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靜波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閉塞,血流中斷或部分中斷,導致心肌嚴重而持久的缺血,而引起的心肌局部壞死。本病是內科常見病之一。它起病急,進展快,病情多變,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劇烈持續(xù)的胸骨后疼痛、發(fā)熱、白細胞增多、血沉加快、心肌酶活性增高和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常伴有周圍組織灌注不足的表現(xiàn),如四肢發(fā)涼、紫紺、血壓下降、煩躁、出冷汗、恐懼等。嚴重者可有休克、心律失?;蛐牧λソ?。選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進行臨床護理,療效顯著,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2.8±7.5)歲。
2.1 一般護理 ①休息發(fā)病后不要搬動患者,就地搶救為宜。由于發(fā)病48 h內病情易變,死亡率高,應向患者解釋急性期臥床休息可減輕心臟負荷,減少心肌耗氧量,限制或縮小梗死范圍,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復。②吸氧對呼吸困難和發(fā)紺者特別有益,對一般患者也有利于防止心律失常,并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有助于減輕疼痛。最初幾天間斷或持續(xù)通過鼻導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一般為2~4 L/min,要注意保持吸氧導管通暢。③飲食在最初2~3 d應以流質為主,以后隨著癥狀的改善而逐漸增加稀飯、面條等半流質及其他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飲食應低熱量、低脂、低熱、低膽固醇,且少量多餐為宜。④保持大便通暢便秘時,由于排便用力使心肌耗氧量急劇升高,極易誘發(fā)心絞痛或嚴重心律失常,甚至導致心肌梗死區(qū)破裂。應向患者解釋便秘的原因、不良后果及預防措施;指導患者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和水果;采用按摩腹部刺激腸蠕動;遵醫(yī)囑應用緩泄劑以防便秘。⑤防止血栓性靜脈炎或深部靜脈血栓形成血栓性靜脈炎表現(xiàn)為受累靜脈局部紅、腫、痛,可延伸呈條索狀,多因反復靜脈穿刺輸液和多種藥物輸注所致。
2.2 健康教育 ①注意勞逸結合,根據(jù)心功能進行適當?shù)目祻湾憻?。②避免緊張、勞累、情緒激動、飽餐、便秘等誘發(fā)因素。③節(jié)制飲食,禁忌煙酒、咖啡、酸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蛋白質類食物,少食動物脂肪、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④按醫(yī)囑服藥,隨身常備硝酸甘油等擴張冠狀動脈藥物,定期復查。⑤指導患者及家屬,病情突變時,采取簡易應急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通過治療與護理顯效16例,有效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33%。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肌的缺血壞死,指冠狀動脈血流供應突然減少或中斷,使部分心肌引起嚴重的持久性缺血損傷和壞死。臨床上常有劇烈而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發(fā)熱、血白細胞增多、血沉增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心電圖出現(xiàn)特征性Q波及損傷性ST-T改變,并可發(fā)生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等。急性心肌梗死基本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管腔嚴重狹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側支循環(huán)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礎上,一旦血供進一步急劇減少或中斷,使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達1 h以上,即可發(fā)生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誘因如下。①管腔內血栓形成,粥樣斑塊破潰,粥樣斑塊內或其下發(fā)生出血或血管持續(xù)痙攣,使冠狀動脈完全閉塞[1]。②重體力活動,情緒過分激動或血壓劇升,致左心室負荷明顯加重,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需氧需血量猛增,冠狀動脈供血明顯不足。心肌梗死往往在飽餐特別是進食多量脂肪后,晨6時至12時或用力大便時發(fā)生。這與餐后血脂增高,血黏度增高,易于發(fā)生血栓,上午冠狀動脈張力高,易使冠狀動脈痙攣,用力大便時心臟負荷增加等有關。心梗后發(fā)生嚴重心律失常、休克和心衰,使得心肌壞死范圍擴大。本組研究資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通過治療與護理顯效16例,有效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33%。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采取適宜的護理手段,可以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提高生存的質量。
[1] 帥淑俠.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臨床護理.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1,20(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