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偉峰
(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qū)南澳人民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121)
臨床骨科醫(yī)師經常會遇到骨傷后期肢體腫脹的患者,骨傷后期肢體腫脹有時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如骨筋膜間隙綜合征,所以應采取治療措施,尤以消除腫脹和調節(jié)微循環(huán),增加血流量及抗凝和溶血栓作用最為重要。臨床調查顯示,采用中醫(yī)治療骨傷后期肢體腫脹的患者200例,結果令人滿意,現報道如下。
200例患者包括108例男性和92例女性,年齡25~73歲,平均年齡49歲。手術后Ⅰ度腫脹的患者29例,Ⅱ度96例,Ⅲ度75例。腫脹標準的判斷:Ⅰ度:患者的皮膚皮紋存在;Ⅱ度:與正常皮膚相比則皮紋消失且緊張,溫度略高,但皮膚表面未出現張力性水泡;Ⅲ度患者的皮膚皮紋消失,緊張至發(fā)亮程度,皮膚溫度顯著增加,并出現張力性水泡。
兩組患者均臥床休息,提升患肢高度,采用止痛等對癥治療。治療組在術后第1天服用“活血化瘀湯”加減。處方:木香、烏藥、陳皮、青皮、郁金各15g,香附、柴胡、澤瀉、路路通、澤蘭各10g。若傷在上肢需加桂枝、羌活;若下肢加川牛膝、獨活;水煎,一天服用一劑,于早晚分兩次服,7天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一周后應對肝腎功能進行復查。通過配合使用揉,搓,捏,摩擦,關節(jié)屈伸等聯(lián)合治療100例,其中腫脹明顯消除34例,有效消除62例,消除腫脹率96%。通過按摩,可使血液循環(huán),化瘀通絡,開通閉塞,使關節(jié)處血液運行暢通使關節(jié)滑利。使用多種推拿及按摩手法使肌肉粘連松解,疤痕軟化,肌肉攣縮緩解,促進血液向心臟回流,減輕甚至消除腫脹。對照組在手術后采用靜脈滴注20%甘露醇250mL 7d,一天1次。對照組采用隨機挑選骨傷后期肢體腫脹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
進行療效評定時應遵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原則中規(guī)定,治療前后肢體腫脹差別在0.2cm以內,消除腫脹時間少于3d的可認為使顯效;治療前后,肢體腫脹程度相差0.4~0.8cm,消除腫脹時間在3~6d的為有效;若治療前后腫脹差異在0.9cm以上,消腫時間在6d以上的則為無效。
本組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所得兩組數據之間的比較用t檢驗進行檢驗,若P<0.05即認為差異有顯著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治療1個療程后,按上述標準的治療過程評定臨床效果。在隨機分配的治療組100例中,其中顯效34例,62例有效,無效4例。有效率為96%。在服藥期間,沒有發(fā)生顯著的不良反應,用藥1個星期后,在肝腎功能的復查中均未見有明顯異常。其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表(n/%)
采用內服中藥并配合功能性鍛煉可加強肢體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血液流變及動力狀態(tài),可有效防止局部肌肉萎縮,避免關節(jié)肢體僵硬,盡快恢復肢體功能。骨傷后期肢體腫脹是一種常見的骨傷臨床表現,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骨傷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內部小血管破裂,出血,造成靜脈血管內液體外滲,引起反射性肌痙攣、疼痛等,進一步導致靜脈回流障礙,血管壁擴張,導致間質水腫。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這些病理變化會影響傷口愈合,并可能導致使切口處皮壞死,局部皮膚的血液供應障礙,并反過來影響受損組織的修復,使切口容易感染,甚至影響愈合。因此,中醫(yī)學認為,骨傷疾病是瘀血癥,是由于氣滯血瘀,熱毒內侵所造成的,治療應采用益氣活血化瘀法。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氣結則血瘀。故常用木香、陳皮等行氣藥;厚樸、沉香等降氣藥;疏肝行氣藥如香附、青皮、柴胡、郁金等;理氣行血,氣郁可疏,氣逆可降。乙法:清熱解毒法。本法法適用于存在于氣分的熱毒,或內邪侵犯營血等癥狀。熱毒結于筋骨不得散發(fā),發(fā)熱,口渴多飲,舌紅苔黃,脈數,肢體局部可見紅腫并伴有熱痛的患者,是邪毒內陷營血,應以清熱解毒,清營涼血的方法治之[1]。如果是內邪轉熱,癥見吐血、流鼻血,苔黃、舌紅,脈弦緊數或細澀有力,則采用清解營衛(wèi),涼血止血的方法。并加以推拿、按摩,可活血化瘀,開通閉塞,疏通經絡,滑利關節(jié),運行氣血的作用[2]。運用各種手法使肌肉粘連松解,疤痕軟化,肌肉攣縮緩解,促進血液向心臟回流,減輕或消除腫脹[3]。中醫(yī)綜合療法使以上兩種療法的應用相得益彰,能更快和更有效的消除腫脹[4]。
總而言之,中醫(yī)在治療骨傷后期肢體腫脹確有顯著療效和獨特的經驗,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對中藥的應用偏于某一方的加減,對癥用藥,因病而治。故認為,臨床應用應根據病因和發(fā)病機制辯證施治。劑型上要方便服用,朝著散劑、片劑、針劑方向發(fā)展。功能鍛煉,按摩推拿,應更加的合理,科學的運用,各方面相互配合,從而提高治療效果,縮短治療時間。我相信,只要不斷的提高科學和技術發(fā)展的認識水平,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治療方法被發(fā)現和使用。
[1] 陳軍.骨傷后期肢體腫脹的中醫(yī)治療[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0,2(35):302-303.
[2] 鄭菊芬.溶栓加脫水劑靜脈滴注致上肢高度瘀血腫脹2例[J].護理學雜志,2002,17(4):315.
[3] 錢忠權.骨折后低張性水腫448例防治體會[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1995,3(4):46.
[4] 李進忠,張金良.骨傷后期肢體腫脹的中醫(yī)治療[J].內蒙古中醫(yī)藥,2005,24(5):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