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軍,姜 磊
(1.中央財經(jīng)大學 經(jīng)濟學院,北京 100081;2.北京師范大學 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北京 1000875)
西方國家關于國家風險與FDI關系的研究綜述與啟示
王海軍1,姜 磊2
(1.中央財經(jīng)大學 經(jīng)濟學院,北京 100081;2.北京師范大學 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北京 1000875)
本文對近些年來國家風險與FDI關系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整理,主要包括國家風險內(nèi)涵的界定、國家風險的評估與投資決策以及國家風險與FDI關系的研究文獻三個方面。通過整理分析發(fā)現(xiàn):西方學者對于國家風險與FDI的分析缺乏理論基礎,忽視了國家風險的雙重性質(zhì),同時也沒有對發(fā)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的現(xiàn)實給予足夠重視,這些都是未來研究的重點方向。
國家風險;FDI;對外直接投資;研究綜述
2011年初,利比亞政治危機爆發(fā),受此影響,中國企業(yè)尤其是央企在利比亞投資的近188億美元海外資產(chǎn)面臨巨額損失的危險;與此同時,中國在海外近4萬億資產(chǎn)的保值增值也面臨巨大考驗。實際上,近些年在中國經(jīng)濟迅速崛起和“走出去”戰(zhàn)略的帶動下,大批中國企業(yè)進軍海外投資市場。據(jù)商務部統(tǒng)計,截至到2010年底,中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凈額已達3000多億美元,投資規(guī)??涨皵U大①數(shù)據(jù)來源:商務部《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tǒng)計公報》(2003~2010年度)。。然而就在中國企業(yè)大舉進軍海外市場參與國際投資的過程中,受國際經(jīng)濟政治局勢動蕩的影響,近期集中爆發(fā)了首鋼收購秘魯鐵礦失利、中航油事件、中國平安和中鋁海外收購巨虧事件,這無疑給中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的熱情蒙上了一層陰影,同時也使人們開始密集地關注對外直接投資中的國家風險問題。國家風險是企業(yè)海外直接投資過程中會面臨的特殊風險。從一般意義上講,國家風險是投資者在海外投資過程中所面臨的、因東道國宏觀經(jīng)濟、政治和社會因素變化而導致?lián)p失的可能性,它與企業(yè)微觀的操作風險、經(jīng)營風險以及市場風險都所有不同,國家風險是企業(yè)最難以控制的變量。因此,研究國家風險與對外直接投資的關系不僅具有重大理論意義,更具有重大的實踐價值。目前,西方學者對于國家風險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國家風險內(nèi)涵研究、國家風險評估與投資決策研究以及國家風險與對外直接投資的關系研究上。
國家風險的概念源于 Usher(1965)[1]、Root(1968)[2]、Gabriel(1972)[3]、Robock(1971)[4]等人對政治風險的研究。他們研究了新興國家主權獨立運動時期形成的國有化浪潮和政治不穩(wěn)定性引起的“政治風險”對于FDI的影響,這是最早的將投資風險從商業(yè)風險領域引入與國家層面相關的風險研究。因此,在之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政治風險”和“國家風險”是同義互換的。
而“國家風險”一詞來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國際債務危機。Desta(1985)指出:“在分析國際貸款機構更愿意使用‘國家風險’或‘主權風險’,而不是政治風險”。“國家風險”相對于“政治風險”已獲得更廣泛的認可,因為它在更廣泛的含義上定義了具體到某個國家的任何風險,而“政治風險”則完全屬于政治性質(zhì)。[5]
巴塞爾委員會將國家風險簡單的定義為:國家風險是國際資本流動中面臨的、因受特定國家層面的事件的影響而使資本接受國不能或不愿履約,從而造成債權人損失的可能性②資料來源:《有效銀行監(jiān)管核心原則暨核心原則評估方法—銀行監(jiān)督的國際標準》,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60-67頁。。顯然這個定義仍是將國家風險鎖定在債權債務領域。而經(jīng)合組織(OECD)在關于國際貿(mào)易和信貸的“君子協(xié)定”中對國家風險的含義做出了比較完整的界定,即:由債務人的政府或政府機構發(fā)出的停止付款的命令、政治經(jīng)濟事件引起的貸款被制止轉移或延遲轉移、法律導致的資金不能兌換成為國際通用貨幣或兌換后不足以達到還款日應該有的金額、任何其他來自外國政府的阻止還款措施、不可抗力③資料來源:OECD關于官方支持的出口信用準則的約定,2004年最新修訂版。。
此外,一些大型國際研究結構,如歐洲貨幣、標準普爾、穆迪(Moodys)以及惠譽國際評級等作為國家風險評級的主要國際機構也都對國家風險有的概念有大致相似的界定。
但是至今,西方學界對國家風險并沒有形成一致認可的準確定義,目前普遍認可的是對其概念(范疇)的界定。本文借鑒西方學者現(xiàn)有研究成果,對國家風險的概念界定如下:國家風險是與國家(政府)層面相聯(lián)系的、由東道國(或母國)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差異等各種因素引起的發(fā)生損失的可能性。因此,國家風險是一個與國家主權、政府行為及宏觀經(jīng)濟等因素相聯(lián)系的風險集合。
