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音韻流變及當前實行“雙軌制”的必要性(上)——兼談皖北中原官話的語音特點

        2012-08-15 00:43:07李令計王鴻云
        關(guān)鍵詞:平水韻韻書韻部

        郭 輝,奚 晶,李令計,王鴻云

        (1,2.淮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旅游管理系,安徽淮北 235000;3.中國人民銀行宿州市蕭縣支行,安徽蕭縣 235200;4.宿州市蕭縣教委,安徽蕭縣 235200)

        ·語言與文學研究·

        中國音韻流變及當前實行“雙軌制”的必要性(上)
        ——兼談皖北中原官話的語音特點

        郭 輝1,奚 晶2,李令計3,王鴻云4

        (1,2.淮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旅游管理系,安徽淮北 235000;3.中國人民銀行宿州市蕭縣支行,安徽蕭縣 235200;4.宿州市蕭縣教委,安徽蕭縣 235200)

        目前,在近體詩寫作方面,用韻和格律的標準并不統(tǒng)一,對《平水韻》和《中華新韻》的使用都有偏頗。系統(tǒng)性地回顧中國音韻流變,可以看清其發(fā)展的脈絡(luò),得出一些寶貴的結(jié)論來:中國音韻史是一個走向自覺、在斗爭中發(fā)展的歷史;韻書也是一個從漸變到突變的例子。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用歷史和發(fā)展的觀點對當代實行的近體詩的用韻和格律標準進行了探討,以矯正用韻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

        音韻;歷史;雙軌制;平水韻;新韻

        一、中國音韻流變縱觀

        音韻學的定義,我們借助羅常培先生的說法,“音韻學就是分析漢字或漢語里所含的聲、韻、調(diào)三種元素,而講明他們的發(fā)音和類別,并推究他們的相互關(guān)系和古今流變的”,(羅常培1936)[1]而詩詞的格律用韻,正是以音韻學為基礎(chǔ)的。

        1.上古、秦、漢、魏、晉音韻——用韻、格律的自發(fā)階段

        首先,詩歌起源應是伴著語言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的。魯迅先生就說過,某些原始人在抬木頭,抬著抬著有個人累了,便“杭育、杭育”的叫了幾聲,那便是詩歌了,這當然是一種開玩笑式地推測,不過從大自然來看,我們不妨推測我們的原始祖先的叫聲應和現(xiàn)在牛、馬、鳥的叫聲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而這些動物的叫聲都有一定的節(jié)奏感,這應當是語言產(chǎn)生前的萌芽,一旦這種有韻律的叫聲發(fā)展成語言,便是詩歌。所以我們應當推測,人類最早的語言形式是詩歌。

        推測當然是推測,更可靠的證據(jù)是史料,“《吳越春秋》卷九所載的《彈歌》:“斷竹,續(xù)竹,飛土,逐宍。(宍,古肉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彈弓和狩獵的過程,語言古樸,但已經(jīng)具有韻律,顯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謠。”(袁行霈等2005)[2]即使到今日讀起來仍然大致有韻。這也足以說明我國的詩歌與生俱來便是講求韻律的。

        二千多年前,我國出現(xiàn)了最早大規(guī)模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詩經(jīng)》里的詩是用韻的,“《詩經(jīng)》三百零五篇中只有七篇沒有韻,這七篇都在祭祀詩里(《周頌》《商頌》)。至於國風、《小雅》和《大雅》,就沒有一篇是沒有韻的?!保ㄍ趿Φ?999)[3]詩經(jīng)里的詩全是配樂歌唱的,主要以四言為主,四言平仄也有一定的特點,但那是一種自發(fā)的,比如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占比較大,平仄相間的四言詞匯比較多,同時現(xiàn)在我們依然沿用的成語也多是如此,但這并不是一個規(guī)則,這都是自發(fā)的過程,但可以推測,這些形式流傳下來的多,必然是因為更適合人們的語言感覺,除去有精華的意義,必然是還有更好的音樂感,比其他形式的四字更有音樂感,方能更容易流傳下來。

