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一 郭桂菊
聊城市中心血站,山東聊城 252000
隨著輸血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機采血小板成分輸血得到深入推廣。為了緩解臨床供求關系,保證臨床用血,我們采取了一些招募、保留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報道如下。
過去采用預檢方式:先采集初檢血樣,化驗合格后預約捐獻者,根據臨床需求安排采集。改進后,獻血者捐獻當天直接到機采室填表登記,抽取血樣,然后做快速檢測轉氨酶,合格后上機進入采集程序。節(jié)省了獻血者的往返次數和時間。
利用管理軟件選擇目標人群,從固定獻血者,且獻血間隔期符合要求的人群中,篩選出本地人,利用網絡、短信平臺進行宣傳招募,使招募成功率增加。
按照血型分類,1人1卡,直觀簡便,易于檢索。檔案卡承載的可供檢索的信息有:獻血者的血管情況,歷次體檢情況,成品情況,獻血反應及轉歸情況,上次捐獻時間、血小板計數、血紅蛋白計數等信息。通過該方式提升了招募工作的預約成功率。
加大投入,為獻血者創(chuàng)造溫馨舒適的獻血環(huán)境。采血、體檢、休息室均配有中央空調,體檢休息區(qū)分區(qū)合理、標識明確,配有沙發(fā)、數字電視、飲用水及、各類報刊與雜志等。
工作人員,滿腔熱忱,滿面春風地對待每一位獻血者。鼓勵獻血者自愿來站,并給予報銷來回路途車輛費用。工作人員微笑服務,使用文明語言與獻血者交流溝通,電話預約時注意做到語言規(guī)范,語調平和親切自然。
采血護士苦練基本功, 熟練穿刺技術以減輕或消除獻血者對針頭的恐懼感。
執(zhí)行保密制度,維護獻血者的知情權與隱私權。讓獻血者獻血感到安全、愉快、舒適、衛(wèi)生。
獻血服務貫穿于采血前、中、后全過程。為獻血者提供人性化的整體服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獻血者的滿意度和保留。我們的醫(yī)護人員在采集過程中全程監(jiān)護并與獻血者交流。
簡單講解血細胞采集儀的工作原理,重點是安全可靠的性能。當著獻血者的面拆開一次性耗材,告訴獻血者所用耗材全是一次性的,符合國家標準和要求,不會因獻血感染傳染病。
注意過程溝通。對首次捐獻的獻血者,講解機采血小板的意義、采集方式和注意事項,并著重宣傳機采血小板的輸注時效性和采集所需的時間,使獻血者充分了解作為一名捐獻者需要做到的事情。
為獻血者提供咨詢服務,醫(yī)護人員對獻血者提出的問題耐心細致的講解,解除獻血者的疑問和顧慮。
及時處理獻血不良反應,使獻血者感到采集過程很安全,捐獻血小板也是一次愉悅的享受過程。
對首次獻血者,于獻血后第二日電話回訪。對捐獻過程中有輕微獻血反應的獻血者,自捐獻當日起,連續(xù)電話回訪3 d,了解獻血者的身體狀況,提示獻血后應注意的事項,注意休息等。并由回訪醫(yī)師填寫《獻血者回訪及獻血反應登記表》。
發(fā)放宣傳材料,普及獻血常識,國家獎勵表彰及相關用血優(yōu)惠政策。配合每年的“6.14”世界獻血日開展各項宣傳活動,在傳統(tǒng)電視、報刊媒體及網絡媒體共同宣傳報道;對典型事例,如除夕夜捐獻血小板急救危重患者、一家三口捐獻血小板、獻血狀元走上街頭分發(fā)無償獻血宣傳資料、大學生村官捐獻血小板等事例予以及時的報道,營造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
除上報國家無償獻血獎勵表彰之外,我站還不定期召集固定機采血小板獻血者聯誼會;對于獻血小板次數較多的,給予口頭表揚和報刊媒體宣傳;郵寄表揚信;每年的春節(jié),通過郵局,對該年度參加無償獻血的所有獻血者郵寄新年賀卡及感謝信。
通過以上一系列以人為本,細心貼切的招募措施,在有效保障了臨床用血的同時,保留了大量的獻血者。為發(fā)展、壯大固定無償成分血獻血人群帶來一種新的模式。無償捐獻機采血小板人數從2005年的幾十人已擴大到現在的850人。2011年捐獻達1965人次, 滿足了臨床逐年增長的需求。我們的體會是:保留獻血者是整個獻血過程的最主要部分,做好服務才能發(fā)展壯大定期無償成分血獻血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