Bhalla(1983)[6]創(chuàng)建了外商投資風險矩陣(Foreign Investment Risk Matrix,F(xiàn)IRM)來評估國家風險。他為跨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過程提供了一個四步分析框架。第一步是建立外商投資風險矩陣,以確定哪些國家能提供了一個穩(wěn)定的政治環(huán)境和為外國直接投資所接受的經(jīng)濟潛力。第二步是在在第一步基礎上,對選定的每一個國家的營商環(huán)境進行詳細分析,確定每個國家的國家風險狀況。第三步創(chuàng)建對每個投資項目的外商投資風險進行分析,以確定每個國家的可能外國直接投資是否與該當?shù)氐慕?jīng)濟和政治環(huán)境兼容。第四步創(chuàng)建外商投資風險審計,可以使跨國公司連續(xù)的監(jiān)測和重新評估投資環(huán)境,從而避免來未來某時刻來自于東道國經(jīng)濟和政治局勢的變動所導致的意外情況。Bhalla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風險矩陣將國家風險評估和外商直接投資決策有機的結合起來,并給出了外商投資者降低和規(guī)避國家風險的有效途徑,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Zopounidis,C(1997)[7]在偏好分類分析基礎上應用多準則決策方法(MCDA)發(fā)展了一個國家風險評估系統(tǒng)。這個方法是在過去的多元統(tǒng)計方法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它克服了原先傳統(tǒng)方法上的各種統(tǒng)計限制性假設,并將決策者的各種偏好(銀行或國際機構的管理層)納入到國家風險評估中去,對于社會和政治的定性因素也可以很好的處理,并且可以實時反映世界經(jīng)濟動態(tài)特征。這個方法不但可以對所選定國家進行整體排序,而且還可以根據(jù)決策者的特殊需要進行分類排序。
Niall Ferguson and Moritz Schularick(2006)[8]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方法重新評估1914年以前的殖民地地位對于投資者的重要性。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殖民地地位,英國的殖民地要比非英國殖民地在倫敦得到更低的借款利息率,這點在黃金匯兌或者平衡預算上更加顯著。即使考慮到貨幣財政政策、貿(mào)易開放、政治穩(wěn)定、地理方位以及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上的諸多差異,仍發(fā)現(xiàn)作為英帝國的一部分,殖民地國家依舊可以從英國得到相比非殖民地國家利率低的貸款。這是因為,投資者普遍認為主權獨立的國家存在較高的違約風險。相反,所有殖民地國家都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的洗禮卻沒有訴諸于違約,帝國的聯(lián)系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huán)。
國家風險與FDI的研究,傳統(tǒng)上都是以發(fā)展中國家為分析主體,從研究視角上看,一類側重于政治風險角度的研究,一類側重于宏觀經(jīng)濟金融角度的研究,還有一類是從文化差異風險角度出發(fā)進行研究。
Henisz(2000)[9]指出,東道國政治風險的增加也增加了被沒收(征用)的可能性。但是沒收風險的程度取決于跨國公司的戰(zhàn)略行為,跨國公司與東道國政府交往中可采取與當?shù)仄髽I(yè)聯(lián)手的方式降低政治風險。另一方面,Egger and Winner(2005) 利用77個國家1995-1999年的樣本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腐敗與FDI存在積極聯(lián)系。存在過度管制和行政控制的情況下,他認為“腐敗”可能扮演著鼓勵外商直接投資流入的“助手”。
恐怖主義是近年來國際政治領域一個熱點問題,同時也是外商直接投資風險研究的一個新焦點。Mancuso,Anthony J.(2010)[11]研究了國際恐怖主義對于FDI的影響。他們指出,目前國際上對恐怖主義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對國家的影響的研究比較多,但是到目前為止,尚沒有研究什么具體的恐怖主義風險最能夠影響一個國家在全球市場的運營能力。他們使用英國世界市場與研究中心的全球恐怖主義指數(shù)研究探討不同維度的恐怖主義風險是如何影響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的。研究結果表明,一個國家防止恐怖活動的實際能力對于FDI投資決策有著重要影響。而Bruno(2010)[12]等人認為恐怖主義可以輕易的損害外資企業(yè),嚴重干擾外資企業(yè)的正常經(jīng)營活動,從而影響外商投資的區(qū)位選擇,因此,外商將會把投資從恐怖主義活動猖獗的國家轉移到恐怖主義威脅較小的國家。
鑒于發(fā)展中國家宏觀經(jīng)濟波動相對頻繁的事實,Yothin Jinjarak(2007)[13]通過跨國行業(yè)的分析,研究了FDI與東道國宏觀經(jīng)濟風險之間的聯(lián)系。他用跨國公司海外子公司向母國出口額占其向當?shù)劁N售額的比率來衡量跨國公司垂直型投資份額。模型檢驗中,他進一步把宏觀經(jīng)濟風險分為以下三類:供應風險、需求風險和主權風險。使用1989年至1999年面板樣本,他發(fā)現(xiàn)在美國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活動中,具有較高垂直直接投資份額的行業(yè)的資產(chǎn)規(guī)模受到供應風險和主權風險更大,而需求風險則缺乏統(tǒng)計上的顯著性,這類行業(yè)包括采礦業(yè)、工業(yè)機械設備制造業(yè)、交通工具制造業(yè)和電子產(chǎn)業(yè)。
