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菊
自1967年Kelman將超聲乳化技術引入白內障手術以來,隨著超聲乳化技術及設備的不斷完善,白內障超聲乳化的效率不斷提高。近年來,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的療效得到了眼科醫(yī)師的廣泛認可。我院自采用超聲乳化儀治療白內障98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報道如下。
1.麻醉方法: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白內障手術的麻醉方法以球后麻醉或球周麻醉為主,但仍可發(fā)生一些潛在的并發(fā)癥,如球后出血,眼壓升高、視神經損傷、刺穿眼球、麻醉藥物誤注入顱內引起生命危險等。球后麻醉或球周麻醉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產生麻醉效果,且注射時患者疼痛。采用的單純表面麻醉的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作為一種新技術正逐步被人們接受。這種方法使手術更加安全,避免了球后、球周麻醉的諸多并發(fā)癥;表面麻醉后幾乎無痛覺(眼周圍有感覺),減少了患者的痛苦及由此帶來的恐懼心理,增強了患者手術信心。本組病例全部用愛爾卡因表面麻醉,術中無痛感,僅有2例出現(xiàn)不適感,其余患者都順利完成手術。
2.手術儀器和設備:超聲乳化儀,超聲乳化針頭,手術顯微鏡,角膜曲率計,穿刺刀,粘彈劑,人工晶體,愛爾卡因表面麻醉劑。
3.手術方法:表面麻醉下手術,用專用一次性穿刺刀,在10點透明角膜作1.5mm透明角膜隧道主切口,在2點透明角膜作1.2mm×1.0mm作透明角膜輔助切口。注入黏彈劑,用截囊針或撕囊鑷作連續(xù)環(huán)形撕囊,用平衡鹽溶液行水分層和水分離。自主切口伸入乳化針頭,自輔助切口伸入劈開器,用直接晶狀體核劈裂技術雙手操作,用雙手皮質注吸器械吸除晶體皮質,擴大切口至2.6mm,調整人工晶體在3點及9點,吸出黏彈劑,輔助切口注水,切口自閉。
4.觀察項目:觀察術后1天、1周、1個月矯正視力;術前、術后1周、術后1個月角膜內皮計數;術中超聲乳化能量、超聲乳化時間、切口形態(tài)、術中并發(fā)癥、術后并發(fā)癥。
1.角膜內皮細胞計數:術前(2902±576)個/mm2,術后1周、1月分別為(2796±812)個/mm2和(2642±533)個/mm2。術后1周、1個月,角膜內皮計數減少率分別為3.6%、8.9%。數據進行t檢驗,術前分別與術后1周、1個月角膜內皮計數比較,P值均<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術后1周、1個月角膜內皮計數分別兩兩比較,P值均>0.05,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術中切口形態(tài)以切口變白或組織收縮作為熱損傷標志,各級核硬度手術眼均無切口熱損傷。
3.術中超聲乳化的能量及超聲時間、負壓平均超聲能量4.56。超聲乳化時間最短18″,最長1'06″,平均56″。超聲乳化負壓最低60mmHg,最高160mmHg,平均100mmHg。
4.術后視力術后1天、1周和1個月時,視力≥0.5者分別為68眼、73眼和79眼,術后1個月視力≥1.0者84眼。
5.手術并發(fā)癥:105眼均能完成微切口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術中前房穩(wěn)定性差,后囊損傷4只眼(3.8%),前囊損傷10只眼(9.6%),虹膜損傷21只眼(20%)。
目前認為,后發(fā)障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白內障術后殘留的晶狀體上皮細胞(lens epithelium cells,IECs)在后囊增生、移行并化生為成纖維細胞,形成纖維膜而導致后囊的渾濁。而后囊的存在是術后殘留的LECs及其衍生細胞增生、移行、化生的良好支架[1]。已有研究證實[2]超聲乳化吸除術治療先天性白內障具有:①切口小,抽吸時前房穩(wěn)定性好,可減輕對血-房水屏障的破壞及低眼壓時血漿成分從Schlemm管返流入前房,從而減輕術后炎癥反應;②能一次性完成對軟晶狀體核及皮質的抽吸,減輕對眼內組織的刺激;③能在完整的囊袋內形成渦流,對皮質的抽吸尤其對晶狀體赤道部及其前囊下的晶狀體上皮細胞抽吸沖刷得更加干凈;④完整的連續(xù)環(huán)形撕囊,能避免誘發(fā)眼纖維結締組織的異常增生。因此,對先天性白內障患者術中在行后囊PCCC的同時增加前部玻璃體切割,可能對后發(fā)障的預防具有更積極的作用。常規(guī)制作的微切口術中漏水多、前房欠穩(wěn)定,術中負壓使用不能超過350mmHg[3]。近來許多超聲乳化技術力求手法劈裂,以節(jié)省大量超聲能量,減少術中、術后的并發(fā)癥,其實施的主要原則就是采用高負壓吸引以保證技術動作的完成[4]。植入人工晶體后使后囊保持一定的張力和產生鏡面作用阻抑殘留的晶體上皮細胞移行,減少后發(fā)障的發(fā)生,主要的是與所植入的經肝素處理的改良C襻人工晶體有密切的關系。肝素是一種水溶性酸性黏多糖,除具有抗凝作用外,還能減少血小板、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及成纖維細胞的黏附沉著。經肝素表面處理的人工晶體因其具有負電荷和親水性,能減輕眼內炎性反應和減少纖維蛋白及其他炎性細胞在人工晶體表面的黏附,阻滯人工晶體表面纖維機化膜及后發(fā)障形成[5-6]。
綜上所述,白內障超聲乳化聯(lián)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白內障,具有術后視功能恢復快,后發(fā)障發(fā)生率低等優(yōu)點。
1 Zaczek A,Zetterstrom C.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inpatients with diabetesmellitus?J?.JCataract Refract Surg,1999,25(2):233-237.
2 王峰,崔國義,丁相奇.先天性白內障手術兩種抽吸方法對后發(fā)障形成的影響?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03,11(3):121-122.
3 凌宇,趙玲.冷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雜志,2011,20(z1):36-37.
4 何守志.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0:59-60.
5 孫慧敏,趙健.肝素影響人工晶體表面細胞反應的實驗研究?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1997,15(1):17-19.
6 梅軍,鐘元元,楊磊,等.兒童先天性白內障吸除聯(lián)合肝素化人工晶體植入?J?.眼外傷職業(yè)病雜志(附眼科手術),2005,27(4):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