        漢代文學的民間創(chuàng)作和文人創(chuàng)作都呈現(xiàn)興旺的景象,二者相互促進,有力地推動了漢代文學的發(fā)展。

        漢代已經(jīng)發(fā)展到以五言詩為主,詩賦創(chuàng)作也講聲韻,但那時講的仍是自然的聲韻,而且也多與音樂有關(guān)。

        從詩歌自身的發(fā)展來看,隨著文人五言詩創(chuàng)作的不斷繁榮,五言古詩已逐步脫離樂府而獨立發(fā)展成為不入樂的徒歌,即鍾嶸所說“不備管弦”(鍾嶸2001)[4]的五言詩,與此同時,隨著佛教的傳入和佛經(jīng)翻譯的逐漸繁榮,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音韻學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漢末發(fā)明的反切注音之法即與此有關(guān),這對后來音韻學的發(fā)展是關(guān)鍵的一步。此外,三國時孫炎的《爾雅音義》,魏李登的《聲類》,晉代呂靜的《韻集》,這些書目的研究成果,推動了當時人們對于聲韻學的認識。但從總體看來,從上古至魏晉都是人民自發(fā)的運用聲韻寫詩用來歌唱。

        2.南北朝、隋朝音韻(四聲的發(fā)現(xiàn)、格律的發(fā)明,用韻走向自覺,妥協(xié)的各方言音,《切韻》)

        雙聲疊韻的發(fā)現(xiàn)及佛經(jīng)的梵文的拼音誦讀,使人們發(fā)現(xiàn)了漢語言語音也具有拼音性質(zhì),根據(jù)這個性質(zhì)人們發(fā)明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并逐漸認識到漢語言是天然的音樂材料。文獻記載始自南朝宋代的周颙發(fā)現(xiàn)了四聲,劉滔曰:“宋末以來,始有四聲之目,沈氏乃著其譜論,云起自周颙。”(《四聲論》1983)[5]80其中沈氏便是指的沈約,由于沈約推廣了四聲的應用,并且發(fā)明了最原始的格律詩——永明體,所以很多人也說沈約發(fā)現(xiàn)了四聲,因為永明體明確的提出了詩的押韻,韻以及句中對字的韻母要求,這就需要一本明確的韻書來規(guī)定用韻的標準。于是六朝出現(xiàn)了很多的韻書?!额伿霞矣枴吩?“孫叔言創(chuàng)《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于魏世,此事大行。高貴鄉(xiāng)公不解反語,以為怪異。自茲厥後,音韻鋒出,各有土風,遞相非笑,指馬之諭,未知孰是。”(顏真卿2009)[6]由此可知,因為當時的各地語音相差太大,各地有各地的方言,以至于各地出版了各地的韻書,最后不知道誰對誰錯。這是歷史造成的,因為當時秦始皇雖然武力統(tǒng)一了文字,但卻沒有技術(shù)和能力統(tǒng)一語音。最后隋朝陸法言所謂“取諸家音韻,古今字書,以前所記者定之為《切韻》”就是依據(jù)于顏之推諸人的意思,把六朝諸家的韻書綜合考慮,編成《切韻》一書。此書如今只剩殘卷,對于各地的韻書,一般只取分不取合,所以韻部分得特別細密,這主要因為要照顧到各地的方言讀音,要求一個韻部在各個地方基本都要押韻,所以不免會使韻部變得細密,但可以推測,即使如此,也肯定有的地方按此韻仍然有不押韻的情況存在。由于《切韻》編得很好,六朝其它地方方言的韻書全部亡軼?!肚许崱芬簿统闪宋覈庙嵰詠韽淖园l(fā)到自覺、到完善,不斷演變而成的第一本標準韻書,也是后世南北方言妥協(xié)韻書的始祖。

        3.唐、宋音韻——四聲二元化,韻律的發(fā)展及成熟,《廣韻》、《平水韻》

        四聲二元化,是聲韻改革里的一個大步,在沈約等人的努力下,雖然創(chuàng)制了永明體,但聲分四種,八病繁瑣,要求甚嚴,包括沈本人也很少能夠創(chuàng)制出標準的永明體,這就要求人們簡化之,以求得即能有和諧音律,又易于記憶和練習的新格律聲韻,于是四聲便出現(xiàn)了二元化,把字音依據(jù)音樂的原理分成平聲和仄聲,打個比方就相當于跳舞中的鼓聲和鑼聲,這樣就出現(xiàn)了平仄,經(jīng)過數(shù)代人的努力到沈佺期、宋之問完善了近體格律,格律詩定型工作趨于完成。

