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進保 馮 勇
(1.新疆農業(yè)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52;2.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應用工程學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02)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尤其是國家實施全國對口支援新疆以來,新疆地區(qū)的建筑業(yè)出現(xiàn)了蓬勃發(fā)展的局面,在城市市郊地區(qū),一些地質條件不好的沖填土、雜填土、采空區(qū)等地段,現(xiàn)在已經被開發(fā)商用來修建建筑物。在這類軟土地基上進行的工程建設越來越多,其地基處理技術也日益多樣化,許多新型實用的技術也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工程實踐中,如換填墊層法、預壓法、強夯法、注漿法、振沖法、擠密樁法、攪拌樁法、灌注樁、打入樁等方法。
本文結合實際工程,針對擬建場地的地質特性,經過技術經濟分析研究,提出了適合于本工程軟弱土地基處理的方法,從而使本工程地基處理的造價、工期等達到最優(yōu)。
擬建合盛硅業(yè)石河子2×330 MW熱電廠工程,位于石河子開發(fā)區(qū)化工園區(qū),緊鄰合盛硅業(yè)硅廠。擬建工程包括主廠房、空冷塔、煙囪等重要建(構)筑物和配變電設施、附屬建(構)筑物等。結構形式主要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根據場地地層結構基本條件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本廠區(qū)地質條件最主要的特點是:在建(構)筑物的主要壓縮層深度范圍內,普遍分布有②-1粉砂,②-2細砂,③圓礫,③-1粉砂,③-2細砂及④粉土幾大層。④粉土的力學性質較差(Es=7 MPa,F(xiàn)ak=140 kPa),應視為軟弱夾層,③圓礫層中夾粉砂、細砂透鏡體;透鏡體分布較廣,且力學性質差異較大(Eo=7 MPa~15 MPa,F(xiàn)ak=120 kPa~180 kPa),其中飽和砂土普遍存在中等液化。地下水位較高,其中各層中的飽和砂土層普遍存在液化特性,液化等級判別為輕微~中等。因擬建工程場地屬7度高烈度地震地區(qū),動峰值加速度為0.188g,反應譜特征周期值為0.55 s,場地土類型為中軟場地土,建筑場地類別為Ⅲ類,存在液化土層,液化屬中等~嚴重液化,且地下水位高,綜上所述,針對本工程地質條件,本工程地基不滿足330 MW等級電廠的設計要求,需進行地基處理。而地基處理方案主要是解決軟弱下臥層、地基不均勻性以及飽和砂土的液化共三個方面的問題。
常用的地基處理方式有:換填墊層法、強夯法、注漿法、振沖法、擠密樁法、攪拌樁法、灌注樁等方法。針對擬建場地的地質特性,根據本工程具體的情況,經過研究提出以下兩種地基處理方案:灌注樁、換填法,下面就這兩種方案進行技術比選,兩種方案的工作原理、制作工藝等見表1。
表1 兩種方案技術比較表
根據初勘提供的樁側力及端阻力初步估計計算,可得出以下幾點結論:以④號土為樁基持力層,樁長30 m,進入持力層粉土1.0 m時φ800鉆孔灌注樁的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標準值Quk在3 441 kN以上。φ800鉆孔灌注樁能滿足主廠房對單樁豎向承載力的要求(主廠房單樁標準組合下最大軸力Nmax=13 000 kN,按每個承臺下9樁計算,每個樁的軸力為最終樁基中心點的沉降量為37.77 mm,沉降量滿足規(guī)范的要求,主廠房各構件鉆孔灌注樁分析見表2。
表2 主廠房各構件鉆孔灌注樁分析
