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在棟(聊城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 聊城 252000)
學校體育是“體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在我國,是根據國家制定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依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以適當的身體練習和衛(wèi)生保健措施為手段,通過體育課、課外體育鍛煉、體育訓練、體育競賽等多種形式,進行的一種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
學校體育思想是指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研究者們對有關學校體育的基本認識,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產物,它來源于學校體育教學實踐,并對學校體育實踐具有指導作用,是學校體育觀的反映。
縱觀上述各種學校體育思想,需要思考的是:究竟哪種體育思想,既對學校體育起到了明確的指導作用,又有自己比較完善的實踐體系?同時又對學校體育的未來發(fā)展產生積極影響呢?
20多年來,對學校體育思想的研究只停留在體育教學思想層面,片面的將學校體育教學思想視為學校體育思想。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形式,是按一定計劃和大綱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過程,以向參加者傳授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有效地發(fā)展身體,增強體質,培養(yǎng)道德意志品質為任務”。體育教學思想是指對體育教學價值、內容、方法的認識和見解。學校體育思想包含了學校體育教育思想和課外運動訓練指導思想,而與學校體育教學思想相對應的是學校體育課程。
從本質上來看,體育教學要說明的是對學生產生的具體作用和要求達到的具體目標;體育課程要說明的是對學生主體發(fā)展總體上產生的作用。從性質上來看,體育教學具有自主性、靈活性和可操作性;體育課程具有規(guī)范性和指導性。從層次上來說,體育課程是學校體育的下位概念,是體育教學的上位概念。
因此,對于學校體育教學思想的研究不能代替學校體育思想的研究。
功能是某一事物固有的能力范疇,功能取決于事物的性質和特點。目標是指人們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標準,是人們通過努力,期望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具有明顯的價值取向。
對學校體育功能和目標的認識誤區(qū)在于:“首先把功能的研究直接理解為對體育教學目標的研究;其次是把客觀的功能直接理解為主觀的目標;三是把歸納出多功能和提煉出主要功能這兩件事相混淆;第四是將功能和主要目標混淆起來。應該說,像這樣的模糊認識還是具有相當普遍性的”。
學校體育思想得目標體系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關系,下位目標是上位目標的具體細化和落實,“如果下位目標之和小于上位目標,那么目標的內容就會遺漏,如果下位目標之和大于上位目標,那么目標的內容就會膨脹,如果下位目標與上位目標不一致,那么目標的體系就會扭曲”。
學校體育所包含的體育教學、課外體育鍛煉、課余訓練與競賽都是隨著學校體育思想的發(fā)展而變化的,并表現(xiàn)出各自的特征。同時只有對學校體育所包含的體育教學、課外體育鍛煉、課余訓練與競賽四個方面都能起到指導意義的學校體育思想,才能被界定為真正的學校體育思想。
我國學校體育思想的形成發(fā)展主要是:直接引用發(fā)達國家的學校體育思想;移植我國教育科學的新思想。悉數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學校體育思想中,有三種學校體育思想對學校體育的教學、鍛煉、訓練和競賽這四個領域都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①“增強學生體質”思想,它是指在體育教學中強調“應以發(fā)展學生身體、增強學生體質為主導”的思想。這種思想視體育教學的本質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過程。②新課程改革后,在學校體質思想上延伸出的“健康第一”學校體育思想,主要是針對舊中國遺留下來的學生健康狀況極差的現(xiàn)狀提出來的,與“增強體質”詞異義同,含義一致。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③“終身體育”思想,它的產生與終身教育思想的出現(xiàn)密切相關,關注學生身體的同時又讓體育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
雖然從單一的身體體育觀向多維的生活體育觀,學校體育思想發(fā)生了根本性轉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就終身體育思想而言,仍存在著許多問題,如對人的教育是分段的,對人一生的發(fā)展需要不斷進行再教育,那么,如何解決人一生在身體方面的再教育呢?是關注學生身體發(fā)展的黃金時期,還是關注學生的未來?這些不僅是理論方面的質疑,也有實際操作的困難。不過,值得認可的是,學校體育思想的研究已從宏觀到逐步走向微觀,并處于一個上升歷程。
[1]陳萌生.體育大詞典[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4.
[2]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
[3]陳萌生.體育大詞典[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4.
[4]毛振明.體育的功能價值和體育學科的目標[J].體育學刊,200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