        韻書是根據(jù)具體的語音制定的,所以韻書應隨著語音的重大變化而變化,自《切韻》形成之始,到宋代《廣韻》的產(chǎn)生,此間每每有人重訂切韻?!肚许崱樊a(chǎn)生不久便有一次大的改革。因為其制定就存在一個很大的缺點,分類過細,當時可以押韻的字也分到了不同的韻部。如仙、先、刪、山分別為韻,使人們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迫切需要改革,于是唐初在許敬宗的主持下,進行了詩韻的改革,雖未明確進行各韻的合并,但經(jīng)過詳細的審音和設(shè)定,規(guī)定了哪些韻部可以同用,哪些不可以同用,這是韻書統(tǒng)一化以來,發(fā)現(xiàn)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詩韻改革,也為后來的韻部合并打下了基礎(chǔ),同時這次改變帶有官方色彩,也為以后的官修官定韻書開了先例。后來宋代的《廣韻》還記載著,除陸法言及顏之推等同著《切韻》八人外,還列有增字重訂諸家郭知玄、王仁煦等十位的姓名。這都說明韻書是隨著語音的改變而不斷修訂改革的。此間還產(chǎn)生了孫恤的《唐韻》,以及《唐廣韻》等韻書。

        進入宋代以來,陳彭年等人以陸法言《切韻》為藍本,沿用了唐《廣韻》名稱重修韻書,這便是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完整韻書——《廣韻》,《廣韻》的地位在中國音韻學史上非常重要,它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宋仁宗時,將《廣韻》里之獨韻之字并十三處,這便是《禮部韻略》和《集韻》的韻目,尤其在《集韻》時都采取了當時的讀音歸類,“在《集韻》當中便把這種類隔的切語統(tǒng)統(tǒng)改成音和,公然采用當時的讀音,不愿守著古人的藩籬了”(張世祿1938)[7]117。這次是一次小的變革,不影響整體的大局,算是因為讀音的變化而加以修訂?!抖Y部韻略》是宋代流行最廣的韻書,也是士子考試的韻書標準?!抖Y部韻略》所能同韻的字一合并,便產(chǎn)生了眾所周知的《平水韻》?!镀剿崱返某蓵m仍有爭議,但通過考證已經(jīng)基本得到確認,《平水韻》成書是出于金人之手。金人繼承了宋朝的考試功令,但依據(jù)讀音,重新制定了一部韻書,其韻部便是平水韻的韻部,劉淵把這部韻加以重新刊印,“毛氏增修《禮部韻略》只是增字易注,未曾并合韻目;至于劉淵所刊《壬子新刊禮部韻略》于增字外,又將二百六韻并為一百七。”(張世祿1938)[7]125原書名為《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劉淵可能作了一定的校定,但此書不傳,而韻部后來為黃公紹在《古今韻會》(亦有言不是原書者,在此不作繁瑣考證)里采用,凡例中在劉淵之上冠以江北平水,后來人們誤把《平水韻》當成了《壬子新刊禮部韻》的別名,此后《平水韻》正式流傳。后元槧的王文郁《平水新刊韻略》(有證據(jù)證明并非王文郁首用一百零六韻)把拯韻和迥韻合并,共一百零六韻,便是今日所沿用《平水韻》。以后朝代,一直便把《平水韻》作為考試的國家官方詩韻,士子們必須掌握此韻方有可能通過考試。至清雖然官方又編成了《佩文詩韻》成為考試韻書,但實際上仍是《平水韻》字排列順序的變化,只是《平水韻》的另一版本,仍屬《平水韻》的范疇。

        唐末,出現(xiàn)了詞,由于詞只只是服務于民間,并不作科舉考試之用,盛于宋代的詞的用韻,便按照當時的實際讀音押韻,大大超出了《平水韻》的韻部。

        4.五代、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前音韻——《中原音韻》、《洪武正韻》及《佩文新韻》,語音的北音南漸,南北語音的競爭

