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杰,陳 磊,張小娣
(1.長安大學公路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4;2咸陽師范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折射率是光學材料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測量折射率的方法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基于反射、折射定律,通過測量角度來求解折射率的幾何光學的方法,如最小偏向角法、掠入射法,全反射法和位移法等;另一類是利用光通過介質或由介質反射后,透射光的位相變化或反射光的偏振態(tài)變化與折射率密切相關的原理來測定折射率的物理光學方法,比如布儒斯特干涉法、橢偏法等。
在現(xiàn)在《大學物理實驗》教材中,也給出了許多測量折射率的方法,尤其是透明液體折射率的測定。掠入射法是測量液體折射率的一種典型方法[1-3],對于該方法 的研究 也 多 有 報 道[4-7]。該 方法通過幾何光學理論,利用分光計望遠鏡中出現(xiàn)半蔭視場,來確定待測液體折射率。但實驗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半蔭視場亮區(qū)出現(xiàn)明、暗相間,不等間隔的干涉條紋。本文擬用波動光學理論,對此種現(xiàn)象進行分析。
測定液體折射率的掠入射方法,是基于全反射原理,如圖1,將折射率為n的待測液體放在折射率為n1的直角折射棱鏡2和輔助棱鏡1之間,該空隙形成待測液體膜。當以單色擴展光源入射到分界面A′B′時,用望遠鏡對準出射光方向觀察,視場中將出現(xiàn)明暗清晰的半蔭視場,且待測液體的折射率n可通過下式求得
其中:n1為直角棱鏡的折射率,φ為明暗分界線對應的出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即折射角[1-3]。
圖1 掠入射法原理圖
在實驗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分光計望遠鏡中視場有時出現(xiàn)的半蔭視場,也出現(xiàn)如圖2所示的實驗現(xiàn)象。圖2(1)、2(2)是在輔助棱鏡與直角棱鏡間待測透明液體薄膜在不同夾角(可通過調節(jié)輔助棱鏡和直角棱鏡邊間的夾角來實現(xiàn))時,半蔭視場亮區(qū)出現(xiàn)的干涉條紋情形。
比較圖2(1)、2(2)亮區(qū)干涉條紋我們可以看出:
(1)半蔭視場亮區(qū),干涉亮條紋寬度不等,由明暗分界線起,條紋依次向背離方向變寬。對兩個棱鏡進行擠壓,液膜夾角變小,條紋變寬變稀疏如圖1;
(2)若將兩棱鏡以一定角度微微張開,即液膜夾角變大,條紋變窄變緊密,即干涉條紋的疏密度發(fā)生變化,如圖2。
圖2 實驗觀察到的干涉條紋
由于實驗用鈉光燈是擴展光源,從鈉光燈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過輔助棱鏡到達液體薄膜表面,由B′向A′光線入射角逐漸增大。如圖3,設液體薄膜夾角為α,入射到薄膜A′B′面上的光線入射角為i,棱鏡、薄膜折射率分別為n、n1,x為到棱鏡B′B′邊的距離。通過波動光學理論[8]計算可得光線a1、a2兩束光的光程差δ為:
圖3 薄膜干涉
當干涉條紋為亮條紋時
則第k級亮條紋
相鄰亮(暗)條紋間距Δx
定義:干涉條紋疏密度d為條紋間距的導數(shù),
因為Δx是相鄰干涉亮紋(或暗紋)間距,故d表示了干涉條紋間距Δx隨變量x變化的情況,d>0表示,Δx隨x增加而增大,即條紋變疏,d<0表示條紋變密,在d=0情況下,則Δx不變化。所以,d隨x的變化,反應了干涉條紋的疏密變化。
在本實驗中,隨x的增加,入射角為i逐漸增加,干涉條紋間距隨i的變化關系為:
討論:
(1)當α=0,則Δxk=0,d(i)=0,即薄膜嚴格平行,則亮區(qū)干涉條紋間距為零,沒有干涉條紋。說明望遠鏡視場為嚴格明、暗分界線的半蔭視場,半蔭視場亮視場不出現(xiàn)干涉條紋。
本文對掠入射法測量透明液體折射率實驗中出現(xiàn)的干涉條紋進行了定量分析,認為實驗中觀察到的干涉條紋是光線進入輔助透鏡和直角棱鏡產(chǎn)生薄膜干涉形成的,提出了干涉條紋疏密度的概念,并用其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干涉條紋進行了定量的分析討論,討論結果與實驗結果一致。
[1]鄔銘新,李朝新.基礎物理實驗[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1998.
[2]習崗.大學物理實驗[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
[3]楊述武,趙立竹,沈國土,等.普通物理實驗光學部分[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譚穗妍,勞媚媚,楊小紅,等.掠入射法測量棱鏡折射率的改進方案[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6,26(5):54-57.
[5]李大勇,張宏琴,何毓敏.掠入射法測定液體折射率實驗中的光路分析[J].大學物理實驗,1998,11(4):33-35.
[6]皇甫國慶,張修興.液體折射率測量實驗中提高半蔭視場可見度的途徑[J].物理實驗,2010,30(2):27-30.
[7]陳金星,王春花。輔助棱鏡對半蔭視場的影響[J].物理實驗,2004,24(10):41-42.
[8]姚啟鈞.光學教程[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