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新
受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因素影響,近年來我院門診婦科疾病篩查中乳腺病發(fā)病率呈快速增長趨勢,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困擾。乳癖內消片是我院婦科臨床經(jīng)驗方,具有疏肝解郁,化痰散結,行氣活瘀,通絡止痛之功效,治療乳癖(乳腺增生?。⑷榉磕[瘤、乳房發(fā)育異常效果良好。我們在原方基礎上,結合現(xiàn)代制藥工藝設備,將其制成浸膏片。提高療效,同時方便患者用藥。本研究對乳癖內消片的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進行了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LB-812A六管崩解儀(上海黃海藥檢儀器廠);UV-1三用紫外線分析儀(上海電光儀器廠);L1100顯微鏡(廣州光學儀器廠);SC68-02水分快速測定儀(上海第二天平儀器廠);硅膠G層析板(青島海洋化工廠);乳癖內消片(鄭州市中醫(yī)院制劑室,批號111113、111118、111123);丹參酮IIA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試劑為分析純,水為蒸餾水。
丹參450g、當歸150g、赤芍150g、白芍450g、青皮 150g、陳皮 150g、郁金 150g、延胡索 150g、穿山甲150g、浙貝母150g、瓜蔞150g、乳香150g、沒藥 150g、淫羊藿150g、香附300g等十五味。藥材的選取均應符合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各味項下有關規(guī)定。
2.2.1 壓片
將處方中當歸、穿山甲、乳香、沒藥、香附粉碎成細粉,備用。其余十味加入多功能熱循環(huán)回流提取濃縮機組中,加水浸泡 30min后,進行熱循環(huán)回流提取2次,每次10倍量水,煎煮1h,同時收集蒸溜出的芳香水液。水煮液濃縮至相對密度 1.20~1.25(60℃)的稠膏,與上述藥粉混合,于60℃干燥,粉碎成細粉,過5號篩,以50%乙醇液為粘合劑制軟材,2號篩制粒,60℃干燥。上述收集的芳香水液鹽析,分取揮發(fā)油,均勻噴撒于干燥后的顆粒上,整粒,加入0.5%的硬脂酸鎂,混勻,壓成片重0.5g的素片,總重量1000g,即得。
2.2.2 包衣
先在片芯上包10層左右粉衣層,待藥片的顏色均勻一致、棱角消失后,以8%聚丙烯酸樹脂Ⅳ號為衣料包5層,即得。
2.2.3 打光
等包衣片的溫度降至40℃左右,加入適量蜂蠟,打光,即得。
本品為薄膜衣片;去衣后呈棕褐色,氣香,味苦。
3.2.1 取本品,去除包衣料,研細,置顯微鏡下觀察:韌皮薄壁細胞紡綞形,壁略厚,表面有極微細的斜向交錯紋理,有時可見菲薄橫隔(當歸)。分泌細胞類圓形,內含黃色分泌物,其周圍有5~8個薄壁細胞呈放射狀排列(香附)。
3.2.2 取本品4片,去除包衣料,研細,加甲醇10ml,振搖,放置24h,濾過。濾液5ml,蒸干,殘渣加稀硫酸10ml轉移到分液漏斗中,用氯仿20ml振搖提取次,每次 10ml,合并氯仿液并濃縮至除盡氯仿,殘渣加醋酸1ml溶解,再加醋酐-濃硫酸(19:1)試劑1ml,溶液很快變成紫色[1](乳香)。
3.2.3 取本品10片,去除包衣料,研細,加乙醚30ml超聲提取10分鐘,濾過,乙醚液蒸干,殘渣加乙酸乙酯 1ml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按處方比例及制法制備不含丹參的陰性對照品適量,同法制成陰性對照品溶液。取丹參酮 IIA0.5mg,加乙酸乙酯 1ml溶解,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Ⅴ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涼干,在日光下觀察。供試品色譜中,在與丹參酮IIA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紫紅色斑點。陰性對照品無此特征。
1 陰性對照品2 供試品3 丹參酮IIA對照品
應符合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ⅠA片劑項下有關規(guī)定[2]。
一次片,一日3次,口服。規(guī)格0.5g×100片/瓶。
取乳癖內消片樣品三批(111113、111118、111123),置于溫度37℃~40℃、相對濕度75%環(huán)境,分別于0,1,2,3月對其外觀性狀、鑒別、檢查等穩(wěn)定性項目時行測定,預測其穩(wěn)定性。結果各項檢測指標均無明顯變化,表明該產(chǎn)品性質穩(wěn)定,相當于保存十八個月內質量穩(wěn)定可控。
本品主治病癥病程較長,且本品味苦,制成包衣片劑掩蓋不良氣味,便于服用。將方中丹參、赤芍、白芍、青皮、陳皮、延胡索、郁金、浙貝母、瓜蔞、淫羊藿用水煎煮提取浸膏后制片,可減少服藥量,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上述藥物煎煮的同進收集揮發(fā)油、方中當歸、乳香、沒藥、香附免煎直接打粉、藥粉及制得顆粒干燥溫度不超過 60℃可以減少或避免揮發(fā)性成分散失,有利于保證成品質量。當歸、香附藥材所含纖維性成分可起到崩解劑的作用,有利于藥片的崩解。本品所含浸膏量大,包糖衣在生產(chǎn)和貯存過程中易吸潮變色,所以采用先包糖衣,后包薄膜衣,以提高產(chǎn)品的穩(wěn)定性。初步的藥物穩(wěn)定性考察也證明了本藥穩(wěn)定性良好,質量可控。
[1]李家實.主編.中藥鑒定學[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555.
[2]中國藥典[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版.附錄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