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焱平 王林靜 鐘淑婷 葉新
(1.廣東藥學院護理學院,廣東 廣州510006;2.廣東藥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廣東 廣州510006;3.廣州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營養(yǎng)科,廣東 廣州510150)
糖尿病是繼心腦血管病、腫瘤、艾滋病之后的第四位致人死亡的疾病,患者人數(shù)以加速度上升[1],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了90%~95%[2]。目前我國糖尿病患病率正在明顯增加,已經(jīng)與歐洲發(fā)達國家的糖尿病患病率相似[3],我國糖尿病的總人數(shù)已經(jīng)處于世界第2位,超過4 000萬,到2025年預計將達到6 000萬[4]。糖尿病合并感染其發(fā)生率為35%~90%[5],感染是糖尿病嚴重并發(fā)癥之一,是引起糖尿病死亡率明顯上升的重要原因[6]。有研究發(fā)現(xiàn),2型糖尿病患者常存在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缺乏,如糖尿病患者血漿維生素C水平較正常低40%~50%[7]。糖尿病與免疫的關系已有諸多研究,對2型糖尿病并發(fā)感染與免疫的關系報道較少。筆者通過調(diào)查糖尿病并發(fā)感染患者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的水平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同時對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與免疫球蛋白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為臨床護理提供證據(jù)支持。
1.1 一般資料 根據(jù)WHO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選擇廣州市某醫(yī)院臨床確診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齡(54.6±11.3)歲,糖尿病病程在(13.7±6.1)年。其中單純性糖尿病(A組)32例,肝腎功能、血脂、血尿常規(guī)、心電圖等檢查均正常;糖尿病伴感染患者(B組)24例,包括皮膚化膿性感染13例、泌尿系感染6例、胃腸道感染3例,均有明顯的感染病灶,白細胞計數(shù)偏高。所有受檢者近一個月內(nèi)未使用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及影響其代謝的藥物。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年齡(歲) BMI(kg/m2) 糖尿病病程(年) FPG(mmol/L) HbAIC(%)A組 32 50.1±11.9 25.63±8.45 10.1±6.9 6.32±1.74 6.34±1.79 B組 24 59.2±10.7 26.79±6.58 17.3±5.2 8.49±1.63 8.41±1.64 t 3.001 0.577 4.453 4.789 4.493 P<0.05 >0.05 <0.05 <0.05 <0.05
1.2 方法
1.2.1 血樣收集 采集空腹靜脈血4ml,以2 000r/min離心,取上清置無鋅帶蓋聚乙烯具塞塑料管中,-20℃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1.2.2 檢測指標與方法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血清維生素A,用亞鐵嗪分光光度法測定維生素C、維生素E,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采用免疫比濁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for Window V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結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均數(shù)比較用t檢驗,并用Pearson相關分析作指標間的相關性檢驗,檢驗的顯著性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血清Ig均值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Ig均值比較±s,g/L)
表2 兩組患者血清Ig均值比較±s,g/L)
組別 例數(shù) IgG IgA IgM A組32 13.926±3.811 2.561±0.794 2.319±0.515 B組 24 11.920±3.110 2.709±0.914 2.124±1.197 t 2.168 0.647 0.827 P<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維生素值比較 (表3)
表3 兩組患者維生素值比較±s,mg/L)
表3 兩組患者維生素值比較±s,mg/L)
組別 例數(shù)VitC VitA VitE A組32 13.21±2.46 0.61±0.14 6.73±0.72 B組 24 10.29±1.83 0.47±0.19 4.91±0.64 t 5.094 3.046 9.979 P<0.05 <0.05 <0.05
2.3 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的含量與血清IgG、IgA、IgM的含量的相關性分析 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水平與血清IgG水平呈正相關關系(r=0.516,P=0.001;r=0.365,P=0.027;r=0.412,P=0.014);血清維生素 A、維生素C、維生素E水平與血清IgA、IgM水平均無顯著的相關關系(P>0.05)。
3.1 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染 目前已普遍認為感染與2型糖尿病患者機體免疫功能變化密切相關[8]。免疫球蛋白反映機體的體液免疫狀態(tài),其中IgG在血清中含量最高,占血清Ig總量的75%~80%[9]。本研究表明,糖尿病伴感染組較單純糖尿病組IgG顯著下降,空腹血糖和HbAIC水平明顯高于單純糖尿病組,提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已發(fā)生改變,可能是長期高血糖狀態(tài)下,發(fā)生微血管病變引起血循環(huán)障礙,血流量減少,白細胞的趨化性、吞噬作用以及殺菌能力降低,白細胞代謝減弱,抗體產(chǎn)生減少所致。所以我們在監(jiān)測血糖及使用抗生素的同時要提高機體免疫力。護理人員一方面可以通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及依從性,另一方面強調(diào)適當?shù)倪\動也是提高機體免疫力的重要措施。同時也可以補充免疫球蛋白類的食物(如:牛初乳等)預防感染。