        由于北方政權(quán)更替,民族融合,許多少數(shù)民族建立了不同的政權(quán),民族人口融合的同時,文化也在融合,讀音是文化的一個部分,不免會相互影響,由于北方一直是政治中心,這種影響不斷擴大,讀音系統(tǒng)一直向南方入侵,稱之為北音南漸,這種北音南漸在北宋時間就已經(jīng)開始,至元朝,北方讀音已基本形成我們現(xiàn)在的普通話讀音體系。在北方,《平水韻》已經(jīng)有所不適合各種韻文的創(chuàng)作,尤其表現(xiàn)在當時戲曲創(chuàng)作上,戲曲是直接作用到廣大人民群眾身上的一種文體,當時的文人地位卑下,詩文的政治功用基本消失怠盡,創(chuàng)作出的詩文人民大眾不承認,文人只好屈就去適應群眾,轉(zhuǎn)向戲曲的創(chuàng)作,而依《平水韻》創(chuàng)作的戲曲,不再適合北方語音,于是很多文人使用當時的語音系統(tǒng)押韻,以便適合更多人民群眾的需要。這種情況下,便會促生出新的韻書。公元1324年周德清歸納總結(jié)了戲曲的用韻,輯成了新的韻書《中原音韻》,此書對《平水韻》作了大膽地的變革,合并了部分韻部,取消了一個音種。其中家麻和車遮是分解《平水韻》而來,取消的入聲韻,分別派到三聲(平聲、上聲、去聲)里了,平聲分了陰平和陽平,由此我們看到,中原音韻已經(jīng)接近現(xiàn)代普通話的讀音系統(tǒng)。①1.從聲母方面看,《中原音韻》有二十一個聲母,但和現(xiàn)代北京話聲母相比,其不同點是:1)沒有j、q、x(因用排版不便,所以這里采用漢語拼音好國際音標變通的寫法。)這套聲母,這套聲母的字仍然分別讀見母g、溪母k、曉母h及精母z、清母c、心母s;2)有唇齒半元音,即微母仍然獨立,還沒有變成零聲母。3)還有殘存的ng聲母。2.從韻母方面看,《中原音韻》共有19個韻部,其韻母和現(xiàn)代普通話韻母之間存在的差別是:1)《中原音韻》的韻部比現(xiàn)代普通話要多;2)《中原音韻》有一個iai韻母,跟ai、uai同屬于皆來韻,現(xiàn)代北京話就沒有這個韻母了;3)《中原音韻》有一個io韻母,跟o、uo韻母同屬于歌戈韻,這個韻母到現(xiàn)代變成了ye;4)現(xiàn)代北京話里的卷舌元音er韻母是《中原音韻》所沒有的;5)現(xiàn)代北京話的(是《中原音韻》沒有的;6)《中原音韻》魚模韻的細音韻母是iu,其他韻部合口細音的介音也是iu,這個二合音后來變成一個y,既單獨充當韻腹,也作介音,即現(xiàn)代漢語的撮口呼韻母。3.從聲調(diào)方面看,《中原音韻》的調(diào)類系統(tǒng)已經(jīng)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和現(xiàn)代普通話已趨相同。(張雙棣等2002)[8]但這種改革仍是不徹底的,當時的戲曲韻里,八寒山、十八監(jiān)咸、十九廉纖,七真文、十七侵尋等仍是通押的,只是為了適合《切韻》系統(tǒng)的傳承,而分立了諸韻。由于當時周德清一人之力畢竟有限,所以歸音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之后便有一系列的韻書加以補充,如卓從之1351年輯成的《中州樂府類編》等等。

