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德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重慶 402167)
運用詞塊教學提高大學英語寫作水平
魏 德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重慶 402167)
本文探討了將詞塊理論應用于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策略,指出詞塊教學是提高英語寫作的流利性和地道性的關鍵所在。
詞塊;大學英語寫作;詞塊教學
在聽、說、讀、寫這四項語言技能中,從認知角度看,聽和讀是話語理解和信息輸入能力,說和寫是表達思想和信息輸出技能。然而,據(jù)調(diào)查顯示,中式英語的表達,搭配錯誤,內(nèi)容貧乏,句型單調(diào)是中國大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出現(xiàn)的常見問題,因此,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已成為中國英語教育者所面臨的困難環(huán)節(jié)。近年來,隨著語料庫語言學和語言習得研究的不斷發(fā)展,詞塊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已成為語言學界日益關注的課題,與此同時,詞塊的應用也為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和研究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它縮短了語言輸入到信息輸出的轉化過程,并因其地道性、準確性和流利性提高語言輸出的質(zhì)量。
1.詞塊的定義
對于詞塊的研究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由于涵蓋范圍及研究的側重點不同,不同研究者對詞塊進行了界定和分類。Becker(1975)是較早提出預制(prefabricated)短語這一概念的語言學家,他將這一語言現(xiàn)象定義為“idiosyncratic chunk”,他認為,“我們在表達思想時可以隨時從記憶庫中調(diào)出這些預制的短語,把它們稍作加工,就可生成符合語法的流暢語言”。Wong Fillmore(1976)稱之為“formulaic utterances”,Ellis(1985)將其定義為“formulaic speech”,他認為詞塊是“類似問候語序列的所有字詞,是固定的,可預測的,因而便于學習者記憶”。Nattinger and Decarrico(1992)稱之為“Lexical phrases”,把它定義為“存在于傳統(tǒng)的詞匯與句法之間的多詞詞匯現(xiàn)象,以及使用頻繁并具有固定意義的俗成化的功能形式的綜合體”。Lewis(1993)稱之為“l(fā)exical chunk”。而Wray(2002)對詞塊作了比較全面的解釋,她把詞塊定義為“一串預制的連貫或不連貫的詞或其他意義單位,它以整體形式存儲在記憶中,使用時無需語法生成和分析,可直接整體提取使用”。本文采用“chunk”這一術語,將其統(tǒng)稱為“詞塊”。
2.詞塊的分類
目前國內(nèi)影響較大的是Nattinger and Decarrico(1992)的分類,他們從結構上將詞塊分成了四類。(1)多詞聚合型詞塊(polywords),指固定的多詞組合,如,of course,in this case等。(2)習慣用語型詞塊(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的,具有語用功能的詞匯組合,可以是完整的句子,也可以是固定的句子開頭,包括諺語、警局和程式化的交際用語。如,No pains,no gains;Long time no see.等。(3)短語架構型詞塊(phrasal constraints),指習慣性的以同樣方式一起出現(xiàn)在句中的單詞的組合,且具有相應的語法結構,如常用的“介詞+名詞”,“副詞+形容詞”等。(4)句子構造型詞塊(sentence builders),它為整個句子提供框架結構,可根據(jù)需要填入相應的詞,短語或從句,具有較強的可變性。如,It is essential that…;Could you possibly…?等。
1.加強英語寫作的流利性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寫作是考察學生綜合應用語言的能力的基本技能之一。它不僅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詞匯量,而且要求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目標語進行寫作。因此,教師應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對詞塊的運用以及語言表達流利性的培養(yǎng)。詞塊教學法正是在以應用為目的的背景下提出的語言教學理論,它強調(diào)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應當不受句法的制約,掌握大量的詞塊,學生通過從記憶中提取和使用大腦中已經(jīng)存在的詞塊來提高語言的流利性。教師應充分意識到詞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按照篇章的主題和銜接手段分類地積累詞塊,這種有意識、有策略的詞塊學習將促進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
2.提高英語寫作的地道性
二語習得理論和研究表明,中國英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主要使用的是中介語,學習者往往從單詞、語法學起,當進行英語寫作時,更多地依賴語法的規(guī)則來構建句子。然而,學習一門外語,要達到本族語者的水平,就必須掌握大量的詞塊。教師應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向?qū)W生提供充足、地道的輸入材料,在增加詞塊輸入的同時也注重詞塊的輸出,讓學生接觸并吸收符合英語習慣的搭配,通過增加詞塊練習的機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語言輸出的地道性。
3.加強語篇組織能力
詞塊不僅僅局限于詞匯,也遠遠超出了詞匯搭配的范圍,它擴大到了完整的句子甚至整個語篇的領域。英語常見的寫作題材有議論文、應用文、說明體和記敘文,在不同的寫作文體中,學生往往要通過對詞塊的運用進行寫作。在積累了各個話題的詞塊后,學生不僅可以縮短造句時間,而且可以運用詞塊的宏觀語篇功能建構合理的語篇框架,提高篇章的邏輯性和連貫性。
詞塊作為語言交際中最小單位,在英語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掌握詞塊為核心的詞塊教學法可以有效提高英語學習者的寫作水平,這一點已經(jīng)得到了許多研究的證實。詞塊教學法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必須摒棄傳統(tǒng)的語法優(yōu)先的學習方法,要求英語學習者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樹立詞塊意識,充分利用手中的資源提高詞塊運用能力,積極加強英語寫作訓練。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詞塊教學法的應用,這對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以及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1] Lewis,M. The Lexical Approach [M]. 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1993.
[2] 楊玉晨. 英語詞匯的板塊性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 外語界,1999,(3).
G642.0
A
1008-7427(2012)06-0141-01
201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