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秀
【原詩回放】
木蘭花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hú)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 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白話文版】
東城外面的景色,漸漸讓人感覺美好。湖面上漾起皺紗似的波紋,迎接著游人客船的到來。綠楊垂柳,茂密如煙,春深了,只有早上,尚余輕寒。紅杏在枝頭競相開放,異常熱鬧,春意盎然。
飄浮的人生悲恨多而歡樂少,何必吝惜千金輕視歡樂的一笑呢?為你舉杯勸說快要西斜的夕陽,且為聚會的好友賓朋在百花叢中留下一抹深情的夕照,讓歡樂常駐人間。
【詩情演繹】
春天的腳步近了。不信你看,那東城外的景色,已經(jīng)先得了春光。春風吹拂,水面波紋蕩漾,如同皺起的輕紗,粼粼閃光,迎接著游船。那湖邊的楊柳,枝條搖曳,剛剛露出的嫩芽兒如煙霧籠罩,如遠處的輕云飄飛。早春時節(jié),尚余一絲寒氣,只有那枝頭上盛開的紅杏,爭奇斗艷,花上蜂蝶飛舞,春鳥和鳴,好一派春意盎然。今日,風和日麗,天氣漸暖。相攜好友,郊游東城,欣賞那春日美景,何等愜意??!
日暮西垂,盡興歡娛。那斜陽的余暉照在花叢間,我?guī)е鴰追肿硪?,看著自己的身影,這不就是留下的“晚照”嗎?不禁長嘆一聲,唉,人生的歡樂是多么少??!如果拋擲千金,能從這春光中獲取短暫“一笑”,也是值得的!無奈之下,只有端起斟滿的酒杯,寄語斜陽,希望這金色的晚照,能夠在美麗的花叢中多停留一會兒,給我留下最后一絲歡樂吧!
【精彩點擊】
此詞是一篇謳歌春光、珍視春天、愛惜光陰之作。
詞的上片從游湖寫起,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鮮明的早春圖。起首一句泛寫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擬人化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而又富于靈性?!熬G楊”句寫遠處楊柳如煙,一片嫩綠,因為是清晨,所以有輕微的寒氣?!凹t杏”句專寫杏花,以杏花的盛開襯托春意之濃。詞人以擬人手法,著一“鬧”字,將爛漫的大好春光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呼之欲出。
下片則從詞人主觀情感上對春光美好作進一步的烘托?!案∩L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二句,是從功名利祿這兩個方面來襯托春天的可愛與可貴。詞人身居要職,官務纏身,很少有時間或機會從春天里尋取人生的樂趣,故引以為“浮生”之“長恨”。于是,就有了寧棄“千金”而不愿放過從春光中獲取短暫“一笑”的感慨。既然春天如此可貴可愛,詞人為使這次春游得以盡興,要為同時冶游的朋友舉杯挽留夕陽,請它在花叢間多停留些時候。這里,詞人對于美好春光的留戀之情,溢于言表,躍然紙上。
這首詞章法井然,開闔自如,言情雖纏綿而不輕薄,措詞雖華美而不浮艷,將執(zhí)著人生、惜時自貴、流連春光的情懷抒寫得淋漓盡致,具有不朽的藝術(shù)價值。
【名句背誦】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名家評點】
☆王國維《人間詞話》:“‘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p>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隨意落墨,風流閑雅。綠楊紅杏,相映成趣。而‘鬧字尤能撮出花繁之神,宜其擅名千古也。下片一氣貫注,亦是動人輕財尋樂之意?!?/p>
【小試身手】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币粋€“鬧”字,寫盡杏花之形,請從煉字的角度進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異曲同工】
天仙子
張先
水調(diào)數(shù)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對比賞讀:
兩首詞都是惜春、傷春之詞。詞人都融情入景,將感慨與景色交融,深沉而含蓄。但是兩詞在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手法上還有很多不同之處。
首先,宋祁的《木蘭花》在寫惜春時,洋溢著珍惜青春和熱愛生活的情感。而張先的《天仙子》為臨老傷春之作,全詞慨嘆年老位卑,前途渺茫之情。
其次,在表現(xiàn)形式上,宋詞上片寫的是初春時節(jié)絢麗的景色,向人們展示了一幅生機勃勃、色彩鮮艷、鮮活涌動的畫面。下片寫的是詩人現(xiàn)實的內(nèi)心感受,在寫法上卻是有意從主觀情感上對美好的春光再一次作了有力的烘托。張詞上片寫傷春之情,是作者的思想活動,是靜態(tài),頗具平淡之趣。下片寫暮春時節(jié)月夜所見之景,通過景物來烘托詞人傷春亦復自傷的心情。
另外,兩詞聞名于世的主要原因都是善于煉字。張詞中正是通過“花弄影”的“弄”字開拓了美的境界,使全詞為之生輝。宋詞則是“春意鬧”的“鬧”字,將杏花的靜態(tài)美寫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