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宏偉
(南京實驗學校)
談為自卑的孩子開“處方”
◆姜宏偉
(南京實驗學校)
班級中總有一些落后的孩子,其中不乏自卑的孩子,每個孩子背后總有這樣那樣的原因,班主任老師應注意觀察這些孩子的特點,分析原因,采用正確的方法對癥下藥,幫助教育,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孩子擁有了自信、健康的心靈,一天天悄然進步。
班主任 把脈 自卑 中學生 方法
無論老師怎樣以一顆平靜的心平等地面對班級的每個孩子,孩子們仍然會有優(yōu)秀生和后進生之分。但幸運的是,一切都可能是暫時的,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一切都會發(fā)生變化。只要班主任老師保持一顆對每一個孩子的未來負責的心,對學生發(fā)自內心的愛和真摯,用正確的方法,總會打開后進孩子特別是自卑的孩子的心鎖。
我有一本學生的影集,上面記載著我和以往每個學生的故事。我常常指給現在的孩子們看,給他們講曾經落后的孩子經過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甚至給他們提供電話號碼,讓他們零距離地和他們羨慕的重點中學的孩子對話,探討任何他們關心的話題。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特別是對那些落后的,甚至是自卑的孩子們。故事之后,我常常這樣對他們說:“孩子,你只是暫時落后了,現在得加油啦!沒有人愿意一輩子落后,也沒有人會一輩子落后,只要你想往前追。而現在是時候了,你只要每次加油攆上你前面的那個人,你就不會永遠落后。”無論孩子有多落后,他們都會充滿斗志的,而這,是他們開始改變的關鍵所在。
我所接觸到的孩子中,還真沒有哪一個是骨子里就差的,或是一成不變的差的。他們的差,他們的落后都是有緣由的,他們是逐漸變“差”起來的。其根本原因,是他們“失去了”父母的關愛。
孩子們在幼兒時期或少年時期,總是擁有父母太多的關愛。隨著年齡和年級的增高,他們的學習和行為中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由于父母教子方法有限,常常以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tài),以“談、吼、罵、打”這教子四部曲面對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一部分孩子會走過偏差,順利地度過了成長的危險階段。而另一些孩子則沒有那么幸運,他們反復地出現問題。漸漸地,他們的父母失去了對孩子的耐心,把孩子孤立在或學習或與人相處等方面的問題里。而這時的孩子們常常有一種失去了父母關心的感覺,他們中的許多人開始了逆反性的變化——他們更多的出現更嚴重的問題,他們成了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差生”,成了父母不愿在人前提及的心痛。而他們,越來越有不被人關心、不被人重視的感覺。在痛苦中,他們中的許多人混著日子,還有人開始了真正的變壞。
每想到這些,我都為教育的失敗而臉紅,為孩子的不幸遺憾、為孩子耽誤的和失去的那許多東西而心痛。試想,倘若在人生的初始階段,孩子心里就有了低人一頭的概念,他還能自由、快樂地成長嗎?他又如何能自信地應對種種挑戰(zhàn),挑起生活賦予他的重擔?所以,我總是覺得我們當老師的格外重要,因為我們有機會改變這樣的狀況,改變家長和孩子的態(tài)度,幫助孩子重拾信心,幫助他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常常會告訴這樣的孩子:你對我很重要,因為,我們要一起演繹一個奇跡,我是導演,而你,是這個奇跡中的主角。每到這時,孩子都會笑著——他們就這樣笑著開始了改變。
拋開智商問題,起點時的孩子相差并不多??蔀槭裁?,經過了幼兒園、小學六年的教育之后,孩子們相差會那么懸殊?我認為是教育使然。不同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教育出習慣不同的學生。“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而無論是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還是為人處世的習慣,對孩子們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學習習慣。所以,我常通過班會、聊天等方式,讓孩子們認識到習慣的重要性,告訴他們哪些是好習慣,哪些是影響進步的習慣。然后,讓孩子們反思自己的習慣。擁有好習慣的,就繼續(xù)堅持;如果自己的習慣不好,就鼓勵自己學會改變。對于那些落后的孩子,我鼓勵孩子們寫下自己的壞習慣,然后從容易改變的開始,鼓勵并要求他們改變。說實話,對于習慣已經養(yǎng)成的孩子來說,無論是睡懶覺、做事拖拉還是不注意聽講,任何一種改變對于他們,其實都很難。所以,我常和家長配合,給予表揚,堅持三、五天了,就給予一定的獎勵。因為有了好習慣,孩子們也逐漸自信起來。但他們總有反復的時候。在他們感覺到極其困難、難以堅持的時候,我常和他們說:“我都佩服你,堅持這么久了。要是我,可能都開始動搖了。但是不能動搖啊,要不,咱不白努力這么久了?”更多的關心,會讓孩子們堅持著好的習慣,而這份堅持,會讓孩子們覺得自己也有了不起的地方,他們會更自信而快樂地站在同齡人面前談天說地。
