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雪梅香》賞析及其鑒賞方法管窺"/>
張吟湄
多情的詩人,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楓裹秋情,柳帶春意。一枝枝生花妙筆,無非是把自己的心情寄托其上。掌握了這一點,也就等于拿了一把開啟詩歌鑒賞的鑰匙,以后就看你怎么運用它了。
下面就一首詞為例,談?wù)勛约簩υ姼璧囊恍\顯認識。
景蕭索,危樓獨立面晴空。動悲秋情緒,當(dāng)時宋玉應(yīng)同。漁市孤煙裊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楚天闊,浪浸斜陽,千里溶溶。
臨風(fēng),想佳麗,別后愁顏,鎮(zhèn)斂眉峰??上М?dāng)年,頓乖雨跡云蹤。雅態(tài)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無聊意,盡把相思,分付征鴻?!馈ぱ┟废悖?/p>
上面的《雪梅香》詞是柳永婉約詞風(fēng)的代表作之一。
柳永一生顛沛流離,羈旅行驛的詞寫了很多。這首詞中,作者把游子的孤苦和失落作了深刻的描述,并表露出對過去一段美好日子的懷念之情。這闕詞寫羈旅行驛,表現(xiàn)作者的離情別恨??梢钥吹贸?,作者的內(nèi)心是痛苦的。作為一個熱愛生活的詞人,一生卻要在不斷的分分合合中度過,這種情狀很大程度上注定了柳永詞婉約凄況的風(fēng)格。
詞的開篇交代了作者所處的環(huán)境,作者是登高望遠,獨自面對蕭索的秋景。晴空萬里,秋景蕭索。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眼前的蕭索秋景,又何嘗不是作者內(nèi)心的蕭索情懷?宋玉《九辯》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古往今來,多少詩人面對秋景發(fā)出了一樣的慨嘆。秋天在詩人的眼里是蕭瑟的,是草木搖落而變衰的季節(jié)。這樣的季節(jié)只能給人一種悲傷的情緒,不管是宋玉還是作者,古今傷秋的情緒是一脈相承的。
從寫作的手法上來說,前四句寫景到言情,作了一個轉(zhuǎn)折。作者的情緒得到了初步的宣泄,作品有了一個整體的概念。下面緊接著一個七字句的對仗,類似于律詩中的頷聯(lián)。作者通過工穩(wěn)的對仗,把眼前的秋景作了一次更加深入的描寫。作者用“孤煙”、“殘葉”來表現(xiàn)眼前的“漁市”、“水村”,此聯(lián)是景語,也即情語,孤煙對照作者,殘葉對照人生。孤煙的寒碧,不正是作者孤身遠行的苦寒和寂寞情懷的寫照嗎?殘葉的愁紅,更是人生的聚散和無奈!
上片的最后一個段落,作者的筆意蕩開,一句“楚天闊”,把胸中的無限郁勃之氣揮散在開闊的楚天之中。這不但是一次闊大的景物描寫,也是一次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我開解。斜陽浸在波浪中,溶溶千里。作者把漂泊中的自己化作斜陽,把羈旅行驛的生活化作了千里溶溶的波浪。生活中的人們不過是天地之中微不足道的一個點而已,生活中的無限風(fēng)波可以被朝陽映染得無比絢爛,也可以是落日被波浪隱沒。
下片作者筆觸一轉(zhuǎn),從眼前景的感慨,轉(zhuǎn)到游子的追思。臨風(fēng)念遠,這個筆下的“佳麗”或許不是特指的某一個人。生離死別都是令人傷懷的事情,傷心的不但是遠離的人,留下的人一樣會有“鎮(zhèn)斂眉峰”的愁顏。相聚時的歡樂,離別后的悲傷。兩種情緒的映照更加讓作者無比痛苦,“可惜當(dāng)年”這四字中的無限感慨,沒有如此經(jīng)歷,哪有如此深邃的感慨。
一樣是七字句的對仗,這里的對仗是一個前后的對比。相聚時的“雅態(tài)妍姿正歡洽”,內(nèi)心充滿了歡樂。離別后的“落花流水忽西東”,天上人間的區(qū)別。后主有句“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逼渲械乃岢?,柳永和后主一樣的感受至深。只是造化弄人,如果知道會有離別的這一天,當(dāng)年又怎么會虛度美好的光陰,又怎么會不珍惜曾經(jīng)擁有的美好感情呢?失去的才知道寶貴,偏偏要等到天各一方,才知道追憶,才知道懷念。作者只能把無盡的思念,分付征鴻。至于鴻雁是否真的能把作者無盡的思念帶到“佳麗”的身邊,讓思念中的人兒知道,就只有天知道了。
柳永的詞作多數(shù)是俚詞一類,這闕詞相對來說應(yīng)該算是雅詞。但是作者沒有過多的精雕細琢,沒有什么華美的辭藻。只是淡淡地看,淡淡地表達。悲秋就是“景蕭索”,就是眼前的孤煙和殘葉,就是與宋玉一樣的情懷。思念就是“想佳麗”,就是當(dāng)年的“正歡洽”,如今的“忽西東”。作者擅于用白描的手法表現(xiàn)眼前的景物,用直白的言語表現(xiàn)內(nèi)心的感受。王國維所謂“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正是這樣不做修飾真切表達,才帶給我們至情至真的享受。
柳永的詞,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大宋風(fēng)情的展示,而且?guī)Ыo我們那個時代文人生活的基本烙印。柳詞如江南的少女,清新婉約,細膩獨到,但卻不靡靡。構(gòu)詞意境脫俗,豪放不羈。以至于“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為詞,始行于世”。
因而,鑒賞詩歌最重要一條就是知人論世,只有走近詩人,才能聽得見他吟哦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