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麗萍
(玉林師范學院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廣西 玉林537000)
淺談概念隱喻在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以《商務英語精讀》教學為例
譚麗萍
(玉林師范學院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廣西 玉林537000)
根據(jù)認知語言學的觀點,隱喻作為人類思維和認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以系統(tǒng)的方式出現(xiàn)。本文從英語習語、單詞,文化、句子及句法的角度,探討概念隱喻在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的合理運用,提出基于隱喻理論教學的建議。
概念隱喻;認知;高職商務英語教學
隱喻不只是一種修辭,僅出現(xiàn)于詩歌等文學創(chuàng)作中,做錦上添花之用,而是一種可以構(gòu)建外部世界,使我們的語言強有力的認知機制,是人們思維、行動和表達思想的一種重要方式。根據(jù)認知語言學的奠基人萊可夫和約翰遜的觀點(1980),隱喻在語言和思維中是無處不在的[1]。人類的概念系統(tǒng)不可避免的由隱喻構(gòu)成,在人類的思維和認知的深層次起作用,同時也在日常生活中以系統(tǒng)的方式出現(xiàn)。我們的概念隱喻系統(tǒng)由成千上萬個具體概念和抽象概念組成。認知語言學認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參照他們熟知的、具體的概念來表達陌生、抽象的概念,即“以一個具體的概念域來理解另一個叫抽象概念域”[2]。前一個概念域為始源域,而后一個概念域為目標域,隱喻就是由始源域向目標域的一套概念投射。隱喻以人的身體經(jīng)驗為基礎,人是認知世界的主體,人通過自身與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所獲得的經(jīng)驗在構(gòu)建人的概念系統(tǒng)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民族具有基本相同的身體經(jīng)驗,所以不同的語言系統(tǒng)也可以反映相似的認知過程;但不同民族又具有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因此表現(xiàn)出一定的文化特性。
學者林書武曾把對隱喻研究的主題分為7大類,隱喻研究與語言教學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看來隱喻研究應是面向語言教學的研究。英語教師可以用國外學者研究的隱喻工程,即構(gòu)建(例如英語)隱喻與類比集(或庫),來解釋隱喻過程與抽象思維,研究其與識字的關系、詞匯教學、青少年的語言學習及外語教學等關系[3]。有調(diào)查顯示,高職英語專業(yè)學生普遍對商務英語學習中詞匯的重要性有足夠的認識,但由于本身基礎差,平時又不太注意詞匯的積累,再加上學生學習英語一般采用死記硬背法,比較枯燥,也較容易遺忘,因此對于商務英語中詞匯的學習,學生普遍感到困難,進而影響了他們的興趣[4]。在前人基礎上,本文從英語習語、單詞,文化、句子及句法的角度,系統(tǒng)地探討概念隱喻在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的合理運用,提出利用概念隱喻理論教學的建議。
2.1 隱喻對習語的理解
人類通過身體經(jīng)驗來認識社會,因此大量隱喻的始源域來自于人體。例如,“a wrapping that catches the eyes(引人注目的包裝),at a very visceral level(從內(nèi)心明白),bring sb.to its knees(使某人屈服),see to it(負責此事),forward-looking(有遠見的)”等。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英語國家人民利用人身體的器官“眼、心和膝蓋”等來形象表達各種抽象概念。如人的肉眼作為感知光線的器官,能給人帶來豐富的視覺信息,而如果一件事情引起人的注意,其視線往往最先投過去,因此有“catches the eyes”這樣的組合來表達“引人注目”;看得越遠,得到的信息越豐富,因此“forward-looking”表示“有遠見的”,而“short-sighted”表示“目光短淺的”;而把視線一直放在某事身上則可以表達“看管、照看、負責”的意思,如“keep an eye on sb.,see to it”等。