有的孩子學習習慣不好。他們寫作業(yè)、做事情都經常糊弄,久而久之,似乎就忘卻了“認真”二字,提筆就是糊弄。對這樣的孩子,我常從作業(yè)開始抓起。寫的不認真,那就重寫,而且,讓他知道:沒有人愿意讓他重做事情,耽誤玩的時間。第二次的時候,字一定會或多或少地好了一些。如果還是無法過關,就告訴他:有進步了。然后指出不足。兩、三次之后的作業(yè),和他本人比起來,一定有了一定進步。然后,在其他孩子們面前表揚他,而且強調:這就是認真。而每天的認真就是勤奮的表現。這樣,既鼓勵了他,也教育了其他學生。作業(yè)質量提高的同時,告訴孩子:認真還體現在課前預習、課堂聽課和課后復習三方面。這樣,就逐漸地糾正著孩子的學習習慣。孩子每做到一天,我就會在孩子的筆記本上寫上“認真”二字,一段時間下來,“認真”就悄悄地變成了“勤奮”。有意思的是,無論哪個孩子,都知道“勤奮”的分量。那些落后的、特別是自卑的孩子拿到“勤奮”兩個字的時候,連眼睛都笑了。
別說孩子,就是大人在挑戰(zhàn)自己的壞習慣時,也有多次搖擺的時候。孩子們壞的學習習慣的反復,真的可以理解。所以,我教孩子們“不要讓懶惰控制了你,你要學會控制懶惰”。
也有些孩子的落后體現在脾氣壞這方面。我曾經教過一個孩子,脾氣竟壞到沒等老師說什么,就先來脾氣了。對這樣的孩子,多次相勸無效的情況下,我采用了以毒攻毒的方法。在他又出現問題的時候,我把他單獨找來,并時刻留意他的表情。他的臉一紅,我知道,他要來脾氣了。我就先發(fā)制人,給了他一個措手不及。我記得那一次,那個孩子愣愣地看著我,竟忘了發(fā)脾氣。停了一下,我看著他,說:“抱歉,讓你擔心了吧?我的脾氣不好,不是急躁,而是暴躁?!比缓?,我竟然聽到他說:“老師,平時,您總笑呵呵地,也看不出來您脾氣不好啊。”我忍住了笑,說:“那就是自控——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今天我發(fā)脾氣多不好,有話好好說唄??磥?,我們還真得學會自控。要不然,不僅傷害別人,自己也傷身體?!彼澩业挠^點。不僅如此,我們還達成協議——控制自己的情緒。誰沒做到,對方就可以給提醒,甚至批評對方。
說來好笑,從那以后,那孩子真的沒發(fā)過脾氣。偶爾,有點兒來勁兒的時候,我就不客氣地說“某人要成為情緒的奴隸了?!彼芸炀托α?。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變化都贊不絕口,這還真挺讓他得意的呢!
我發(fā)現學習落后的孩子們當中,有一部分擅長體育,還真有幾個孩子,學習、體育哪樣都不行。我就把這樣的孩子編成一組,告訴他們:讓運動使你更有活力。然后,就和家長保持默契,共同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增進鍛煉的機會和強度。有的家長甚至辦了健身卡,和孩子一起鍛煉。家長笑著反映說,當孩子們在鍛煉的時候,常開始思念學習。面對孩子們的逃避心理,我和家長采用了鼓勵、表揚的方法,并把競爭引到這里來。從跑步的耐力到速度,從身體的協調到健康程度,我們都比賽。后來,在體檢中,據說他們還自發(fā)地比起了肺活量。當身體素質好些的時候,孩子們真的更有活力了。在學習上,也有了更多的耐力和進步。
無論落后的孩子在哪方面取得了進步,都會贏得其他孩子發(fā)自心底的掌聲。在掌聲之余,我常讓孩子們發(fā)言,說說當時的心情。常常是,發(fā)起鼓勵的孩子說“同學的進步鼓勵了我。并希望大家更多地關心他們?!钡玫焦膭畹暮⒆诱f:“自己會繼續(xù)努力,爭取做得更好”。然后,我會建議:用更熱烈的掌聲送去我們的尊敬。那一刻,常常讓我自己都很感動。
我常利用周記和孩子們交流。我也常有感慨,同樣一個話題,有的孩子就可以做到有思想、有見地,更有的孩子可以做到深刻。我就寫上一些話,給那些語言表達差一些、缺乏觀點和思想孩子:孩子,讓書做你的朋友吧。邊讀邊思考,看看自己是否贊同作者的觀點。如果贊同,你需要記住作者最打動你的一些話,讓它們可以隨時出現在你的口中,變成你的觀點;如果不贊同,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寫在周記里,和老師探討。希望你多讀書、讀好書、成為有獨立見解的人。此外,我還鼓勵孩子們看書,給我講書里的故事和故事背后的道理。
也許是受那句“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影響,我總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天賦,他一定有自己的亮點。所以,我常觀察班里的那幾個暫時落后的孩子們,幫他們發(fā)現自己的興趣或優(yōu)點,并鼓勵他們巧用自己的興趣,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讓自己擁有一份獨特的優(yōu)秀。
綜上所述,老師對自卑的孩子們采取這九種方法教育,孩子們也就擁有了自信和驕傲,一天天悄然進步,這是他們一生中最為寶貴的財富。即使他們不能成為黑馬,至少,他們會同樣擁有健康、快樂的心靈,度過一個愉快的、難忘的中學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