Candace Agrella Martinez(2006)[14]根據(jù)交易成本理論檢測了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活動中的影響跨國公司所有權結構安排與東道國制度環(huán)境間的關系。這里他主要分析了政治風險和腐敗因素與跨國公司所有權結構的關系。他利用2001年美國122家跨國公司在被視為政治最不穩(wěn)定的19個國家的614項投資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在政治風險最高的地方,采用外商獨資形式的占到82.6%,而采用合資的僅占17.4%。研究結果顯示,廣告密集度、資本密集度和政治風險是顯著的通過檢驗,而研發(fā)密集度和不顯著,腐敗在部分模型中顯著,而在全模型中不顯著。進一步的,在其他變量都為常量時,政治穩(wěn)定性每增長一個標準差,外商采取全資所有的可能性就降低25.9%,而主權風險增長一個標準差,外商采取全資所有的可能性就降低27.9%。
文化差異風險是企業(yè)在國際化經(jīng)營過程中,由于文化間的差異而導致的文化沖突使企業(yè)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目標發(fā)生偏離的可能性。馬克思·韋伯較早地指出了文化價值觀念在影響和指導商業(yè)行為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意味著文化差異能夠直接制約著企業(yè)跨國經(jīng)營行為[15]。Jordan(2006)[16]利用 OECD 數(shù)據(jù)庫中55個國家1985~2004年時間序列,研究了跨文化差異風險對于FDI的影響。他指出文化平均主義中的跨文化差異被認為是對FDI有著直接的必然影響,無論投資者在那里投資。當跨國公司對外投資時,如果堅持本國的文化價值,而拒絕接受東道國特殊的法律制度和社會習慣等的文化差異,跨國公司將為此付出很高的機會成本。通過建立模型,他得出四個結論:(1)跨文化差異的確能夠影響跨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決策,而文化平均主義對于外資的流動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2)文化差異的其他特點可能促進FDI的跨國流動,某種程度上,差異的大小與FDI流動的規(guī)模成正比;(3)國家對于企業(yè)家精神的不同傾向是文化差異積極影響FDI流動的機制之一。
Bhardwaj(2007)[17]也研究發(fā)現(xiàn)東道國的文化變量:不確定性規(guī)避①不確定性規(guī)避屬于心理學名詞,由吉爾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建立,是指人們?nèi)淌苣:ǖ筒淮_定性規(guī)避)或者感到模糊和不確定性的威脅(高不確定性規(guī)避)的程度。和信任會影響外商投資區(qū)位的選擇,外商更愿意投向那些有著較低不確定性規(guī)避和高度信任的區(qū)域,而且不確定規(guī)避越高,F(xiàn)DI與東道國的信任關聯(lián)度也越低。Barrios(2010)[18]等人利用西班牙1988~1997年數(sh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文化與語言聯(lián)系對于西班牙跨國公司的投資區(qū)位決策具有顯著影響,這種聯(lián)系解釋了為什么西班牙跨國公司比美國和歐洲跨國公司在拉丁美洲國家的市場中處于更有利的優(yōu)勢地位。
西方學者對于國家風險與FDI的研究是主要基于西方發(fā)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歷史和實踐,是對西方跨國投資企業(yè)投資經(jīng)驗的總結,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以下問題:(1)國家風險與其他風險類型界定并不是十分清晰,國家風險與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經(jīng)營風險等往往相互交織,相互重疊,從而影響了國家風險作為影響FDI的重要因素的獨立性和特殊性;(2)沒有揭示國家風險與FDI的內(nèi)在理論聯(lián)系是什么,僅把國家風險當作外生變量或政策變量來對待,這就進一步限制了對二者關系的深入研究;(3)忽視了國家風險的雙重性質(zhì),無論是東道國還是母國都有國家風險,而且都可能會對FDI產(chǎn)生影響,但是西方學者對于來自母國的國家風險避而不談;(4)FDI按照不同角度可以分為不同類型,比如水平投資與垂直投資,綠地投資與收購兼并,很明顯,不同的投資類型對于國家風險反應程度是不同的,不能籠統(tǒng)的研究FDI與國家風險的關系;(5)忽視了發(fā)展中國家在國際直接投資格局中的重要作用,無法給予發(fā)展中國家作為投資母國地位的重視,更無法分析發(fā)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面臨的國家風險的新特點。
以上問題也是國家風險與FDI未來研究的主要方向。實際上,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應尋求合理的理論解釋,探討二者的理論聯(lián)系,在同一個模型或框架中實現(xiàn)國家風險與FDI的內(nèi)生化,這方面科斯的交易費用理論和制度經(jīng)濟學有關國家理論應該能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而對于其他幾方面的問題,則需要學者在具體的研究中不斷的探索和挖掘。就中國而言,除以上研究方向外,還需要區(qū)分FDI的國有性質(zhì)與非國有性質(zhì)與國家風險的具體聯(lián)系,以國有企業(yè)為代表的國有資本相對于私人資本而言,在對外投資中受國家風險(無論是母國還是東道國)的約束明顯較弱,因此,對于這一方面的研究也大有可為。
[1]Usher,D.,Political risk[R],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453–462.
