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通化師范學院, 吉林 通化 134002)
作為一種輸出能力的表現(xiàn),寫作能力在英語教學中一直是學者關注的焦點。對于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英語寫作仍然是學習中的難點。對于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學者了也進行了不斷地思考和討論。本文擬從3P教學模式來探討其在英語寫作課堂大班教學中的應用。
3P教學法起源于交際教學法。3P教學法認為學好英語是交際的需要,要先懂得語言規(guī)則才能進行很好的交際,這種概念也是交際教學法中“弱版”的代表(Howatt, 1984)。3P 教學法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教師呈現(xiàn)(presentation),學生操練(practice)和成果展示(production)。在具體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有其特定的任務。在presentation 階段,教師講授學生需要掌握的學習內容,然后在教師設定好的框架內學生進行 practice,最后學生用自由的方式把自己準備的成果展示出來。
3P教學模式適合英語寫作大班教學模式。就我國目前高校的班級人數來看,實行小班化教學并不是每個高校都能實現(xiàn)的目標。英語寫作是一門書面語言交際學,通過書面語言的表達使讀者明白,使讀者感興趣。這門課程的學習不僅應注意語言結構,語言表達模式,更要注重要表達的內容。Littlewood(2004)指出,教和學應該被看做一個連續(xù)體(continuum),在這個連續(xù)體中,一個任務要注重語言意義和交流,另一個任務應該注重語言形式和語言結構。在英語專業(yè)寫作大班教學的課堂,3P 教學模式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展示。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受到理論的支配,即教學目的,大綱,教學活動形式,學生角色,教師角色及教材的作用這六個方面的因素影響。3P 教學法是作為交接教學法的一個分支出現(xiàn)的,因此它既有其獨特的特點又有和交接教學法融合的方面。在高職英語寫作中,3P 教學法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寫作理論,能在寫作中運用這些理論與自己的寫作實踐相結合。教學內容按照詞,句子、段落,文章的順序講授。學生在課堂是學習的主體,通過參與各種課堂活動發(fā)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則充當多種角色。教師不再是課堂的權威者,學生也不是被動的學習者。教師將變成課堂的傳授者,引導者,組織者,評價者,指導者。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水平,知識的難易程度,教學的重難點,學生的興趣需求等方面來完成學習任務的設置。通過任務的完成,學生能完成從知識理論到知識實踐的轉變。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和教師在不同的場合充當這不同的角色。
以講授內容“point of view”為例,課程第一階段即教師的講授階段設計是這樣的:首先是一個情景:如果你正在山坡玩耍,突然從遠處串出一個狗熊,你怎么辦?全班同學隨意給出任何的答案,老師把所有的想法列出,然后組織討論哪一種方法是可行的,哪一種是不好的。經過同學們的討論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種方法都是可行的,而且各有所長。這時教師可以繼續(xù)引領同學們總結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種觀點這種說法的優(yōu)點是什么。在短暫的討論和總結后,教師可以將關于“point of view”這個話題的定義,優(yōu)點,各流派的觀點等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讓她們對這一概念有一個完整的了解,完成從模糊認識到清楚了解這樣的過程。
根據交際教學法中關于任務設置的原則,具有交際目的的活動應該具有信息差, 選擇性, 和信息反饋這三個特征(Johnson & Morrow,1981)。因此在本課中,教師設計的任務是這樣的:選取真實語料即喬布斯致妻子,翁帆致楊振寧,朱麗葉致雨果,拿破侖致約瑟芬這四封信中的一段作為任務設置的第一步,在完成任務之前,這四個段落未有任何背景出處的說明。這四個段落的選擇是以性別差異和職業(yè)差異為標準而選取為了確保學生在體會時能充分理解“point of view”這個概念。任務要求是每組同學選取其中的兩篇進行認真閱讀,體會作者從哪個視角來表達愛意,并且要求學生在閱讀完后按照自己的興趣模仿其中的段落寫出一段相似的段落,然后5 人為一個討論組共同完成任務。在設定這個任務時,筆者本著使用真實語料以便學生模仿和體會的目的,希望學生們在本活動中能得到他們希望的交流信息。這一目的將在下一階段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得到體現(xiàn)。
成果展示階段,學生按照老師設定好的任務框架自由地表達要交流的信息。在上述的任務中,學生采用多種手段來展示他們的討論成果。有的小組利用PPT 形式,把段落打亂順序然后找其他組同學進行排序。通過這個手段可以了解本小組和其他小組成員在思維上的差異有哪些,同時復習了以前學過的“連貫(coherence)”和“銜接(cohesion)”的概念。有的小組采用“角色扮演”的活動方式,即有的是大學生角色,有的是富翁角色,有的是旁白,有的是主角。通過角色扮演,主角分別對不同身份的人講話讓其他的人不知道她要以什么方式進行交流,這樣就會形成信息差,也就達到了交流的目的。還有的小組采用朗誦的手段,通過語音語調的變換讓聽者身臨其境。在活動展示后,教師會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做一個總結,解決學生們在實際應用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并再次強調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然后布置鞏固練習作業(yè)
通過以上3P 教學法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基本應用,我們可以看出3P 教學法在英語寫作課中的應用。在presentation 階段,教師是傳授者,引導者。在第二環(huán)節(jié),教師是設計者,規(guī)劃者,鼓勵者,支持者,在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又變成了引導者和組織者。但這種模式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應如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去,應如何設計題目等。在不斷的實踐中,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大化是英語教師應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