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濟南瑞通鐵路電務有限責任公司 山東 濟南 250013)
鐵路應答器數(shù)據(jù)傳輸電纜是連接地面電子單元(LEU)與有源應答器的專用電纜, 主要用來可靠傳輸LEU 與有源應答器之間的報文數(shù)據(jù)信息,確保鐵路運輸行車安全。根據(jù)使用場合的不同,應答器數(shù)據(jù)傳輸電纜分為綜合護套、鋁護套和編織屏蔽三種。 綜合護套電纜具有屏蔽性能, 可用于需要屏蔽電纜的鐵路區(qū)段。 鋁護套電纜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可用于鐵路電氣化區(qū)段。 編織屏蔽電纜具有柔軟性,可用于室內分線柜與LEU 設備的連接或室外電纜終端盒與應答器設備的連接。
應答器數(shù)據(jù)傳輸電纜的工藝結構較為簡單,以4 芯鋁護套應答器數(shù)據(jù)傳輸電纜為例,工藝結構如圖1。
圖1 LEU·BSYL23
1.8MHz 特性阻抗是應答器數(shù)據(jù)傳輸電纜重要的特性指標之一,根據(jù)TB/T3100.6 的規(guī)定, 其指標要求為120±5Ω, 公差范圍非常小,僅±5Ω。 要想滿足標準要求,在應答器數(shù)據(jù)傳輸電纜生產過程中必須減小或消除影響特性阻抗的相關因素。
本文以4 芯鋁護套應答器數(shù)據(jù)傳輸電纜為例,對影響1.8MHz 特性阻抗的主要因素逐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特性阻抗:亦稱波阻抗,是描述電磁波沿均勻傳輸線路傳輸時在沒有反射時的阻抗。 在高頻范圍內,信號傳輸過程中,信號沿傳輸線路,電場在信號線和參考平面(電源或地平面)間建立,并產生電流。在各向同性的傳輸線中,伴隨信號的傳輸,會產生一個流向參考平面的電流I, 傳輸線就會等效成一個電阻。 假設信號及載波的輸出電平為V,那么在該傳輸線上相當于存在一個大小為V/I 的電阻,把這個等效的電阻稱為傳輸線的特性阻抗Z。
在高頻條件下,對稱電纜的波阻抗Zc 可由公式(1)計算:
式中,L 為被測量電纜的回路電感 (H/km);C 為被測量電纜的回路電容(F/km)。
為了降低該種電纜在高頻條件下的信號衰減,設計標準通常要求在線組外面加一層屏蔽層。 根據(jù)電纜回路電感L(H/km)的計算公式:
式中,λ—總的絞入系數(shù);d—導體直徑(mm);a—回路兩導線中心間距離(mm);K—渦流系數(shù);rs—屏蔽層的半徑(mm);Q(x)—x(=kd/2)的特定函數(shù);μr—屏蔽層的相對磁導率。
對稱電纜的電容C(F/km)可按公式(3)計算:
式中,εD為組合絕緣介質的等效相對介電常數(shù);ψ 為由于接地金屬護層和鄰近導線產生影響而引用的修正系數(shù)。 ψ 可由式(4)計算:
式中,d1為絕緣線芯的直徑(mm);D 為屏蔽層內直徑(mm)。
由上述公式可知,影響1.8MHz 特性阻抗的主要因素有:導體直徑、回路兩導線中心間距離、絕緣線芯外徑、屏蔽層內徑。
而在電纜生產過程中,生產設備加工的穩(wěn)定性、工藝制訂的合理性以及模具的選擇是否合適等都會影響上述因素, 從而導致1.8MHz特性阻抗不能滿足標準要求。
從公式(2)和(3)可以看出,導體直徑d 與電感L 成反比,與電容C 成正比,即導體直徑d 的波動會影響電感和電容的大小,進而影響特性阻抗ZC。 TB/T3100.6 規(guī)定導體采用TR 型軟圓銅線,標稱直徑為1.53mm。 要想控制好導體直徑,應在拉絲設備穩(wěn)定運行的基礎上,選用合適的拉絲模具,拉絲模具尺寸應控制在±0.002mm 以內,確保導體下機直徑控制在±0.015mm 以內。 另外還要嚴格控制好導體的退火狀態(tài),如果導體退火過度,會造成導體伸長率過大,在后續(xù)工序過程中難以控制和容易變形。
從公式(2)可以看出,兩導線中心間距離變化會導致電感L 發(fā)生變化,從而使特性阻抗ZC值發(fā)生變化,嚴重時甚至會大大超過標準要求。 影響兩導線中心間距離的因素主要有絕緣芯線外徑和偏心、纜芯的絞合。
絕緣芯線外徑和偏心是絕緣芯線生產過程中最不易控制因素。要想控制好絕緣芯線外徑和偏心, 首先應選擇拉絲絕緣串聯(lián)式生產方式,避免因重復收放線導致導體拉伸的質量缺陷,保持絕緣芯線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一致性。 其次應選擇合適的擠塑模具,確保絕緣芯線的絕緣外徑控制在±0.02mm 以內,偏心度控制在0.065mm 以內。
在纜芯絞合過程中,收放線張力的均勻性和絞合節(jié)距的一致性都會影響到回路導線中心間距離。 絞合時應盡可能使收放線張力均勻、平衡;束絞模具選擇應恰當,確保纜芯絞合節(jié)距穩(wěn)定、絞合外徑均勻一致;絞合的同時還應繞包一層聚酯帶,對纜芯結構進一步鞏固,確保纜芯圓整,防止絕緣芯線間產生相對位移。
由公式(2)可以看出,屏蔽層半徑rs的大小對電感的影響很大。 從公式(3)和(4)可知,絕緣芯線離屏蔽層越近,回路電容就越大,相反,則越小。 而從式(1)可知,回路電容的大小會直接影響特性阻抗值。因此,在綜合屏蔽層生產過程中,屏蔽層的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從結構穩(wěn)定考慮,屏蔽層與纜芯的間距不能太大,防止空隙過大導致在牽引和收線時綜合屏蔽層變形。 因此,縱包屏蔽層時要松緊適當,確保屏蔽層的圓整性。
在應答器數(shù)據(jù)傳輸電纜生產過程中,影響1.8MHz 特性阻抗的因素還有很多,例如銅材和絕緣料等原材料的使用,如果原材料的各項指標都能保持在最小的波動范圍內,那么絕緣芯線結構的穩(wěn)定性就能夠保證,1.8MHz 特性阻抗指標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在電纜生產過程中,抓住每道生產工序的控制要點及控制方法,就能減少甚至消除眾多因素對1.8MHz 特性阻抗的影響,確保應答器數(shù)據(jù)傳輸電纜1.8MHz 特性阻抗指標滿足TB/T3100.6 的要求。
[1]唐亮.趙春宇時域反射(TDR)測試問題分析[J].電子測量技術,2008.
[2]周英航.分辨率TDR 測試以及應用[J].電子設計拄術,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