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 王小蘭
多媒體教學(Multimedia Teaching)又稱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指運用多媒體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語言、文字、符號、聲音、圖形、圖像、影像和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按照教學要求把多媒體的各個要素進行有機組合并通過屏幕或投影機投影顯示出來,同時按需要加上聲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與計算機之間的人機交互操作,并借助預先制作好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開展教學活動,從而完成教學或訓練任務的教學過程。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立體感、信息量大、形象和生動的優(yōu)勢,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體作用的發(fā)揮。目前,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正逐步走進學校課堂,已經越來越多地為廣大教師所采用,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心理學家Trechler指出,人類學習知識時,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途徑而獲取的知識分別為83%、11%、3.5%、1.5%、1.0%。這就表明,教學中應當調動學生的所有的感覺器官去獲取知識與技能。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熱點。由于多媒體技術具有圖文并茂和活動影像等特點,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尤其是,它能有效地將視覺和聽覺綜合起來,使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復雜的變化過程和運動形態(tài)等直觀而又形象地展示出來,增強人們對抽象事物的理解。多媒體技術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單一的刺激,而是多感官的綜合刺激。多媒體技術運用于教學過程之中,不僅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而且有利于知識的保持。現(xiàn)代教學經驗表明,只靠聽覺獲取信息,三日后可以保持10%;只靠視覺,三日后可以保持20%,如果將視覺和聽覺相結合,三日后則可以保持65%。
多媒體教學效果有的確實很好,但也有的不盡人意,甚至不如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效果好,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方面沒有處理好:
多媒體教學優(yōu)化教學過程,實現(xiàn)教育效果最優(yōu)化,達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化艱澀為通俗的效果,關鍵還在于教師設計制作出符合美學、認識學、心理學和教育學規(guī)律、與教學內容相適宜的高質量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并將其有效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但是,目前較多的多媒體課程課件制作過于粗糙,缺乏規(guī)范性。很多課件的內容缺乏有效的組織和提煉,大量堆砌教科書內容,重點不突出;有的只是簡單地把教案或大綱利用PowerPoint制成幻燈片,代替?zhèn)鹘y(tǒng)教學的板書,把屏幕當成電子黑板,不能有效地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有的課件制作效果不好,或選擇的演示模板不恰當,背景顏色搭配不當,與音樂搭配的效果不好;或過于平淡,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昏昏欲睡;或過分地追求視聽效果和多種媒體的運用,沒有注意形式和內容的統(tǒng)一,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煩擾其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在課堂教學上,有些教師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取代所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只是在操作計算機和投影儀,在課堂上把做好的多媒體課件演示一遍或者讀一遍,讓學生們抄一遍演示內容,與學生不能形成互動,沒有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不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思維的積極性、活躍性。更有教師告訴學生筆記也不用抄,期末會把課堂演示的內容全部拷給學生,那么學生對課堂教學就失去了興趣,課堂出勤只成了其唯一的追求,浪費了學習的時間。
在設備管理上,有時教師備課時使用的軟件和教室中演示時使用的版本不同,在教室中不能打開課件。有時計算機感染了病毒,導致設計好的程序被打亂,影響了正常的授課秩序。當多媒體設備出現(xiàn)故障時,教師無法及時地找到相關的管理和維修人員。
多媒體教學是利用光電子技術,學生長時間地注視通過光電呈現(xiàn)的教案內容會造成視疲勞,久而久之引起視力下降。計算機屏幕所發(fā)出來的紫外線長時間地照射學生的上身,會引起學生胸悶,抵抗力下降。另外,使用多媒體教室時要拉上窗簾,不利于學生記筆記和看書,也會造成教室內空氣污濁。當投影儀圖像不清晰時,也很容易使學生眼肌疲勞。
針對多媒體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應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多媒體教學的成敗關鍵在于能否盡快培養(yǎng)出一批掌握多媒體教學技能的優(yōu)秀教師隊伍。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要為教師所接受、掌握,必須面向全體教師進行教育技術培訓和制作課件技術的培訓。針對許多高校的專業(yè)教師大多數(shù)來自非師范院校的現(xiàn)狀,一些教師的教學理論、學習理論掌握得不夠系統(tǒng),要制作高質量的課件,培訓的內容不僅要有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應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還應該包括教學法、教育心理學等內容。各個高??梢愿鶕?jù)本校的實際情況,集中辦班,安排示范操作,組織系統(tǒng)地學習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技術,盡快提高廣大教師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水平,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多媒體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而教師本人也應緊跟社會進步的步伐,緊跟科技發(fā)展的潮流,多花時間和精力,學習和專研多媒體教學理論,熟悉多媒體技術設備的性能和特點,提高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水平,攻克多媒體技術的難關。
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正確把握教學手段和教學目的的關系,不可“為多媒體而多媒體”,忽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多媒體只是一種輔助的教學工具和手段,搞好素質教育和提高教學質量才是應用多媒體的真正目的,多媒體教學不能夠改變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能把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變成教學目的。教師不僅要掌握多媒體的運用技術,更主要的是要理解和把握多媒體教學的目的。使用多媒體教學必須在“輔助”兩個字上下功夫。多媒體教學手段再先進,還得依靠任課教師來使用。如果不設法更新教學觀念,搞形式主義,“為多媒體而多媒體”,多媒體教學可能會發(fā)展成為高強度的電子化填鴨式教學,成為扼殺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幫兇。如果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后,教學質量沒有得到提高,那么只能是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浪費。
應該正確處理多媒體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的關系,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不搞“一刀切”。有的高校認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過時,應由多媒體教學手段代替,不論是什么教學課程和教學內容,一律使用多媒體上課,教師的作用將由多媒體教學設備所取代。實際上,這種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多媒體教學雖然能集圖形、圖像、文本、動畫、聲音、視頻等于一身,但也不是完美無缺的。它不能完全取代教師的口頭講述、即時板書、實物教具和紙質的教材,更不可能替代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取代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感化作用。因此,要辯證地認識多媒體、適時地采用多媒體、客觀地評價多媒體。
運用多媒體教學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唯一途徑和手段,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適合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在有些場合下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更具有優(yōu)勢。例如,在數(shù)學、統(tǒng)計學等課程的教學中,用投影屏幕所顯示的數(shù)學公式的推導過程就顯得較為機械,教學效果就沒有教師用傳統(tǒng)的板書推導好。有時教師在課堂上的即興發(fā)揮會給學生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象,而教師在課堂上對知識點的講解和評價會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應該根據(jù)教學課程和教學內容的不同特點和實際需要,采取與之相應的教學方法,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教學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盡力尋求兩者的結合點,使之相輔相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體教學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其理論研究、技術進步、硬件發(fā)展、實踐應用是緊密相關的。我們應針對多媒體教學應用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努力挖掘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優(yōu)勢,使多媒體教學從低層次徘徊狀態(tài)向高水平發(fā)展,形成規(guī)模和整體優(yōu)勢,真正地承擔起提高教育質量、優(yōu)化教育資源的重任。
[1]尹靜濤,劉利平.關于多媒體教學改革的探討[J].河北能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2):84-86.
[2]馮家貴,秦福利.高校多媒體教學:現(xiàn)狀、問題和對策 [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7(8):116-120.
[3]秦福利.談高校多媒體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J].高教論壇,2005(5):107-109.
[4]陽明武,羅多群.多媒體教學面臨的瓶頸和解決辦法 [J].零陵學院學報,2004(2):159-160.
[5]陸偉國.多媒體教學手段和現(xiàn)代教學理念[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5(3):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