        由于《中原音韻》改革過快,且只適合于北方語音系統(tǒng),招至很多人的反對,其中就有人說《中原音韻》實北方土音也(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現(xiàn)在的皖北中原官話的語音系統(tǒng)就和《中原音韻》十分接近),②據(jù)孟慶惠(1997)[9]、徐紅梅(2003)[10]、郭輝(2011)[11]、王旭東(2007)[12]、胡利華(2011)[13]、王琴(2007)[14]、呂永衛(wèi)和張鵬(2003)[15]報道,皖北中原官話區(qū)的阜陽、渦陽、蒙城、濉溪、潁上、界首、碭山七個點的聲母分別是23個,比《中原音韻》多聲母j、q、x、(、((零聲母)五個;蕭縣有聲母24個,比《中原音韻》多j、q、x、(、(、v六個聲母;蚌埠有聲母21個,比《中原音韻》多j、q、x、(、(、v六個聲母。每個點比《中原音韻》都少ng和唇齒半元音(兩個,唯獨蚌埠比《中原音韻》還少zh、ch、sh三個。韻母方面阜陽、渦陽、蒙城、濉溪、潁上、界首、碭山七個點分別是37個,蚌埠點有韻母33個,蕭縣有38個,總體上看比《中原音韻》要少,沒有iai、io這兩個韻母,而er、(兩個韻母是《中原音韻》沒有的;聲調(diào)方面,皖北中原官話和《中原音韻》的調(diào)類系統(tǒng)已經(jīng)大體相同,都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調(diào)類。確實此韻也違背了南方方言的讀音系統(tǒng),一時士人不能適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375年,編成《洪武正韻》,明史樂韶鳳傳記載:“八年(即公元1375年)帝以舊韻出江左,多失正,命與廷臣參與中原雅音正之,書成,名《洪武正韻》。”《洪武正韻》也是一次大的變革,是綜合了以前韻書各方妥協(xié)的結(jié)果。參照《中原音韻》系統(tǒng),把《平水韻》作了更大的解析合并,如卷首宋濂序里所云:“有獨用當并為通用者如:東冬清青之屬,亦有一韻當析為二韻者如虞、模、麻、遮之屬?!边@樣解析合并的結(jié)果,共得七十六韻,平上去各二十二韻,另外還保留入聲十韻?!逗槲湔崱繁緛硎怯脕泶蛩愦迷婍嵉模聦嵣现怀闪饲挠庙崳ㄆ渲械脑蚝笥姓撌觯?,《洪武正韻》后,又出現(xiàn)了據(jù)音識字的小學派,代表是蘭廷秀的《韻略易通》,此種韻書多以實際的語音為準,亦受到了《洪武正韻》的影響。清朝1654年至1673年間,樊氏作《五方元音》,對《韻略易通》進行了合并,合并后更符合北方方言語音。之后又產(chǎn)生了徐州為中心的《十三轍》,便是完全的北方語音體系。雖然趙元任在民國1922年作了《國音新詩韻》仍以陰陽上去入分為五種音,但193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了一部《國音常用字匯》,是完全根據(jù)北京方言語音所規(guī)定的標準讀音,黎錦熙等人根據(jù)字匯編成了《國音分韻常用字表》又名《佩文新韻》(相對于清代《平水韻》另一版本《佩文詩韻》而言),此韻書已經(jīng)完全符合普通話的讀音了。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清人戈載的《詞林正韻》,基本上是把《平水韻》合并為十九部,其中平上去三聲分為十四部,入聲分為五部,和古體詩的寬韻差不多,成了現(xiàn)在填詞用的韻書。

        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了漢語拼音方案,引進了西方字母或組合,作為漢語拼音的聲母和韻母,并進行普通話的推廣,使?jié)h語言文字,語法,語音都進入了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軌道,使得詩詞的用韻不再受南北語音差異的困擾,使之有可能成為即符合所有實際讀音,又能符合國家政策的道路上來,也為新的韻書的產(chǎn)生搭建了可能且必要的平臺。

        5.改革開放后用韻——《新韻》

        由于左傾思想的錯誤思潮,舊體詩在改革開放前受了史無前例的打壓,人為的因素扼殺一門成熟的藝術(shù),寫舊體詩甚至能帶來生命的危險,舊體詩的發(fā)展和音韻的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倒退或者停滯不前,但即便如此,仍有無數(shù)的喜愛舊體詩的人寫舊體詩,并且出現(xiàn)了如聶甘弩一樣成果比較大的詩人。改革開放后,舊體詩重新萌芽并加速發(fā)展,各個地市都出現(xiàn)了舊體詩刊,1987年中華詩詞學會成立,標志著舊體詩被打倒后萌芽的開端,隨著舊體詩詞的復興,音韻問題又被擺到了桌面上,詩詞創(chuàng)作用《平水韻》在各地都出現(xiàn)了一定的問題,不能完全適合當?shù)氐膶嶋H語音,中華詩詞學會適時的提出了《新韻》,《新韻》自然牽涉到語音問題,南北的語音仍有很大的差異,經(jīng)過幾次改良,最終確定,以法定普通話為基礎(chǔ),形成的十四韻。平分陰陽,入派三聲,至此音韻的流變結(jié)束。