換土墊層系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在基礎地面下鋪設一定面積和厚度的墊層,置換原來不能滿足建筑物要求的土層,常用的墊層材料有素土、灰土、砂或礫砂、碎石(卵石)、粉煤灰等。由于距廠區(qū)9.7 km處有一依靠瑪河河床的天然砂石料廠,因此考慮采用砂石作為墊層。在換土墊層中,墊層的設計主要是確定以下四個參數(shù):墊層的厚度、墊層的寬度、承載力和沉降。
墊層的厚度z應根據需置換軟弱土的深度或下臥層的承載力確定,并應符合下式:
墊層地面處的附加壓力值pz可分別按下式計算:pz=,條形基礎。,矩形基礎。
墊層的承載力宜通過現(xiàn)場載荷試驗確定,并應進行下臥層的承載力計算。
通過對初勘剖面的仔細研究發(fā)現(xiàn)(見圖1),③號圓礫分布較穩(wěn)定,砂夾層較主廠房原有位置的夾層少很多,整個煤場區(qū)域液化點較少,在爐后分布有兩個中等液化的探孔,但這兩個點都在5 m以內,如果作深基礎,則液化土層被開挖,最終可以消除液化。③號圓礫的地基承載力為260 kPa,基本能滿足主廠房對承載力的要求,③號圓礫下面為④號粉土,承載力為140 kPa,壓縮模量為12 MPa,粉土相對于圓礫來說就是軟弱下臥層,因此驗算軟弱下臥層及沉降成為能否采用天然地基的關鍵因素。
圖1 場地剖面布置圖
計算地基沉降的方法主要有分層總和法和規(guī)范法,結合實際工程,主廠房及空冷區(qū)域的沉降及沉降差計算,最終選擇規(guī)范法進行計算,計算過程通過Excel表格列公式進行,計算的參數(shù)和結果見表3,表4。
表3 主廠房計算結果
表4 空冷區(qū)域計算結果
表5 樁基與換填兩種地基處理方案投資估算
DL 5022-93火力發(fā)電廠土建結構設計技術規(guī)定規(guī)定:主廠房最大允許沉降量為200 mm,橫向沉降差最大0.002L,即18 mm,現(xiàn)主廠房最大沉降量C47為92.679 mm<200 mm,滿足。C45與C47間沉降差為200 mm,滿足。C45與C47間沉降差為41.396 mm,距離為120 m,允許沉降差為240 mm,41.396 mm<240 mm,沉降差也滿足。
《火力發(fā)電廠土建結構設計技術規(guī)定》(報批稿)規(guī)定直接空冷器支架采用天然地基時容許沉降量為200 mm,縱橫向沉降差為0.001L,空冷區(qū)域的最大沉降量為89.525 mm<200 mm,滿足。C33與C34間沉降差為7.782 mm,距離為60 m,允許沉降差為60 mm,7.782 mm<60 mm,沉降差也滿足。
樁基與換填兩種地基處理投資估算見表5。
在不考慮降水費用增加的情況下,采用天然地基比采用樁基可節(jié)約造價6 544.6-867.3=5 677.3萬元,同時節(jié)省工期3個月(打樁時間)。通過對全廠主要建筑物的分析,并結合各建筑地段的地層構造,吸取已建電廠地基處理的經驗,我們初步規(guī)劃了各類建筑物的地基處理方案即換填墊層。采用換填方案,需清楚地了解③圓礫層的分布情況,掌握其三維分布情況,以便確定各個部位開挖深度和換填厚度,這對于勘測單位和設計單位也是一個較新的挑戰(zhàn)。施工圖階段我們將結合墊層(砂礫石)現(xiàn)場載荷試驗確定的參數(shù)和結果對各建筑物的基礎形式、基礎埋深及換填厚度進行進一步優(yōu)化,對降低工程造價具有積極的意義。
[1]《地基處理手冊》編寫委員會.地基處理手冊[M].第2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0.
[2]李漢光.砂土液化地基處理方法的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01.
[3]劉肇慶.強夯法在新近吹填土地基加固中的應用[J].化工設計,2000(2):71-72.
[4]蔣志康.某住宅糾偏及地基加固處理[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