人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參照空間方位形成了一系列概念隱喻,如“上-下、前-后、深-淺、中心-邊緣”等用于理解情緒、數(shù)量、身體概念和社會地位等抽象概念。例如,“get ahead”(成功),move upward(升遷),freshen up(精神飽滿),brighten up(高興)”等。他們分別源自HIGH STATUS IS UP(地位高是上),HAPPY IS UP/LIGHT(高興是上;高興是光)概念隱喻。這樣,教師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什么用介詞“up”,而不用其他介詞。學生也可以通過概念隱喻理解性記憶這些習語,在碰到?jīng)]學過的習語時,還可以展開隱喻性思維,以人類的身體經(jīng)驗為基礎,合理猜出其意義,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2.2 隱喻對單詞及單詞引申義的理解
談判是重要商務活動之一。從概念隱喻NEGOCIATION IS A WAR(談判是一場戰(zhàn)爭)中,學生可以活學活用這個概念系統(tǒng)中一系列與戰(zhàn)爭相關的單詞,如“conflicting interests(沖突的利益),failure/lose(輸),win(贏),offend(侵犯),cooperate(合作),concession(讓步)”等。又如high standing(名望),jobhunter(求職者)就分別來自HIGH STATUS IS UP(地位高是上)和LIFE IS A GAME(人生是一場戲)概念隱喻。在英語中,源自概念隱喻LIFE IS A GAMBLING GAME(人生是一場賭博游戲)的語言表達大量出現(xiàn),如“He won big(他大贏的頭籌);He’s holding all his ace(他手握王牌)”等。對于英國人民來說,最熱衷的游戲之一就是打獵,而“hunter”是“獵人”的意思,因此在其概念系統(tǒng)的影響下,可以用于理解“求職者”。
單詞的引申義并不是無規(guī)則的,它的形成與發(fā)展與人類認知世界和身體經(jīng)驗密切相關。例如,Plant既可以表示 “植物、種植”,也有“工廠、設備、設置”等意義。他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英語中存在SOCIAL ORGANIZATION ARE PLANTS(社會組織是植物)概念隱喻,其概念系統(tǒng)下有豐富的語言表達,如“the branch of the bank(銀行分支),a flourishing market(繁榮的市場),blossomed business(百花齊放的貿(mào)易)”等。且植物的幼苗需要一個適合它生長的環(huán)境,和工業(yè)的制造業(yè)一樣,產(chǎn)品也要求有一個適合制造的環(huán)境,其感覺上的相似性賦予了plant工廠的意思,而與植物相關的動作“種植”就可以引申為與工廠關聯(lián)的“設備、設置”等。
2.3 隱喻的文化性
由于文化不同,概念隱喻和語言表達表現(xiàn)出一定的民族個性。如在商務英語中“rank and file(橫隊與縱隊)”可以表達“普通員工”的意思。因為英國部隊集合時要求普通士兵并排成橫隊或是按序列排成縱隊,而軍官卻不用這么做。因而,“rank and file”就用來喻指“普通士兵”,后來又進一步引申為“普通百姓、普通成員”。
內(nèi)容是這樣的,班主任:20日不用補課了,開學直接來上課。一個同學家長問:老師,是真的嗎?班主任說:當然是真的,讓你們開開心心地玩幾天。
商務英語需要能熟練運用英語的交際型人才,在國際貿(mào)易日益發(fā)展的社會,商務活動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跨文化交際,因此應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文化意識。例如,在中東,有ADMIRE STH.IS WANTIN STH.(夸獎某物是想要某物)這樣的概念隱喻。因此,客人不能夸獎主人家里的物品,否則主人會感到不得不把此物品送給對方。而同一種動作“脫掉外套、撈起袖子”在英國和荷蘭表示開始工作;在德國卻表示放輕松。
2.4 隱喻對句子的理解
有些英文句子看似簡單,但在翻譯時如果沒有相應的經(jīng)驗為基礎,學生會感到摸不著頭腦。例如:
(1)When beginning to feel the advancing years,he…(他年紀大了的時候……)
(2)An office employee…may start wondering whether those papers are achieving anything.(辦公室的文員開始感到疑惑,這樣整天坐在辦公室里處理文書工作到底有什么意義。)
(3)He’ll have the last word.(他有最終的決定權(quán)。)
例(1)中 advancing years,學生很容易理解為“前進的年”。這與概念隱喻TIME IS AN MOVING OBJECT(時間是個移動的物體)有關。人們在談到時間這個抽象概念時,往往把它看成一個會移動的物體,能夠前進后退,如“time flies/goes by fast(時光飛逝);the time will come when…(……的日子將會來);the following week(下一周)”等,因此同一概念系統(tǒng)中的advance也可用于形容時間的流逝。
