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強 劉久敏 單熾昌
(1 廣東河源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河源 517000;2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廣東 廣州510000;3 廣州醫(yī)學院附屬一院,廣東 廣州 510000)
單純性腎囊腫是泌尿外科常見疾病,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發(fā)展,后腹腔鏡去頂減壓術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單純性腎囊腫的治療,我院也開展了此項手術,并與傳統(tǒng)開放性手術作了比較,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60例單純性腎囊腫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齡最小22歲,最大75歲,平均41歲;病史最短3個月,最長2年半,平均11個月;32例患者囊腫位于右腎,28例位于左腎;25例位于腎上極,26例位于腎中部;7例位于腎下極,2例位于腎盂旁?;颊咴\斷依據靜脈尿路造影、B超、腎臟CT平掃及增強檢查。
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用后腹腔鏡去頂減壓術,對照組用開放手術,兩組年齡、性別、病史、囊腫位置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組間比較。
1.3.1 觀察組
患者全麻,取健側臥位,腰部對腰橋并抬高腰橋,在第十二肋下緣與腋后線交匯處作1.5cm皮膚切口,將腰背筋膜、肌肉用血管鉗作鈍性分離直達腹腔后間隙,將氣囊在手指游離推開腹膜后放入,同時注入500~1000mL氣體,保留3~5min,在腹膜后間隙建立后將氣囊取出。于髂嵴和腋中線交匯處上方2cm處作1cm切口,在肋弓與腋前線交匯處作0.5cm切口,分別插入Trocar,將觀察鏡自髂嵴通道處置入,將操作器械于另兩通道置入,通氣建立氣腹,使CO2氣體氣壓維持在10~15mmHg。在直視下將脂肪囊和腎周筋膜剪開,將囊腫邊緣充分暴露,切開囊壁后將囊液吸凈,在切除囊壁的同時進行電凝止血,仔細檢查創(chuàng)面后留置引流管,將穿刺孔關閉。將術后標本作病理檢查。
1.3.2 對照組
按傳統(tǒng)方法進行,一般于第11或12肋間作皮膚切口將囊腫游離,并于距腎實質0.5cm處將囊壁切除,用可吸收線在囊腫邊緣作鎖邊縫合止血,腹膜后放置引流管。將術后標本作病理檢查。
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腸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總天數,除手術時間外,兩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腸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總天數少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腸功能恢復時間(h) 下床活動時間(d) 住院總天數(d)觀察組 30 61 19 73 16 22 7 2.6 1.0 7.6 1.9對照組 30 57 21 136 33 46 11 3.2 1.3 9.8 2.2 t值 0.88 2.17 2.79 2.21 2.52 P值 0.40 0.03 0.01 0.04 0.03
觀察組3例患者出現皮下氣腫,對照組有12例患者在切口處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疼痛或麻木,兩組并發(fā)癥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200,P=0.007)。術后隨訪一年,兩組均未見有囊腫復發(fā)。
影像學檢查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腎囊腫的檢出率也越來越高,單純性腎囊腫多發(fā)于成年人,當囊腫逐漸增大而對腎實質造成壓迫進而對腎功能產生損害時,一般可考慮進行手術治療[1],傳統(tǒng)的開放性手術有一定的療效,但缺點是手術有較大的創(chuàng)傷,患者術后恢復慢,痛苦較大,B超、CT引導下行囊腫穿刺抽液后注入硬化劑治療創(chuàng)傷小,操作方便,但成功率低[2],而且易復發(fā),對于腎中部及靠近集合系統(tǒng)囊腫有硬化劑滲入腎實質引起嚴重損傷的危險,腹腔鏡技術的應用改變了腎囊腫的治療方法。
通過本組結果發(fā)現,后腹腔鏡手術與開放手術治療效果相當,但是在術中出血量、術后恢復以及住院天數方面,后腹腔鏡手術有明顯優(yōu)勢,雖然在手術時間上兩種手術方法并無明顯差別,但手術時間與手術者的操作水平有關,隨著術者經驗的積累及操縱熟練程度的進一步提高,后腹腔鏡手術時間還有進一步縮短的空間[3]??傊c開放性手術相比,后腹腔鏡手術具有安全,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患者痛苦少的優(yōu)點,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 杜義堂,徐苗,成澤民,等.腹腔鏡下去頂減壓術治療腎囊腫[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6,21(2):126-127.
[2] 王曉平,藍志相.經輸尿管鏡下囊腫內切開引流術治療腎囊腫[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9,3(30):195-196.
[3] 楊文增,崔振宇,趙春利,等.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78例報告[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9,9(11):1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