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曉丹(沈陽體育學院體育藝術學院 遼寧 沈陽 110102)
核心(Core)通常上指我們所說的軀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圍的肌群。核心肌群包括腹直肌、腹橫肌、腹斜肉、背肌、下背肌、和豎脊肌組成。并且,起止于骨盆和髖關節(jié)的肌肉如臀肌、旋髖肌、股后肌群等也屬于核心肌肉。J.H.Pilates認為,核心是指人體肋骨一下至骨盆的部位。它所包含的肌群有腹肌、背肌、膈肌、骨盆底肌。交錯骨盆及下肢肌肉群。我國的學者將核心區(qū)域的肌肉歸納為32對(塊),認為核心是指肩關節(jié)以下髖關節(jié)以上包括骨盆在內的人體中間環(huán)節(jié)。
由于在運動中軀干的核心部位維系著、支撐著、穩(wěn)定著、平衡著、協(xié)調著身體的局部和整體的運動效能,因此,核心訓練(Core training)必然地與核心穩(wěn)定(Core stabily)和核心力量訓練(Corey strength training)相關聯(lián)。核心力量訓練是核心訓練的基礎,采用穩(wěn)定態(tài)和非穩(wěn)定態(tài)肌肉訓練的方法和手段??梢蕴岣呱眢w核心區(qū)的穩(wěn)定性和核心功能性(Core performance)。從這個意義上講,核心訓練可以稱作核心力量訓練。
2.1、力量素質
力量素質是體育舞蹈運動員的一個最基本的保障。肌肉的收縮時人體運動的起點和終點,沒有肌肉收縮產生的力量,人體就不會出現(xiàn)運動。在體育舞蹈運動的過程中,運動幅度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和時間的長短均與肌肉的收縮密切相關。在體育舞蹈比賽之中,力量素質的重要性也是顯露無疑的。在拉丁舞中,選手出手,出腳上重心的速度。都需要力量來控制。而標準舞,需要選手從始至終的保持基本架型,腰腹部、腿部、腳踝等各個位置收緊。所以擁有良好的力量素質是作為一名優(yōu)秀運動員的前提。
2.2、耐力素質
耐力素質是體育舞蹈運動員的重要的運動素質,也是決定最終運動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體育舞蹈的比賽之中,運動員要完成5支舞的比賽內容,每支舞蹈的時間一般都在1:30鐘左右。運動員擁有持久運動能力、技戰(zhàn)術長時間保持穩(wěn)定發(fā)揮的能力和機體負荷后快速回復的能力又顯得尤為的重要。
2.3、速度素質
速度素質決定了體育舞蹈運動員快速完成各種運動的能力。速度素質分為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移動速度。在比賽之中,無論拉丁舞還是標準舞,都是由男生占主導地位來帶動女生舞蹈。所以女生要在舞蹈之中擁有很強的反應速度,只有這樣才能接受到信號完成動作的統(tǒng)一。而動作速度和移動速度則需要男女運動員共同完成。
2.4、柔韌素質
柔韌素質是體育舞蹈運動員一個必備的素質。只有擁有良好的柔韌素質,在舞蹈套路中的高難度和造型動作做才能更加完美的完成。良好的柔韌素質也可以保證肌肉、韌帶、關節(jié)及其構件在較大負荷下免受傷害。
2.5、靈敏度素質
靈敏素質指人體在突然變化的情況下做出快速、敏捷、準確的應變反應動作,從而完成高難復雜的動作及恢復身體正常位置的能力。尤其是在拉丁舞中,節(jié)奏快速,這就需要拉丁舞選手具有良好的靈敏度的素質。才能更加完美的展現(xiàn)動作的技術技巧。
2.6、協(xié)調素質
協(xié)調素質是指運動員在運動中,身體各器官系統(tǒng)、各個運動部位配合一致完成動作的能力。在體育舞蹈中,標準舞擺蕩飄逸、拉丁舞快速活潑。每一支舞都有著自身的特色,這也就更需要舞伴之間擁有良好的協(xié)調素質。
體育舞蹈作為一種特殊的人體運動形式,不僅需要舞者具有一般性的身體運動能力,還應具備特殊的能力和素質,這是由舞蹈動作和技巧的需求所決定的。舞蹈技術對身體機能要求較高,旋轉需要協(xié)調、小跳需要靈敏更需要爆發(fā)力、控制需要耐力、好的腰腿功需要柔韌,這些身體素質是舞蹈演員掌握技術所必備的。只有練好核心,才能更好的運用和控制身體。因此,核心訓練是體育舞蹈活動的基礎,是學習與掌握舞蹈動作技巧所必備的。只有練就一身良好的核心訓練,才能更好的運用和控制身體。所以核心訓練也是體育舞蹈的一個基礎,是學習和掌握體育舞蹈動作技巧以及提高技術水平的前提。
3.1、核心訓練是完成體育舞蹈動作的技巧的基礎
人體是舞蹈的物質材料,其動作是舞蹈的表現(xiàn)手段。舞蹈中的人體動作不同于一般的、日常生活中的、人的自然形態(tài)的熱體動作,而是經過提煉、概括、加工和美化的人體動作——舞蹈動作,以及由舞蹈動作所形成的舞蹈語言。也就是說,舞蹈是以舞蹈動作為基礎和中心環(huán)節(jié)的一種特殊形式的人體運動。而從舞蹈動作的產生來源來看,對人體內在的動作潛能的深入挖掘和高度發(fā)揮,即人體運動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發(fā)展而產生的高技能的舞蹈技巧動作,又是展示舞蹈動作難度與藝術感染力的重要因素,而這些則需要良好的核心力量才能實現(xiàn)。
3.2、提高舞蹈動作技術水平的保證