        二、從中國音韻流變中得到的結(jié)論

        限于篇幅,雖然不能詳細論述考證中國音韻的流變,但完全可以看清中國音韻發(fā)展的脈絡(luò),可以得到以下結(jié)論:

        第一,中國音韻使用是從一個從自發(fā)到自覺的過程;

        第二,中國音韻是一個變化的過程,韻書形成之后一般都會有人修訂增刪;(《平水韻》是一個特例,原因后議);

        第三,中國音韻是一個斗爭的過程,也是一個妥協(xié)的過程,尤其宋以后,南北音的斗爭加劇,韻書的斗爭也在加劇,但由于需要各方也做了一定的妥協(xié);

        第四,韻書都是一個漸變到突變的例子,比如《平水韻》,也是經(jīng)過了唐人最鼎盛時期的運用和漸變,才在宋時期出現(xiàn)了完整的《平水韻》書。宋朝詞的實際用韻,到清朝才編成《詞林正韻》;

        第五,存在不同的韻書現(xiàn)象,如明朝即有《平水韻》也有《中原音韻》也有《洪武正韻》,清朝有《佩文詩韻》(《平水韻》另一版本),同時使用《詞林正韻》雖然使用于不同的題材,但也標志著可以存在不同的韻書;

        第六,《平水韻》自宋以來至清一直是官方詩韻(原因后議);

        第七,民間用韻比官方變化快。

        三、《平水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作為詩韻沒有被改變的原因

        1.政治原因?!瓣懯锨许嵰粫木?,到了《平水韻》上,殆已消失凈盡,乃元、明以來,大部分的人,還是把這種殘留的軀殼保存不廢,雖或明知其不合于現(xiàn)代實際的音讀,也沿著一般的習俗,不敢加以厚非。這是因為近代六百年間‘北音’的勢力雖然日漸擴張,而政府考試功令,文士撰作詩賦,仍是沿用一百六韻的部目;所以這一類的韻書,還是暫時保持著他的正統(tǒng)的地位”(張世祿1938)[7]134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科舉之用,國家必須制定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來平等地對待所有的考生,便不可能按照某一地方的語音來制定,這樣對其它方言語音的學子太不公平,所以才會出現(xiàn)一定的妥協(xié)韻書,各方都有相合的地方,各方又都有不合的地方。再深究其原因,這是國家大一統(tǒng)的象征,是政治的需要,其實有許多人攻擊《新韻》有政治傾向,其不知,《平水韻》幾百年的時間不變,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政治原因,若非國家科舉之用,《平水韻》早被更替過了。

        2.文言語義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在古代,語言的發(fā)展緩慢,無論語音和語義,北方方言語音的在近千年的時間才逐漸走向一致,但普通話推廣以來,在幾十年的時間幾乎走了一千年的路程(很多人反對國家強行推廣普通話,那是另一個題目,但事實已經(jīng)存在)語義環(huán)境變更也很慢,近一千年的時間幾乎沒有改變,五四運動開展白話文之前,一直用的古文,看清朝的古文和唐時的古文用的古文言是很相近的,這語義的穩(wěn)定性也一定會影響人的用字習慣。進而也使得韻書更改受到一定的影響。

        3.北音南漸是一個過程,那時南音的比例還較為大,不容易再妥協(xié)出來一個較各方都滿音的韻書來。所以盡管《平水韻》即不適合北方,也不適合南方,但還是被一字不變的保留著。應該說《詞林正韻》是一個較好的合并,也已為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且部分人也以《詞林正韻》作為自己的詩韻。同樣《洪武正韻》也是如此,但只作了事實上的曲韻,卻沒有撼動詩韻,不能說是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

        4.人類的習慣性。無論一個人,一個民族還是一種文化形象,都存在這種習慣現(xiàn)象,比如吸煙,比如吸毒,比如民族習慣,而《平水韻》已經(jīng)用了將近千年,詩人一開口便詩依平水,成了一種習慣,這種習慣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這種習慣在一代一代的舊體詩人中存在一種極強的習慣性。

