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霞
(吉林省博物院,吉林長春 130021)
博物館是19世紀中葉隨著西方的科學文化一起被介紹到我國來的,雖然在我國起步較晚,但隨著國民對文化生活要求的不斷提高,國家對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chǎn)業(yè)重視的不斷加強,我國的博物館事業(yè)也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博物館就其使命來講,其承擔著文物收藏、保存,展示藝術和社會教育的功能,而館藏圖書的建設,對更好地發(fā)展文博事業(yè)、提高服務質量起著重要的支持和促進作用。博物館藏書建設,是一項圍繞博物館工作而展開的書籍、期刊、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珍藏和交流的工作。博物館的收藏、展示、考古、講解等各項工作的進行以及館藏文物的學術研究、交流都離不開館藏圖書及資料,可以說博物館藏書建設是博物館一切工作和服務的基礎以及提高業(yè)務水平的平臺。
首先,博物館藏書建設,是博物館一切業(yè)務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和平臺,也是促進博物館學術研究、陳列展示等工作的先決條件。博物館就其使命和性質來看,是文物、標本收藏和展覽,進行科學研究及社會教育的一個特殊的文化機構,是人們接受科普教育的重要途徑。而對館藏文物的認識與研究,特別是對新增藏品的研究與考證,包括文物真?zhèn)?、年代及歷史價值的認識和確定,除了運用專業(yè)人員個人已掌握的知識與經(jīng)驗進行判斷外,還需要借助大量的文獻資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來輔助考證,這就需要博物館有足夠的文獻書籍進行支撐;同時,講解員自身的素質與內涵、講解資料的整理、解說詞的撰寫,這些工作的先決條件都是本館的藏書建設。
其次,博物館藏書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本館的陳列展覽和學術水平,是辦好博物館的一個重要的方面。當今,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博物館也面臨著市場化的搞活經(jīng)營理念的轉變,如何提高和擴展自身的教育功能,及時了解和跟進新的學術流派、新的學術觀點,與國內外各館際之間保持學術交流和聯(lián)系,以不斷創(chuàng)新的方式來進行文物管理和展覽,以不斷更新的科學知識和展館面貌來吸引觀眾,真正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觀眾數(shù)量,是博物館搞活經(jīng)營的關鍵。而以上一切活動,都離不開館藏圖書資料的建設,因為不斷更新的圖書建設是博物館與學術界保持活躍聯(lián)系、及時更新信息和知識的重要方面。
最后,博物館藏書建設,是提高博物館科研人員和服務人員科研水平及業(yè)務水平的重要途徑。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核心觀念,博物館的發(fā)展同樣也離不開人才的推動。一支文化程度高、專業(yè)素質強的科研人員隊伍和專業(yè)技術及服務人員隊伍,是推進博物館發(fā)展的根本力量。博物館豐富的館藏圖書,正為博物館各類人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的肥沃土壤。它通過豐富的圖書、期刊資料,為科研人員提供科研和專業(yè)資料、為服務人員提供崗位和業(yè)務資料、為全體人員提供文化修養(yǎng)的資料,以此通過不斷地學習新知識,保持整個人才隊伍的活力,提高各類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能力。
