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桂英 齊大喜 白桂芝
1.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蒙醫(yī)醫(yī)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8;2.內蒙古自治區(qū)國際蒙醫(yī)醫(y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多發(fā)于中青年婦女,主要指女性內生殖器或其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腔的炎癥[1]。慢性盆腔炎多是急性盆腔炎治療不及時所致。盆腔炎癥可局限于一個位置,也可同時發(fā)病于幾個部位,包括子宮內膜、輸卵管炎和卵巢炎,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下腹部持續(xù)疼痛、腰腹痛、月經不調、白帶增多、尿急、尿頻、排尿困難、發(fā)熱等,嚴重還會出現(xiàn)不孕癥[2]。由于該病病程相對較長,目前沒有明顯特有效的療法,給廣大婦女帶來了精神和肉體的痛苦。而本院2009~2010年在門診就診的6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經蒙藥治療療效確切,無不良反應,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門診接受治療的65例慢性盆腔炎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對照組25例。治療組年齡25~48歲,平均年齡 (33.5±4.32)歲,病程3個月~11年,平均 (4.3±0.80)年;對照組年齡25~46歲,平均年齡 (33.1±4.14)歲,病程3個月~10年,平均 (3.8±0.55)年:兩組在年齡、病程上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前進行血常規(guī)、B超、婦科常規(guī)和全身體格檢查,排除宮外孕、卵巢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靜脈曲張等疾病及婦科器質性病變,同時排除內外科合并癥、藥物過敏史。
1.2 診斷標準[3]
(1)癥狀見盆腔痛 (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性交后及月經前后加劇,可伴有低熱,易感疲勞、月經不調、不孕等。 (2)婦科檢查:子宮略大,不同程度壓痛,粘連,固定,活動受限,子宮旁及輸卵管單側或雙側可觸及條索狀物,盆腔結締組織增厚或觸及包塊。(3)B超檢查可探及回聲異常,或不規(guī)則暗區(qū),或子宮直腸凹積液。
2.1 用藥方法 對照組:甲硝唑0.2g,1天3次,左氧氟沙星0.2g,1天2次,28天為一個療程。
治療組:早服“蘇格木樂-7”3g,午服“那仁滿都拉”3g,晚服“烏力吉-18”3g,28天為一個療程。
2.2 療效判定標準[3]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婦科檢查:下腹壓痛消失,血象降至正常,B超后穹隆積液消失。有效:臨床癥狀基本緩解,婦科檢查無明顯異常;血象下降70%(超出正常值的70%),B超后穹隆積液消失70%。無效:臨床癥狀、婦科檢查或者B超檢查均無改變。
2.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有顯著性意義 (P<0.05)。提示蒙藥治療慢性盆腔炎具有明顯的作用。
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多發(fā)病,是由于長期炎癥刺激,纖維結締組織增生,致盆腔器官及周圍組織黏連固定。已成為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慢性盆腔炎多因急性期未經治療或治療不積極或不徹底,或有部分患者因體質較弱、個體差異、慢性遷延而無急性炎癥的過程,可能起病即為慢性[5]。
現(xiàn)代西醫(yī)認為慢性盆腔炎是由于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炎癥,其病原體以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埃希菌、厭氧菌多見。其病因多見于產后、流產后的機體抵抗力下降,病原體通過胎盤剝離面或創(chuàng)面沿創(chuàng)口上行感染。此外,月經期性交以及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等手術操作不當、消毒不嚴亦可導致[7]。蒙醫(yī)認為慢性盆腔炎是巴達干、赫依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種全身性疾病。身體受涼、勞累、個人衛(wèi)生條件不夠和食用冷、生食物及用過于寒性食物等,不合理的飲食和生活方式而導致,血、希拉下降、巴達干、赫依上升導致三根平衡失調,七素、三穢分解異常,巴達干是寒病的致病因素,巴達干與赫依交搏導致組織、器官的功能紊亂而出現(xiàn)一系列的臨床癥狀[8]。并影響婦女的健康狀況和生存質量下降,影響家庭生活,影響工作。因此,提高慢性盆腔炎的認識,并給予重視,提高婦女的生活質量是非常必要的。通過本研究證明,蒙藥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優(yōu)于西藥治療,提示蒙藥是治療慢性盆腔炎行之有效的藥物。
[1]侯玉華.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盆腔炎性疾病50例[J].中醫(yī)研究,2010,23(7):41-42.
[2]田永杰,湯春生.急慢性盆腔炎的藥物治療 [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5,5(19):39-40.
[3]樂杰.婦產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295-300.
[4]馮偉華,王兆凱,逄余三,紅藤湯靶向給藥治療盆腔炎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中醫(yī)學結合雜志,2010,19(26):3283.。
[5]彭仙,程群.慢性盆腔炎的中醫(yī)藥研究近況[J].光明中醫(yī),2007,22(4):72-75.
[6]石一復.盆腔炎的誘發(fā)因素[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1998,14(6):324.
[7]包瑞琴,蒙醫(yī)治療慢性盆腔炎20例[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08,12(12):8.
[8]馬淑英.中西醫(yī)治療盆腔炎致不孕癥130例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9,11(17):144.
[9]范振英,楊秀英.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慢性盆腔炎74例療效觀察[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5,7(7):496-497.
[10]孫久惠.中西藥聯(lián)用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16):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