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卾蘭 王瑋
近年來,由于空氣污染日益嚴重,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過敏性結膜炎也成了眼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該病是身體接觸過敏原后,以在眼睛的結膜發(fā)生炎癥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速發(fā)型過敏性疾病,常與過敏性鼻炎相伴。最典型的特征是眼睛奇癢,難以忍受。此外還可見結膜充血、水腫、眼瞼紅腫、有黏液性分泌物、流淚不止、眼科檢查瞼結膜乳頭濾泡增生等現(xiàn)象。治療以局部用藥為主,對脫敏療法有效,但多數(shù)患者不能查出確切的過敏原,因而不能有效的避開過敏原,致使該病反復發(fā)作,不易徹底治愈[1]。我科針對患者不同的癥型,臨床上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對該病進行治療,配合中醫(yī)護理措施進行辨證施護,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觀察病例共132例,為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門診診斷為過敏性結膜炎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6例,治療組66例中,男35例,女31例,年齡4~55歲(平均35.5歲),病程3~30 d;對照組66例,男32例,女34例,年齡5~58歲(平均36.8歲),病程2~28 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對照組:采用2%或4%的色甘酸鈉、0.05%依美斯丁等抗過敏滴眼劑,配合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眼藥水。一周為一療程。②治療組: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方法,在對照組外用滴眼劑的基礎上增加口服中藥和中藥外熏法。內服藥根據(jù)證型辨證用藥。中藥外熏法所取用的我院眼科自擬中藥方:秦皮,蕤仁,防風,黃連,黃柏,黃芩,苦參等,煎煮后取藥汁,利用中草藥噴霧機將中藥汁加熱變成蒸汽,熏洗患眼,每日2~3次,每次20 min,起到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作用[2]。
2.1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yī)要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3]
顯效:一周后眼癢及眼瞼紅腫等癥狀消失,無分泌物。有效:一周后眼癢及眼瞼紅腫明顯減輕,分泌物減少。無效:一周后癥狀體征與治療前相同。
2.2 結果 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8.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2.7%。由此可以看出,治療組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療效可靠。
3.1 藥物使用指導 治療期間嚴密觀察用藥情況及用藥后的反應,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滴眼液和口服中藥治療的時間、劑量和方法,嚴格控制滴眼液的劑量滴數(shù),并觀察療效及有無副作用。
3.2 切斷過敏源 了解患者的接觸史,根據(jù)過敏原檢測的結果幫助患者遠離和避免接觸過敏源如花粉等,清除房間里容易滋生粉塵、蟲螨類過敏原的廢舊物品如毛毯、棉麻、動物皮毛等,床褥經(jīng)常暴曬,避免長時間的戶外停留及強冷空氣的刺激。
3.3 眼睛的護理:①停止工作,讓眼睛充分休息。眼睛癢時不要用手揉眼,也不要用沒有經(jīng)過滅菌處理的物品擦眼。在滴眼藥或中藥熏眼前后都要洗手,以免增加眼部的細菌感染。②用中藥熏眼時注意掌握患者眼睛與噴霧機之間的距離,防止蒸汽燙傷患者。雙眼應盡量睜開,使藥霧充分接觸眼瞼部位。③治療期間停戴隱形眼鏡等角膜接觸鏡,炎熱季節(jié)外出佩戴深色太陽鏡,減少陽光的刺激。
3.4 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及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多飲水,多食清熱解毒的食物。清熱解毒中藥宜涼服或冷服[4]。治療期間應忌酒、忌食辛辣刺激之品、忌腥膻發(fā)物和生姜。
3.5 心理護理 過敏性結膜炎因其反復發(fā)作,不易徹底根治,易使患者產生煩躁、焦慮等心理問題,應向患者講明該病的相關知識、治療和護理方法,使患者樹立信心,消除心理壓力,積極配合治療。
3.6 健康教育 囑患者加強營養(yǎng)和鍛煉,增強體質,使身體對抗過敏原的潛能提高。在醫(yī)生指導下積極用藥治療和預防復發(fā)。
過敏性結膜炎證屬中醫(yī)學的“目癢癥”、“時復癥”、“癢若蟲行癥”等范疇,以季節(jié)性或反復發(fā)作為特征,中醫(yī)認為該病的病機是肝經(jīng)風熱或血虛生風,導致風濕熱三邪蘊結,侵犯肺衛(wèi)肌表,上壅胞眼瞼、白睛致使患者產生眼癢、眼瞼紅腫等主要癥狀。我們采用中西醫(yī)結合口服中藥加外用中藥熏眼的方法對該病進行治療,護理上根據(jù)患者的證型施行各項辨證施護措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增強機體免疫力、減少復發(fā)的作用,使患者的臨床療效大幅提高,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1]李鳳鳴.中華眼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143-1148.
[2]陳年姑,等.中藥熏蒸治療干眼癥患者的護理.護理學雜志,2011,7:34.
[3]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