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東
筆者采用腔內泌尿技術治療結石梗阻性膿腎患者52例, 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104例病例均為本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采用手術治療的輸尿管結石梗阻性膿腎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2例。觀察組:男23例,女29例;年齡22~71歲,平均(43.62±15.77)歲;28例病變位于左側,24例病變位于右側;病程3~30 d,平均(11.64±4.57)d;33例有結石癥史,8例有糖尿病史,5例有貧血病史;12例伴有明顯的肉眼血尿,13例伴有明顯的腰部包塊,34例伴有明顯的發(fā)熱;結石部位:23例為腎結石,29例為輸尿管結石;2例患者伴有腎周的明顯感染。對照組:男25例,女27例;年齡21~70歲,平均(42.76±16.58)歲;27例病變位于左側,25例病變位于右側;病程3~28 d,平均(12.53±6.62) d;32例有結石癥史,9例有糖尿病史,7例有貧血病史;11例伴有明顯的肉眼血尿,14例伴有明顯的腰部包塊,36例伴有明顯的發(fā)熱;結石部位:25例為腎結石,27例為輸尿管結石;3例患者伴有腎周的明顯感染。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史、結石部位以及伴發(fā)癥狀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表現(xiàn)和排除標準 臨床表現(xiàn):所有患者均有明顯的膿性尿,并且多數(shù)患者伴有明顯的發(fā)熱、無力、腎區(qū)疼痛、腎區(qū)明顯叩痛以及腎臟明顯腫大等癥。排除標準:伴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伴腎臟腫瘤者;伴腎輸尿管畸形者;伴嚴重心血管疾病者;伴嚴重消化系統(tǒng)疾病者;不愿參加此項研究者。
1.3 手術方法
1.3.1 觀察組 所有患者均采用經皮腎造瘺術和腔內碎石取石術進行治療。首先置入輸尿管鏡,在輸尿管鏡直視下,以無菌生理鹽水60 cm H2O壓力經由尿道將鏡插入膀胱,先對患者膀胱內的情況進行觀察,并探查到患側的輸尿管開口,患側輸尿管內插入斑馬導絲,然后沿導絲指引,將鏡進入患側的輸尿管對結石及其周圍情況進行觀察,綜合結石及其梗阻局部的情況決定碎石方法,選擇一期碎石取石術,或者先置入支架管引流,然后再行二期取石術。取出結石后使用無菌生理鹽水對患者的腎盂和腎盞進行徹底的沖洗。
1.3.2 對照組 所有患者均采用腎切開術進行取石治療。選擇患側腰部的第11肋間切口,充分暴露患側的腎臟,然后充分游離腎蒂,使用2 g肌苷靜脈注射,然后用4 ℃冰鹽水對患者的腎周進行降溫,將腎臟溫度保持在20 ℃左右,10 min后對腎蒂進行阻斷,首先對患者的腎功能以及結石情況進行觀察,并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決定選擇取石術治療或者腎切除術治療。將腎實質以及腎盞切開,將所有結石取凈后,用無菌生理鹽水對腎盂和腎盞進行徹底的沖洗,如果沒有結石的殘留,或者血塊的凝聚,則用可吸收線縫合腎切口,于腎周留置引流管,結束手術。引流管留置9~11 d后拔除。
1.4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均術后隨訪1年。比較兩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術中出血量、患者的腎切除率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與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結石清除率、腎切除率以及術中出血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觀察組結石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血肌酐下降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效果比較
表2 兩組患者隨訪情況比較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比較 例(%)
輸尿管結石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疾病,其發(fā)病率逐年增高,并且結石常常會引起輸尿管的梗阻,而長時間的輸尿管結石引起的上尿路梗阻,繼發(fā)感染時,會造成腎內積膿,從而導致膿腎的發(fā)生[1]。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開排膿,但是患者受到的創(chuàng)傷比較大,而且腎功能也受到了明顯的影響[2]。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微創(chuàng)技術作為首選治療方法[3]。結石梗阻性膿腎是泌尿科上尿路感染中最嚴重的一種,主要病理變化為:患者腎盂內膿液會返流至腎實質,從而導致腎實質發(fā)生明顯的膿性炎癥和膿腫,最終會導致腎實質受到嚴重的破壞[4],腎的一部分或全部變成膿性囊包,患者的腎功能發(fā)生明顯喪失的同時,可穿透腎包膜而引起腎周周圍炎、腎周圍膿腫,甚者可能造成細菌進入血液而導致發(fā)生全身感染,如果未能得到及時的治療,會最終導致DIC甚至休克的發(fā)生[5]。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結石清除率、腎切除率以及術中出血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結石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術后血肌酐下降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腔內泌尿技術治療結石梗阻性膿腎手術創(chuàng)傷較小、患者術后恢復較快,值得臨床推廣。
[1]門曉煒,黃興,王銳,等.經皮腎鏡超聲彈道碎石清石系統(tǒng)一期治療結石性膿腎[J].中華腹腔鏡外科雜志,2009,3(6):41-43.
[2]肖智.腔內泌尿技術治療結石梗阻性膿腎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1,30(34):58-60.
[3]屠民琦,施國偉,何家揚.上尿路結石合并膿腎的治療觀察[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1,91(16):1115-1116.
[4]文博,彭瑞元,楊為民,等.腔內泌尿技術治療結石梗阻性膿腎臨床觀察[J].現(xiàn)代泌尿外科雜志,2009,14(4):302-303.
[5]翟曉磊.腔內泌尿技術治療結石梗阻性膿腎的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2,4(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