2RootF.RThe expropriation experience of American companies:What happened to 38companies[J].Business Horizons,1968(2):69-74.
[3]Gabriel Peter.P,MNCs in the Third World:conflict Unavoidable[J].HarvardBusinessReview,1972:93-102.
[4]Robock, S. Political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J].ColumbiaJournalofWorldBusiness,1971(4):6-20.
[5]Desta, Asayehgn. Assessing political risk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JournalofBusinessStrategy,1985(4):40-53.
[6]Bhalla,B.How corporations should weigh up country risk[J].Euromoney,1983(4):66-72.
[7]Zopounidis,C.A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id methodology for the assessment of country risk[J].Investigations‘Europe's deDirectónyEconomicíadelaImpressively,1997(3):13-33.
[8]Niall Ferguson and Moritz Schularick.The Empire effect:The determinants of country risk in the first age of globalization,1880-1913[J].JournalofEconomicHistory,2006(2):287-312.
[9]Henisz, W.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for multinational investment[J].JournalofLaw,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2000(16):334-364.
[10]Egger,P.,Winner,H.,Evidence on corruption as an incentive f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EuropeanJournalof PoliticalEconomy,2005(21):932-952.
[11]Mancuso,Anthony J.Dirienzo.Cassandra E.Das,Jayoti,Assessing Terrorist Risk and FDI Using Relative Information MeasuresJ.AppliedEconomicsLetters20109 787-790.
[12]Bruno S. Frey, Simon Luechinger. Calculating tragegy:Assessing the costs of terrorism [J].Journalof EconomicSurveys,2007(1):1-2.
[13]Yothin Jinjarak.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macroeconomic risk[J].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07(35):509–519.
[14]Candace Agrella Martinez. Multinational Firms'Ownership Structure choices in politically Risky countries:An integra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 approach [D].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2006.
[15]Max Weber,TheProtestantEthicandtheSpiritof Capitalism[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16]Jordan.Egalitarianism.Cultural Distance,and FDI:A New Approach[R].Working Paper,Harvard Business School,Boston,2006:1-4.
[17]Bhardwaj,Arjun;Dietz,Joerg;Beamish,Paul W.Host country cultural influences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ManagementInternationalReview,2007(1).
[18]Barrios,Salvador;Benito,Juan Miguel.The Location Decisions of Multinationals and the Cultural Link:Evidence from Spanish Direct Investment Abroad[J].EconomicPapers,2010(2):181-196.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ntry Risk and FDI in Western Countries
WAHG Hai-Jun1,JIANG Lei2
(1.Economic Institute,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81,China;
2.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Country risk is a new type of risk associated with FDI and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FDI,especially in the recent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turbulence,the impact of country risk on FDI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evident.In this paper,we consolidate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ab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ntry risk FDI,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country risk content,country risk assessment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as well as country risk and FDI relationship.We found that:the research of Western scholars about FDI and country risk analysis are lack of theoretical basis,ignoring the dual nature of country risk,and give less 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reality t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became the more important home countries.Last,we propose the focus of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that western vesearchers have not paid due attertion to the double national risks,a especialy little study has been dome on the direct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country risk;FDI;literature review;enlightenment
F07
A
1008-2603(2012)02-0027-05
2011-09-07
王海軍,男,中央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濟學院博士研究生;姜磊,男,北京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博士研究生,講師。
王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