3.2 強化維生素飲食護理 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水平較糖尿病非感染患者明顯降低,表明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水平下降,導致機體的抗感染能力降低,加速糖尿病合并感染的發(fā)生。提示糖尿病患者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的缺乏可能是糖尿病并發(fā)感染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控制飲食的同時強化維生素飲食是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的。糖尿病患者長期限制飲食,強化補充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是非常必要的。
3.2.1 維生素A對免疫系統(tǒng)功能具有多方面的影響,包括特異性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動物實驗和人體研究均證實,補充維生素A能增強機體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維生素A與IgG呈正相關(r=0.516,P<0.05)。維生素A影響機體免疫功能是因為維生素A缺乏可導致黏膜受損,吞噬細胞功能下降,補體功能受損,從而影響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另一方面,維生素A缺乏可使蛋白吸收障礙,免疫功能降低。所以強化維生素A的飲食是很重要的,我們要建議患者選擇含維生素A較豐富的食物,如:動物的肝臟、牛乳、魚肝油、胡蘿卜等。
3.2.2 維生素E是體內(nèi)的抗氧化劑,同時又是一種有效的免疫調(diào)節(jié)劑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維生素E與IgG呈正相關(r=0.412,P<0.05)。維生素E在一定劑量范圍內(nèi)能促進免疫器官的發(fā)育和免疫細胞的分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補充維生素E可提高血液中Ig水平,增強對疫苗或其他抗原產(chǎn)生抗體的能力,而缺乏維生素E則機體的體液免疫狀態(tài)會受到抑制。在人類中進行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結果顯示,血清中生育酚高的老年人3年內(nèi)發(fā)生感染性疾病的機率下降,并且血清中生育酚的水平與感染發(fā)生率呈負相關關系。由此可見,補充適量的維生素E是非常重要的??梢詾榛颊哌x擇的食物有:麥胚油、豆類、蔬菜等。
3.2.3 維生素C是一種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維生素,具有很強的還原性,是維生素E再生過程中的還原劑。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維生素C與IgG呈正相關(r=0.365,P<0.05)。維生素C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所必需的維生素,可以從多方面增強機體抗感染的能力,而當維生素C缺乏時則會導致免疫系統(tǒng)功能降低。維生素C對維持白細胞正常功能是十分必要的,白細胞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當機體發(fā)生急性和慢性感染時,白細胞內(nèi)的維生素C含量急劇降低,使白細胞對抗病原菌的能力下降;而體內(nèi)維生素C的含量高,白細胞就比較活躍,清除病原菌的能力就強。維生素C可以促使免疫球蛋白合成過程中二硫鍵的形成,從而促進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強機體的體液免疫能力。所以患者需要含維生素C豐富的飲食,如:檸檬、橙子、花椰菜、木瓜、草莓、辣椒等。西紅柿、黃瓜、菜瓜等含糖量低,又富含維生素,完全可以替代水果[10]。
總之,2型糖尿病并發(fā)感染患者的護理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這需要我們護理人員通過健康教育等方式培養(yǎng)患者自我護理意識 ,不斷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從日常的飲食著手,不斷增加患者的營養(yǎng)知識,使患者認識到飲食、生活方式與疾病的關系,相信飲食治療的效果,改善膳食結構、飲食行為[11]。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參 考 文 獻
[1]Engelgau MM,Geiss LS,Saaddine JB,et al.The evolving diabetes burden in the United States[J].Ann Intern Med,2004,140:945-950.
[2]Mann JI.Diet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ype 2diabetes[J].Lancet,2002,360:783-789.
[3]Boutayeb A and Boutayeb S.The burden of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Int J Equity Health,2005,4:2.
[4]Wong KC and Wang Z.Prevalence of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of Chinese populations in Mainland China,Hong Kong,and Taiwan[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6,73:126-134.
[5]陳萍,兀威.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診治[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4,24(6):324-325.
[6]榮海欽.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治療[J].山東醫(yī)藥,2004,44(13):58-59.
[7]Meydani SN,Han SN,Wu D.Vitamin E and immune response in the aged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Immunol Rev,2005,205:269-284.
[8]蕭正華,廖軍,習學廉,等.糖尿病合并感染時免疫功能改變及防治感染的重要性[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00,16(5):288-291.
[9]張宏,于德民,陳櫻,等.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變化與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相關性的研究[J].免疫檢驗和臨床醫(yī)學雜志,2002,9(2):90-91.
[10]周燕.2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復護理[J].中外醫(yī)療,2010,27(1):138.
[11]李水靜.某社區(qū)158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營養(yǎng)狀況調(diào)查[J].環(huán)境與職業(yè)醫(yī)學,2009,26(5):48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