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奕芳,李少東,余立云
(1.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農業(yè)廣播學校,吳忠 751100;2.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利通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吳忠 751100)
鉀雖然不是植物體內所有有機化合物的組成部分,但它幾乎直接或間接參與植物生命的每一過程。鉀在植物體內以離子狀態(tài)存在,移動性強,常常隨著植物的生長轉移到生命活動最旺盛的部位,是可以再利用的元素。鉀具有促進糖分和氨基酸的合成與運輸,增強光合作用,促進生長,提高產量;增加維生素的含量,提高蔬菜產品質量,使其色澤鮮亮,外形整齊,口感好;提高氮肥的增產效益,提高豆類蔬菜的固氮能力;提高蔬菜的抗旱和抗寒能力,使蔬菜產品耐貯存;削除氮肥,磷肥過量而造成的不良影響,平衡氮,磷元素;增加作物產量,改善產品品質的作用。
土壤全鉀含量反映了土壤鉀素的潛在供應能力。土壤全鉀包括3種形態(tài):礦物態(tài)鉀、緩效態(tài)鉀、速效態(tài)鉀。礦物態(tài)鉀約占土壤全鉀的90%~98%,礦物態(tài)鉀對植物是相對無效的。緩效態(tài)鉀約占土壤全鉀量的2%以下,緩效態(tài)鉀不能被植物迅速吸收,但可以轉化為速效鉀并與速效鉀保持一定的平衡關系,對保鉀和供鉀起著調節(jié)作用。土壤速效鉀是當季土壤鉀素供應水平的主要指標之一。速效態(tài)鉀占土壤全鉀量的1%~2%。它包括交換性鉀和水溶性鉀,土壤中水溶性鉀和交換性鉀的含量常隨著植物吸收和施肥情況而相互轉化。其中交換性鉀是植物營養(yǎng)的主要來源,水溶性鉀存在于土壤溶液中,是植物根系吸收鉀的主要來源。植物從土壤溶液中吸取鉀后,土壤膠體吸收的交換性鉀能立即釋放,補充土壤中水溶性鉀的消耗。相反,當水溶性鉀施入時,鉀離子又立即被土壤膠體所吸收而成為交換性鉀。
為了保證作物生長期間土壤中速效鉀的充分供應,需要采取措施促進鉀的有效化,并盡可能防止鉀的固定和淋失。一般來說,實行合理的農作措施,保持土壤,尤其是植物根際的土壤保持適宜的濕潤程度,避免干濕交替過于頻繁,以減少鉀的淋失和固定。土壤質地不同,鉀肥肥效也有顯著差異。砂質土壤吸收容量小,鉀易于流失,因此,砂質土壤應勤施、少施鉀肥,以利增產。
蔬菜缺鉀按其表現及嚴重程度,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可見性缺鉀,也叫顯性缺鉀,就是說缺鉀的現象可以從植株的顏色和形態(tài)上看出來。可見性缺鉀是嚴重缺鉀的表現,出現這種缺鉀現象后再施鉀肥就為時已晚,要避免可見性缺鉀癥狀的發(fā)生,必須及早預防。另一種是非可見性缺鉀,也叫隱性缺鉀,從外觀形態(tài)和顏色上表現不明顯,只是植株中鉀素含量降低。菜田多數是非可見性缺鉀,對產量和品質均有較大的影響,及早施用鉀肥是十分必要的。
蔬菜缺鉀癥狀一般在生長發(fā)育中后期才能看出來,表現出植株生長緩慢、矮化。首先植株下部老葉尖端沿葉緣逐漸變黃,并出現褐色斑點或斑塊狀死亡組織,但葉脈兩側和中部仍保持原有色澤,有時葉卷曲褶皺,植株較柔弱,易感染病蟲害。嚴重缺鉀時,幼葉上也會發(fā)生同樣的癥狀,直到大部分葉片邊緣枯萎、變褐,遠看如火燒焦狀莖細小而柔弱,易倒伏;果實畸形。缺鉀時,蔬菜體內硝酸鹽含量增加,蛋白質含量下降,根系生長明顯停滯,細根和根毛生長差,經常出現根腐病。高溫、干旱季節(jié),植株失水過多出現萎蔫。
番茄、黃瓜和辣椒缺鉀時先從老葉葉脈間開始變黃,逐漸擴展加深變成褐色,葉脈綠色清晰,最后枯萎。番茄果實小,呈淺褐色。黃瓜果實小,花蒂部分稍彎,呈黃綠相間色。茄子缺鉀時,株形瘦小,從老葉開始發(fā)黃,葉肉漸漸變白而焦枯。大白菜缺鉀時,下部葉子變黃,出現淺黃褐色斑塊,逐漸枯焦,提早抽薹、開花。菜花缺鉀時從老葉邊緣發(fā)黃,嚴重時邊緣枯死,呈火灼狀。甘藍缺鉀時,結球開始時外葉周邊變黃白色,漸次變黑褐色,外葉呈萎凋狀枯萎。根菜類缺鉀時,老葉的周邊部生出白斑,葉向背側彎曲,白斑隨著老葉的枯死而消失。
蔬菜生長過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鉀元素。但目前化肥的養(yǎng)分含量主要以氮素為主,一些復合肥及鉀肥價格昂貴。根據表1,秸稈中鉀(K2O)含量頗高,據此可以利用價格低廉的農作物秸稈制作高效生物鉀肥。具體方法是將秸稈鍘碎(長約10cm),每1000kg秸稈摻加4kg氮素,均勻撒入并充分拌和后,堆成高寬各約1.5~2.0m的大堆,并在堆處覆蓋4~6cm厚的細土,糞堆塌陷時,進行第一次翻堆,適當加水,再次蓋土封好,當堆肥材料已近黑,爛、臭、濕時,即已基本腐熟,此時即壓實,封嚴備用。以玉米秸稈為例,每667m2產500kg玉米,1000kg玉米秸稈,若制作堆肥,則每667m2玉米秸稈可制備22.8kg純鉀。
表1 幾種秸稈和畜禽糞鉀(K2O)含量(%)
鉀在表層土中易被土壤固定,土壤中鉀的遷移主要以短距離的擴散為主,移動性小,并且作物生長前期吸收鉀肥量較大,所以施用鉀肥要早施、基施、深施。集中施用于作物根系多的土層中,宜條施或穴施,使鉀肥適當集中,以提高土壤膠體上交換性鉀的飽和度,增加鉀的有效性。鉀肥的正確施肥方法是:看土,看蔬菜長勢進行平衡施肥,氮肥與鉀肥配合施用以提高肥效。從施肥種類看應以尿素配合硫酸鉀肥進行追施,或以復合肥配合一定量的尿素進行追施。從施用方法上看針對辣椒、黃瓜等淺根系蔬菜,追肥應每次施用量要小,可多次追施,沖施即可。茄子、番茄等深根系蔬菜,追施方法最好以穴施,深施為主,以提高鉀肥的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