        5.作為一種韻書《平水韻》仍有能力作為妥協(xié)的產(chǎn)物存在。雖然此后又出現(xiàn)了《詞林正韻》、《洪武正韻》,但作為《平水韻》來說由于其分部不是太過繁瑣(相比切韻),作為有一定詩詞水平的人來說,在《平水韻》里仍能發(fā)揮比較大的能力,并寫質(zhì)量較高的詩來(只是相對來說,比其鼎盛時期已經(jīng)不可比了)。

        6.詩被過分地抬高地位。詩被作為正統(tǒng),尤其是近體詩,被用作選拔人才之用,一直作為最高雅的象征,過分地抬高了地位,變成了有點同祭品的感覺,使人心存畏懼,心存敬意而不敢也不愿去更改他,所以相關(guān)的詩韻也被過分的抬高地位,以致于無人敢動。

        [1]羅常培.舊制中的幾個音韻問題[J].東方雜志,1936,33(1).

        [2]袁行霈,聶石樵,李炳海,等.中國文學史:第一卷: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力.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M].北京:中華書局,1999.

        [4]鍾嶸.詩品序[M]//郭紹虞.歷代文論選:一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四聲論[M]//王利器.文鏡秘府論:天卷:校注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6]顏真卿.顏氏家訓:音辭第十八[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7]張世祿.中國音韻學史:下冊[M].上海:上海書店,1938.

        [8]張雙棣,張聯(lián)榮,等.古代漢語知識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9]孟慶惠.安徽省志·方言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10]徐紅梅.皖北方言詞匯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03.

        [11]郭輝,王旭東.皖北文化集刊·皖北濉溪方言音系[M].合肥:黃山書社,2010.

        [12]王旭東.濉溪方言語音研究[D].西安:西安外國語學院,2007.

        [13]胡利華.蒙城方言研究[M].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1.

        [14]王琴.阜陽方言與普通話[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15]呂永衛(wèi),張鵬.蕭縣方言同音字匯:上[J].彭城職業(yè)大學學報,2003(6).

        H11

        A

        1671-8275(2012)04-0043-04

        2012-04-16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皖北中原官話歷史演變及現(xiàn)狀研究”(項目編號:12YJA740070)階段性研究成果。

        郭輝(1963-),男,安徽淮北人,淮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旅游管理系教授,淮北師范大學語言研究所兼職教授。研究方向:漢語方言學和訓詁學。

        之 者

        猜你喜歡
        平水韻韻書韻部
        七律 ? 致自己(平水韻)
        當代作家(2023年12期)2023-03-21 07:47:20
        大學生歸鄉(xiāng)扶貧有感(平水韻)
        詩選刊(2020年12期)2020-12-03 13:58:18
        中國韻書的起源及發(fā)展
        青年文學家(2020年9期)2020-05-06 09:22:13
        《梨花思夢》七絕(組詩)
        論《中華通韻》15韻部的科學性
        中華詩詞(2019年9期)2019-05-21 03:05:12
        天邊的云詩詞四首
        中古音韻的文獻資料及其價值
        辭書研究(2019年2期)2019-03-28 09:24:08
        淺談傳統(tǒng)歌曲的押韻
        北方音樂(2018年15期)2018-05-14 08:59:22
        李紳詩歌用韻考
        文學教育(2017年6期)2017-06-08 20:21:17
        《詩集傳》葉音與宋代常用字音——葉音同于韻書考論之二
        精品三级国产一区二区三| 国产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青青青国产免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黑人玩弄漂亮少妇高潮大叫| 亚洲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 亚洲av国产精品色午夜洪2|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18| 麻豆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蝌蚪九色av综合网| 另类老妇奶性生bbwbbw|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极品| 久久老熟女乱色一区二区 |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丁香花| 欧美金发尤物大战黑人| av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日本丰满老妇bbw| 日本高清www无色夜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首页|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 免费的成年私人影院网站|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 日韩一区av二区三区|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日韩丝袜| 性感的小蜜桃在线观看| 精品九九人人做人人爱|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色综合久久五月天久久久| 中文字幕本久久精品一区|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添av| 国产亚洲精品综合一区|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红楼视频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小说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字幕| 国产情侣久久久久aⅴ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