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輝
退役士兵檔案記錄反映其服役期間的個人經歷、政治思想、品德作風、業(yè)務能力、工作表現(xiàn)、工作實績等綜合情況,有極其重要的查考和保存價值。目前,隨著一項項優(yōu)撫政策的出臺和落實,檔案使用頻率較高,對其正規(guī)化、信息化、科學化、集中化管理要求越來越迫切。因此建議,應由民政局牽頭,設立退役士兵檔案專柜,研究制訂檔案管理辦法,完善退役士兵檔案的移交、拆封、歸檔、查閱、保密等制度,建立城鄉(xiāng)一體的退役士兵檔案數(shù)據(jù)庫,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
(一)檔案接收:必須通過部隊(含武警部隊)軍務部門機要郵寄移交或派軍務參謀專門送達退役士兵戶口所在地安置機構,安置部門不受理個人自帶的檔案。
(二)檔案拆啟:安置辦從政府保密室接收到檔案后應妥善保管,當年退役士兵檔案全部到齊后,應由紀委監(jiān)察局、人社局、安置辦聯(lián)合拆啟檔案,共同審核,形成審核紀要,并做好符合重點安置條件、傷殘退役士兵等原始檔案材料審核記錄,因為涉及檔案考核計分,防止其在檔案啟封后,再向檔案內增加和更換立功受獎等牽涉加分的材料,確保每名重點安置對象的合法利益。
(三)檔案查閱:退役士兵可以依據(jù)單位開具的介紹信,無單位農村籍的由鄉(xiāng)鎮(zhèn)、街道民政辦,縣直的由優(yōu)撫安置部門開具介紹信,持身份證、退伍證等有效證件查閱檔案,在管理人員的監(jiān)督下,對查閱時間、查閱單位、查閱人、利用目的、查閱內容、利用者簽字等進行逐項登記。利用完畢后,檔案館工作人員確認檔案原件完整情況,及時歸檔。嚴禁查閱人員涂改、圈化、抽頁和更換檔案材料。復印件須由檔案館蓋章后方可生效。
(四)檔案傳遞:退役士兵因政府安置、雙向選擇、招工、招考、招聘、扶持就業(yè)上崗,或退休、移民等,接收單位需要提檔的,需持行政事業(yè)單位、國企、民企人事部門、人才交流中心等開具的調檔函,安置部門或檔案館登記、密封加蓋公章后方可提取檔案。
(五)檔案提?。和艘凼勘k理預備黨員轉正手續(xù)的,可借用本人《入黨志愿書》,需持各單位黨組、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政(建)辦或組織辦介紹信并派專人提取。退役士兵提取駕駛技術材料需持本人退伍證、駕駛證,檔案存放安置辦期間,由安置辦進行登記,已交接到檔案館的,由檔案館工作人員復印其退出現(xiàn)役登記表、駕駛員體檢表、駕駛員登記表等并蓋章,原件存入個人檔案。
(六)檔案集中:當年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結束后,其檔案必須由民政局派專人及時移交檔案館,并辦理相關移交手續(xù)。對于目前仍分散保存在縣、鄉(xiāng)鎮(zhèn)、街道人武部或民政辦的檔案應統(tǒng)一移交檔案館集中管理。檔案館應組織專業(yè)人員對移交進館的退役士兵檔案采用一人一卷方法進行整理歸檔,對部分破損檔案努力進行修復,并建立相關信息全文數(shù)據(jù)庫,實施信息化管理,實行異地、異質備份,對部分丟失的檔案應組織力量盡可能地進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