(1)專業(yè)針對性。目前我國的博物館種類繁多,涉及歷史、自然、科學、天文、地理、藝術、民族等各個領域,按照地域級別也可劃分國家博物館、省級博物館、縣級博物館,因此為在圖書建設方面,要按照不同的種類和級別,有針對性地收集和采購與本館業(yè)務領域相關的圖書、資料、印刷品、有價值的非印刷品及外文圖書等,這些圖書主要用來滿足本館科研人員在進行學術研究時的需要。(2)結構合理性。博物館藏書的收集、采購,除了要有專業(yè)針對性外,還要考慮到其他工作人員的工作需要以及本館的歷史積淀,圖書建設上同時要盡量涉獵包括考古、文物、歷史等多學科門類的書籍資料,形成一個以本館主題業(yè)務圖書資料為基礎、以多種學科資料為中堅、以珍貴典藏珍本為頂端的金字塔型收藏結構,確保所藏專業(yè)文獻的齊全、對口、系統(tǒng)、完整,以此來積極推進整個博物館事業(yè)的向前發(fā)展。(3)學術前沿性。為了保持博物館自身的活力,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展覽水平,必須使專業(yè)人員能夠及時了解學術動態(tài)和領域內最新研究成果,與國內外同行保持積極的交流和聯(lián)系,因此館藏圖書資料應及時更新,通過各種途徑及時掌握各地文博信息情報,尤其是與本館業(yè)務有關的信息,如各地報道的考古新發(fā)現(xiàn),各種學科的研究成果、學術動態(tài),新的陳列、展覽動態(tài)等,都要搜集匯總,定期公布或提供給有關人員,為業(yè)務工作提供參考[1]。(4)實用技能性。館藏圖書資料的建設,不但要有專業(yè)書籍、理論書籍,同時也要注重實用技能類書籍的采購?,F(xiàn)代的博物館需要有專業(yè)的管理思想進行科學管理,館內的服務人員特別是講解員,每天面對觀眾進行藏品講解,其儀容姿態(tài)、語言表達、溝通交流,無不需要通過查閱此類書籍來進行自我提升,因此實用技能類圖書,如管理類、公關禮儀類、口才培養(yǎng)等書籍,也應成為博物館藏書中的一員。
此部分書籍為館藏圖書建設的基礎,博物館作為服務于社會的非營利機構,有其獨特的性質、職責、使命和權威,而館藏圖書的服務對象是本館的業(yè)務人員和科研人員,作為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對于博物館要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和認知,同時要用現(xiàn)代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科學的對博物館進行管理。在館藏圖書建設方面,首先要購置的就是博物館學、博物館基礎理論、博物館管理、博物館場館展覽設計、博物館發(fā)展史一類的書籍。
博物館按照主題業(yè)務的不同,可以分為歷史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和藝術博物館等不同種類的博物館,同時按照地區(qū)還可分為國家綜合性博物館、地方性綜合博物館、民族地區(qū)博物館等,不同的主題和性質有不同的建書特點。搞好館藏圖書資料建設,還要強調與博物館的業(yè)務相一致,有助于專業(yè)人員的研究和工作。例如,如果是藝術博物館,就強調以藝術品收藏、藝術品投資、藝術概論相關內容為主題的館藏書購置;如果是地方性綜合博物館,除了與本館主題相關的書籍外,還要增加一些地方文獻,以便工作人員了解本地區(qū)的風土人情、民族特色等??傊^藏圖書的建設要以本館的主體業(yè)務為中心。
收藏是博物館的三大職能之一,藏品是博物館的靈魂,博物館工作人員需要對珍貴藏品進行研究、保護、陳列和講解,因此博物館應根據(jù)本館所藏珍品進行相關書籍的構建,以此來支持本館工作人員的工作。如湖北隨州曾侯乙曾侯乙編鐘的出土震驚了世界,它所提供的文化信息改寫了中國音樂史,它向世界證明中國在先秦時期不僅有了七聲音階,而且還具備了完整的十二半音[2]。針對此藏品,博物館就需要根據(jù)古樂器所涉獵的知識進行圖書資料的購置。
一般的博物館,都會陳列一些歷史文物、民族文物、革命文物、古生物標本等,因此,史學方面的圖書資料建設是館藏書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購置一些中國古代史、近現(xiàn)代史、地方史志、地方少數(shù)民族史、革命史、美術史、文化遺產(chǎn)等方面的資料,還可以根據(jù)各館的主題業(yè)務,有針對性地購置一些民族生活、風俗、服飾、文化方面的史料圖等。
博物館學不是一門孤立的學科和科研領域,其與許多學科門類都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和交集,在館藏圖書建設方面,還應把各類圖書囊括進來。另外,還要兼顧一些文物保護、修復、鑒定、陳列設計、攝影技巧、講解技巧等實用技能類圖書的購置。并且,為使本館能及時掌握文博行業(yè)的最新動向、學術觀點、各著名學者和學派的最新言論,還應有計劃、定期地訂制一些學術期刊,通過不斷獲取專業(yè)領域的最新信息來保持本館的活力,促進文博事業(yè)更快更好地發(fā)展。
[1]吳凡.淺談博物館圖書資料管理工作[J].上海文博,2011(1):63-67.
[2]羅曼.淺談當前形勢下的博物館講解員自我素養(yǎng)[J].武漢文博,2010(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