例(2)中achieving anything所表達的意義來自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一次旅行)和DESTINATION IS A GOAL(終點是目標)概念隱喻。因為,我們的旅途有起點也有終點,能否到達終點代表能否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及理想,如“Look how far we’ve come(看看我們能走多遠);Life is a long bumpy road(人生是一條崎嶇的路)”等。
在例(3)中,學生也較易誤解為“他有最后一個單詞”。事實上,這句話是概念隱喻HIGH STATUS IS UP(地位高是上)在不同語言層面上的體現(xiàn),例如“Be nice to people on your w ay up(在升職時要友好待人);That family has certainly come up in the world(這一家真地進入了社會上流)”等。在最高層的領導人往往有權(quán)做出最后決策,因此the last word可以表達“最終的決定權(quán)”。
2.5 隱喻對句法的理解
通常教師在向?qū)W生解釋英語句子結(jié)構(gòu)時偏向于直接傳授理論而不從肯本上解釋其原因,結(jié)果造成學生在學習時感到疑惑不解,最終只能機械式地把老師教的記下來。例如:
(1)I don’t think I’ll make mistakes when I go abroad.
(2)I think I won’t make mistakes when I go abroad.
例(1)在高中英語學習中比較常見,教師常教導學生一定要牢記,否定詞要放在“think”前,而不是 “make mistakes”前。到了大學,例(2)也時常出現(xiàn)。這兩個句子的意思相同,“not”邏輯否定的都是 “make mistakes”,但否定的語氣強弱上略有不同。在例(1)中,由于“not”離“make mistakes”較例(2)遠,其否定意義減弱。其實,詞與詞之間的順序和遠近蘊含著人類身體作用于外部世界的經(jīng)驗基礎:NEAR IS CLOSENESS(距離近是關系近);CLOSENESS IS MORE FORCE(關系近是效果強)。又如:
(3)And never once did a plane crash at that airport.
(4)The chances of two failing simultaneously are very very slim.
經(jīng)驗基礎:FRONT IS IMPORTANCE(前是重視),BACK IS LESS IMPORTANCE (后是輕視);MORE IS HEAVY WEIGHT(多是分量重)。
例(3)中的否定詞提前,強調(diào)“never”,句子倒裝,否定的語氣得到加強;而例(4)中的“very”通過數(shù)量的增加來達到加強語氣的目的。
隱喻是人們思維、行動和表達思想的一種重要方式,在語言和思維中無處不在、無處不存。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對隱喻的理解、敏銳度和表達的能力,有利于打開學生的思維之路,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展開想象、舉一反三,從而擺脫機械地記單詞、背句子,日復一日枯燥的英語學習。由于世界各地的人擁有基本相同的身體經(jīng)驗,所以其概念隱喻及語言表達就會存在著許多相同或相似之處,但因為各自的文化不同,其概念隱喻和語言表達又帶有一定的文化性。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還要注意提高學生對不同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增強他們的商務交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隱喻對促進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對今后完善和改進隱喻教學,本文提出幾點建議:首先,教師要提高自身對文中出現(xiàn)的習語、詞組、單詞、句子及句法方面隱喻的敏銳度;其次,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隱喻能力,提高學習者對隱喻的意識,也可以通過漢英對比的方式來理解隱喻產(chǎn)生的身體經(jīng)驗基礎及文化特性,深化對英語國家人民思維方式及所在文化背景的了解,提高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最后,可以構(gòu)建英語隱喻對詞匯、句法等解釋分析庫,為廣大師生提供用隱喻理論來促進英語教學的基礎。
(注:本文的例子引自高職商務英語精讀教材[5])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K觟vecses,Zoltan.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3]林書武.隱喻研究的基本現(xiàn)狀、焦點及趨勢[J].外國語,2002,(1).
[4]李冬蓮.高職商務英語詞匯學習現(xiàn)狀與隱喻教學研究[J].科技信息,2010,(9).
[5]褚志梅.商務英語精讀[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