作為特殊的人體運動形式,體育舞蹈對舞者的身體素質有著特殊的要求。作為直接影響舞蹈動作技術水平的重要因素的力量、柔韌性、穩(wěn)定性、協(xié)調與平衡等身體機能的發(fā)展水平,對舞蹈動作技巧的學習與掌握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3.3、預防損傷
體育舞蹈中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給舞蹈教學及訓練造成一定的影響,舞蹈損傷的預防不可忽視,而預防損傷的關鍵是搞好身體的核心訓練。要掌握好的體育舞蹈動作技巧和提高技術水平,就需要足夠的平衡力、爆發(fā)力耐力。又累這些良好的素質條件,就能降低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率及其嚴重程度。
所有運動項目都有核心力量存在,所有體育動作都是以核心肌群為中心樞紐的運動鏈,核心肌群對運動中的身體姿勢、運動技能和專項技術動作起著穩(wěn)定和支撐作用。任何競技項目的技術動作都不是依靠某單一肌群就能完成的,它必須要動員許多肌肉群協(xié)調做功,核心肌群在此過程中負擔著穩(wěn)定重心、環(huán)節(jié)發(fā)力、傳導力量等作用,同時也是整體發(fā)力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對上下肢體的協(xié)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著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而在體育舞蹈之中,核心力量的訓練的重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在體育舞蹈中,運動員依靠動作的穩(wěn)定性、旋轉的穩(wěn)定性,身體的控制能力,美的展示來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所以核心肌群在其中發(fā)揮著巨大作用,這就要求我們把核心訓練運動到體育舞蹈的實踐中去。
人體的結構構造經過長期的進化與演變具備類適應現(xiàn)代文明社會的生物功能和社會功能。體育運動身兼上述兩種功能特征,同時在運動員身上體現(xiàn)出來,從生物學角度分析,人體的四肢承載著運動功能;人體的軀干及其內部器官和組織承載著供能、供血、供氧、供氣、供精、供神的功能。長期以來,人們在談到軀干在人體運動中的作用時,往往將軀干看做是身體的一個部分加以對待。并沒有在機械的解釋軀干的作用同時從生理學、生物力學和運動訓練學的角度研究軀干及其內部組織器官的運動學作用。表現(xiàn)在改善軀干運動功能的訓練方法上,單純采用所謂的“腰腹肌訓練”手段,發(fā)展的是軀干下段的便面肌肉和淺層肌肉,而深層肌肉及內部組織器官的運動功能沒有得到改善。頭和軀干對于維持人體的生物功能及生命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細節(jié)出成績”的今天,研究軀干及其內部組織器官的運動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核心及核心力量訓練理論闡述了軀干及其內部組織器官的運動功能及核心力量訓練對于發(fā)展這種功能所起到的作用。
所起作用:(1)定脊柱、骨盆、保持正確的運動姿態(tài)
(2)構建運動鏈,為肢體運動創(chuàng)造支點
(3)提高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4)加大運動時由核心向肢體的能量輸出
(5)提高肢體的協(xié)調能力
(6)減少能量消耗,提高工作效能
(7)預防運動損傷
根據所構成核心區(qū)域肌群的特征,以及在系統(tǒng)訓練體系中所起的的作用出發(fā),同時又確保體育舞蹈中加以運用,以下為方法:
5.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單人練習
此類練習適合用于核心力量練習的初始階段,可以使運動員深刻體會核心肌群的用力和有效的控制身體。這種類型的練習認為是核心力量訓練的最基礎的練習手段,如俯臥撐、腿臂交叉兩頭起等,平常在教學中也常布置這類素質練習。
5.2、借助器械的練習
根據體育舞蹈的動作特點,布置這方面的練習,如運用瑞士球來進行練習,能夠有效地運動軀干深層肌肉參與運動,而且能在運動中控制軀體始終保持正常的姿態(tài),達到核心集群訓練的目的。
5.3、借助綜合器械的練習
諸如各種上肢持輕器械舉、推、拉、下蹲等多種形式的練習。這類練習增加了練習的難度,運動員都經過了初期的徒手或單一器械的訓練,能較好的控制身體,在動作過程中保持軀干處于正確的身體姿態(tài)。
6.1、在體育舞蹈運動員的訓練中,發(fā)展核心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6.2、訓練應考論運動員身體的肌肉、神經和谷的承受能力,循序漸進的進行訓練
6.3、做好核心訓練能夠幫助體育舞蹈訓練更好的實施
6.4、建議
6.4.1、加大對核心訓練的宣傳,并且更廣更深的運用到體育舞蹈中去
6.4.2、在體育舞蹈隊中配備專業(yè)的核心訓練的教練,幫助運動員更好的完成核心訓練
[1]龍春生.運動訓練學.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年.
[2]溫柔.舞蹈生理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