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磊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或冠狀動脈持續(xù)痙攣,導致心肌因持久缺血缺氧而發(fā)生壞死。急性心肌梗死多見于年齡較大者,發(fā)病突然而危險。當心肌梗塞發(fā)生時,患者自覺胸骨下或心前區(qū)劇烈而持久的疼痛,同時伴有面色蒼白、心慌、氣促和出冷汗等癥狀,休息和服用速效擴血管藥物不能緩解疼痛。有些患者無劇烈胸痛感覺,或由于心肌下壁缺血表現為突發(fā)性上腹部劇烈疼痛,其他癥狀如暈厥、休克、意識障礙等會表現更加嚴重[1]。
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現是:突發(fā)性胸骨后或心前區(qū)劇痛持續(xù)時間大于30min;疼痛劇烈時常伴有頻繁惡心、嘔吐和腹脹;疼痛發(fā)生后24小時至48小時會出現程度不同的發(fā)熱和心動過速;大部分病人伴有心律失常、血壓下降。心梗的不典型表現主要有:無疼痛或心前區(qū)輕微疼痛;有時疼痛位于上腹部,或表現為頸部、背部痛;部分病人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而無明顯的疼痛癥狀[2]。
按AMI常規(guī)治療,絕對臥床,徹底鎮(zhèn)靜止痛,連續(xù)心電監(jiān)護,吸氧,給予硝酸酯、抗栓、抗凝劑、轉換酶抑制劑、極化液及對癥等治療。予以常規(guī)治療,立即嚼服腸溶阿司匹300mg,以后口服腸溶阿司匹100mg1次/日,同時立即予麗珠公司生產的尿激酶150萬u,以10ml生理鹽水溶解后,加入100ml生理鹽水,0.5h內靜脈滴完。溶栓治療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5000U皮下Q12h持續(xù)5-7d。
應用SPSS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1.本組病例就診后24h內即明確診斷者5例(96.15%),就診后 2~4d內明確診斷者 3例(3.85%)。
2.療效分析:顯效(癥狀較治療前明顯減輕)5例,有效(癥狀有所減輕)2例,無效(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無改善)1例。
3.不良反應:治療組靜脈穿刺部位皮膚瘀斑3例,牙齦出血2例,用藥后短期內消失。無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腦卒中。
1.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患者最危重的情況,臨床表現為持續(xù)性心前區(qū),胸骨后或劍突下難以忍受的壓榨樣疼痛超過30分鐘,口含硝酸甘油1~2mg不能緩解同時伴有出汗、面色蒼白和惡心嘔吐,通常向雙肩、雙上肢及頸部放射。有些老年或糖尿病患者癥狀不典型,可表現為胃痛,全身疲乏,呼吸困難或有暈倒史。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及時的治療非常關鍵,盡早的治療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并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和預后。因此患者要盡早到有條件的醫(yī)院就診[3]。
2.急性心肌梗死治療關鍵是及時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恢復心肌再灌注,縮小梗死面積,改善心肌功能,降低病死率。在心肌再灌注的治療方面PTCA受技術、設備、條件、治療費用等方面的限制,很難在基層醫(yī)院廣泛開展,而靜脈溶栓治療操作方便,價格便宜,療效肯定。通過本研究觀察只要掌握好適應癥,其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極低,臨床治療有效率高,尿激酶靜滴溶栓是安全的。尿激酶靜脈溶栓一周后建議病患轉有條件醫(yī)院進行冠脈造影,進一步行PTCA術,以解決冠脈狹窄,有利于防止心肌再梗死發(fā)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總之,尿激酶是我國目前應用最廣的溶栓劑,符合我國衛(wèi)生國情,尤其基層值得推廣。
3.出血為溶栓治療后的常見并發(fā)癥。輕者表現為皮膚黏膜、牙齦出血,注射部位少量出血或瘀斑或鏡下血尿,重者可表現為嘔血、腦出血等。因此,溶栓治療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皮膚黏膜、牙齦、排泄物??芍笇Р∪耸褂密浢浪⑺⒀溃苊馐秤脠杂彩澄镆悦鈸p傷牙齦,穿刺點壓迫止血5min以上[4]。
4.急性心肌梗塞愈后預防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癥狀消失出院后,應積極做好預防工作:①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積極治療動脈硬化、高血脂、高血壓等。②注意避免誘發(fā)心肌梗塞的因素,如過度勞累,長期精神緊張或情緒不佳,飽食、酗酒、大量吸煙以及受寒等。③定期復查,重點是心電圖、血壓、血脂、血黏度等,至少每半年一次。④加強自我保健,堅持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和低鹽飲食,禁飲酒、濃茶、咖啡,禁煙,注意生活規(guī)律,起居有常。
1 張光斌.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的臨床分析[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0,5(6):1427 -1428.
2 付愛勤.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的護理探討[J].中原醫(yī)刊,1999,(11):132 -136.
3 曾福昌,李玉卿,張丙賢.天普絡欣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學,2000,6(6):483 -485.
4 薛偉兵.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塞5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療前沿,2008,3(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