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云
吉林省長春市兒童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51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是我國法定報告管理的丙類傳染病。近年呈暴發(fā)流行趨勢,由于疾病傳播速度快,控制難度大,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給患兒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及經濟負擔。因此護理工作者有責任為臨床廣大患兒照顧者提供科學、有效、安全、優(yōu)質、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同時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也是護患互動的過程,應根據(jù)他們的不同個性、不同疾病、不同文化、層次,有針對性的進行健康教育[1],促進患兒早日恢復身體健康。
1.1 患兒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手足口病治療中心收治的患兒100例。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齡3~5歲;患兒病情嚴重程度、臨床癥狀、治療方式、用藥情況、體重等均無顯著性差異 (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主要照顧者入選標準 無精神疾病史,年齡>18周歲,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且愿意合作。
1.3 調查工具 采用自設問卷對患兒照顧者進行調查 一般資料調查表主要針對照顧者的年齡、性別、職業(yè)、經濟狀況、文化程度等。并應附加有關調查情況及問卷的詳細介紹,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調查方法 由研究者在每天的護理查房、日常醫(yī)療護理服務過程中通過跟蹤觀察,與患兒主要照顧者及其家庭成員面對面交談的方式,觀察并記錄照顧者的心理狀況并進行心理分析。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收集的資料錄入Excel數(shù)據(jù)庫,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調查顯示手足口病患兒照顧者的各種心理特征見表1。
表1 手足口病患兒照顧者各種心理特征
3.1 焦慮心理及護理 手足口病是傳染性疾病,起病急驟,照顧者由于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的擔心,家庭經濟負擔加重及陌生的就醫(yī)環(huán)境等而產生焦慮心理[2]。對此護士應首先建立一個有利于患兒早日康復的和諧、安全、舒適的護理環(huán)境,使患兒及其照顧者在接受治療及護理服務過程中恢復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盡可能發(fā)揮自己的潛能,鼓勵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治療、護理及恢復患兒健康的活動中來。使照顧者感到醫(yī)護人員的接納及理解,減少焦慮及恐懼心理。
3.2 恐懼心理及護理 調查發(fā)現(xiàn)患兒照顧者存在著明顯的恐懼心理,其原因是由于對手足口病知識的缺乏,外界對手足口病患兒的不正確認識、偏見和歧視,從而引起照顧者出現(xiàn)心理問題。因此護士在與患兒及其照顧者接觸交流時,態(tài)度應放松、熱情、親切,多與患兒及其家人交流,打消他們的疑慮,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感到被尊重、接納、關懷和重視[3]。
3.3 緊張心理及護理 手足口病患兒由于疾病原因引起的身體不適,疼痛以及對治療的恐懼心理,會使患兒的照顧者及其家人產生緊張心理。護士應多巡視、關心體貼患兒,消除彼此間的陌生感,同時在對患兒進行護理技術操作服務過程中,例如給患兒靜脈輸液時,動作應熟練準確,盡量減少患兒痛苦,減輕照顧者的心理負擔。
3.4 憂慮心理及護理 由于手足口病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身心健康的急性傳染病,照顧者由于對傳染病的傳染性及其危害恐懼、顧慮較大,加之對患兒入院治療效果及疾病預后的擔憂,同時由于住院費用較高導致家庭經濟負擔加重,使照顧者的思想負擔過重[4]。從而產生悲觀、消極的負面情緒。對此護士應主動、耐心傾聽照顧者訴說對疾病的認識、理解及各種心理反應,關心他們,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質及精神支持,使照顧者能以良好的心態(tài)和穩(wěn)定積極的情緒配合治療和護理。
[1]包麗芬.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6B):65.
[2]梁光霞.護理心理學.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3.91~93.
[3]李小妹.護理學導論.第 2版.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31.
[4]柴東芹.肝葉切除加區(qū)域化療肝癌患者生存質的調查與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12B):58.
[5]聞吾森,趙國秋.社會支持、心理控制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14(14):25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