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勉
(南京市鳳凰街小學,江蘇 南京 210029)
新課標強調(diào)學習方式的改變,提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通過傾聽、交流、糾正等方式可以克服獨立思考時的思維局限,集思廣益,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但是教學中,一系列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學生是不是每個人都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學生是不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既提高了學習能力又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教師又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大量的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教師精心的組織。它并非幾個學生的簡單組合,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要進行科學的掌控,合理的引導,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讓語文課堂更富活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為了高質(zhì)量地迅速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有明確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形式。一般來說,它包含以下幾個要素。
1.為了實現(xiàn)共同的學習目標,每個小組成員都應(yīng)積極承擔一定的個人責任;
2.每個小組成員都要參與對話與溝通。在小組學習過程中,成員意見不一致時,能在彼此間相互信任的基礎(chǔ)上有效地解決;
3.在共同完成學習任務(wù)的過程中,能不斷地把個人的意見加以整合、加工,以便更有質(zhì)量地完成學習任務(wù);
4.在完成個人負責的任務(wù)時,每個小組成員并不是孤立的,他們之間應(yīng)該相互配合,共同學習,相互幫助理解,不斷補充修正;
5.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激勵性的評價。
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教師精心設(shè)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合理引導,把真正有價值的問題提煉出來幫助學生進行小組學習。
在小組合作學習內(nèi)容的確定時,我們要避免兩個“不適合”:一是大多數(shù)學生都不會的問題不適合小組合作學習;二是學生都懂的知識也不適合小組合作學習。
哪些內(nèi)容適合小組合作學習呢?根據(jù)自己的實踐,我總結(jié)了以下幾種類型。
1.包容量大具有探索價值的內(nèi)容。這樣的內(nèi)容一般有好幾個要點,需要幾個學生合作討論并加以整合才能得出較完整的答案;
2.開放式的問題。這類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學生通過交流各抒己見,在學習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
3.學生思維碰撞產(chǎn)生的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有一些不同的觀點,教師要注意捕捉學生思維的撞擊點開展小組討論;
4.需要學生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任務(wù),如分角色朗讀、小組表演等。
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當然不止這些,教師一方面要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捕捉學生思維的火花,并適時加以引導。只有這樣,才能找到小組合作學習內(nèi)容與學生知識經(jīng)驗的最佳結(jié)合點,喚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產(chǎn)生合作學習的需要。①
在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既是引導者,又是學生很好的合作伙伴。當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走近學生,選擇時機,合理引導,讓學生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1.靈活提問,巧妙引導。
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提問,可以適時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刺激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積極思考。問題大多是提前預設(shè)的,但提出的方式、時機要靈活,提問后還要加強指導。
(1)根據(jù)課文的重難點提問。
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從教材的重難點入手,可以引領(lǐng)學生精神集中地進行合作探究。如《趕?!芬徽n,第三自然段是教學重點段,適合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我設(shè)計了這樣的問題:第三自然段寫了“我”在海邊的活動,“我”究竟有哪些活動呢?你覺得哪里描寫得最有趣?在討論前我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帶著問題仔細閱讀第三自然段,并拿筆勾出關(guān)鍵詞語;在小組中說一說你的想法,每個人都要發(fā)言;一個同學發(fā)言時其他同學要傾聽,發(fā)言完畢其他同學可以補充意見。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我也走近學生和他們一起討論,并從中發(fā)現(xiàn)他們遇到的問題及他們在討論時不夠細致的地方。我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都覺得螃蟹“東逃西竄”很有趣,但又說不出怎么有趣,就趁機點撥:想想看,當時螃蟹會怎樣“東逃西竄”呀?小伙伴們又會怎樣做呢?這樣一問,給各組學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間,他們相互啟發(fā),語言鮮活多了。
(2)根據(jù)學生遇到的難點提問。
在課堂上,有的問題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時間思考,需要相互之間的啟發(fā),這時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解決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如我在上《槐鄉(xiāng)五月》一課時,在教學的尾聲,我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的內(nèi)容給插圖起個名,可是只有一兩個學生舉手,答案也都差不多:“槐鄉(xiāng)的孩子”、“五月的槐鄉(xiāng)”。我立即意識到學生的思維被禁錮了,我加強了引導:“這幅圖的名字只要能反應(yīng)圖上的內(nèi)容就行,大家不要和課題靠。一個字,兩個字,三個字都行,看誰取得最有意思!看,老師就可以取一個字的名字——美,你們說行嗎?”“行!”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fā)了出來,在接下來的小組討論中,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來,答案也逐漸豐富起來。
2.朗讀訓練,引導品讀。
在我們的課本里,有許多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也有一些故事性較強對話描寫較多的文章,這些文章適合學生在小組中朗讀、品味。
語句優(yōu)美的文章適合學生有感情朗讀,在小組學習時可以抓住關(guān)鍵詞句體會、品讀。如《拉薩的天空》一文從不同角度描寫和贊美了拉薩天空的美,我引導學生邊讀邊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細細品讀,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描寫,然后在小組中交流。在交流中,我走近各學習小組,有意識地指導他們體會作者的寫作角度,積累寫作技巧。
有些課文對話描寫較多,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選擇各自適合的角色,通過對文中人物說話語氣和表情的模仿,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以演促講,寓學于樂。
三年級的學生喜歡表演,讓他們通過小組內(nèi)共同表演的形式將課文內(nèi)容再現(xiàn),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是一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缎〉狙砻撾U記》就是非常適合演出來的課文。我先是指導一個組表演“遇險”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注意引導他們通過表演反映出對課文關(guān)鍵詞語的理解。在觀看表演的過程中,其他各組也明白了要緊扣課文內(nèi)容來表演的要求。在隨后的小組合作表演中,各組大都能掌握分寸,進入課文情境去表演,提高了表演教學的效用。
4.巧用表格,一目了然。
用表格填空的方式來學習是非常常見的學習方法。教師設(shè)計一張表格,把要求學生探究學習的項目分類列在紙上,由學生填空。表格填正確了,關(guān)鍵點也就掌握了。在小組合作學習時,這是一種很實用的方法。在上《恐龍》一課時,我就運用了這樣的方法。我按照名稱、特點、說明方法分成三列設(shè)計了表格,讓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完成。小組成員目標一致,分工明確,有的填,有的找,相互補充、修正,各組完成得都較為準確、完整。
5.說寫訓練,互幫互學。
語文課上進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和寫作能力的訓練是課堂教學中重要的一環(huán)。在上《荷花》一課第二自然段時,我就設(shè)計了一個句式訓練:早晨,我站在荷花池邊,看到()荷葉( );看到( )荷花( );又看到( )花骨朵( );還看到( )。我讓學生先在小組里互相討論,然后派代表說。每個學生都有了說話的機會,實現(xiàn)了真正的合作共享。
小組合作學習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科學地組建合作小組。
教師應(yīng)根據(jù)班內(nèi)的實際情況,有意識地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分好組,讓每個學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習困難的學生在互相幫助中不斷提高,讓學習優(yōu)良的學生也能獲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組中的成員要分好工,學習小組的組長也可以輪流讓學生擔任。
2.依據(jù)循序漸進的原則。
學習小組是需要逐步培育的,一開始的學習任務(wù)不要太復雜,可以從自學生字詞開始。在學習重點段落,要求討論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時,教師一定要先明確提出任務(wù),指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步驟,并親自下小組指導。
3.目標明確,有的放矢。
教師要為學生設(shè)立好合作學習的目標,讓他們知道該“抓”住什么,以有利于引導學生根據(jù)要求一步步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wù)。
4.教師要走近學生,和學生共識、共進。
在學生不會進行合作或合作學習質(zhì)量不高時,教師要盡早發(fā)現(xiàn),并積極引導、親自參與。在學生需要幫助時,教師要及時點撥,促進合作有效地進行。
5.注重激勵合作的評價。
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時需要及時的評價。帶有激勵作用的評價有利于更好地進行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把個人的智慧轉(zhuǎn)化為集體的智慧,建立生生、師生之間交流、互動、互惠的教學關(guān)系。教師要當好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讓語文教學充滿活力。
注釋:
①蔡楠榮.課堂掌控藝術(shù).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111-112.
[1]蔡楠榮.課堂掌控藝術(shù).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111-112.
[2]鄧濤.名師高校課堂的引導藝術(shù).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2-60.
[3]馬友文.名師最吸引學生的課堂切入點.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4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