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原平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馬根泉
子干村十年“零上訪”的做法與啟示
■中共原平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馬根泉
子干村是原平市第一人口大村。近年來,面對農村改革、社會轉型的新形勢,該村抓班子、帶隊伍,聽民聲、解民憂,做到了大事小事不出村,矛盾解決在基層,實現(xiàn)了連續(xù)十年“零上訪”,維護了村里的和諧穩(wěn)定。他們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況為“六靠”:
一、靠組織凝聚,以清正形象塑造“愛民支部”。注重“三個培養(yǎng)”,即把黨員培養(yǎng)成能人,把能人培養(yǎng)成黨員,把黨員能人中的優(yōu)秀分子培養(yǎng)成村“兩委”干部,為村支部班子增添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堅持以德為先的選人標準,班子成員不僅致富能力強,而且清正廉潔,甘于奉獻,5名班子成員通過“創(chuàng)業(yè)帶富”活動,幫助村里5個貧困戶走上了致富之路。特別是支部書記栗翠田,帶領村支部班子形成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以良好的形象贏得了群眾的擁護,現(xiàn)為中央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信息直報點信息員、省第十次黨代會和忻州市第三屆人代會代表,被譽為群眾的主心骨和貼心人。
二、靠黨員帶頭,以“五組聯(lián)創(chuàng)”建設服務群眾的先鋒隊。在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中,實行了“五組聯(lián)創(chuàng)法”。將31名黨員根據(jù)各自的特長和工作需要,分別編在參政議政、政策宣傳、廉政監(jiān)督、致富幫扶、民事調解5個組,為群眾真心服務、誠心解難。去年以來,幫助群眾辦好事285件,化解各種矛盾糾紛29起,在幫助村支部管理和服務這樣一個點多面廣的大村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三、靠辦事公開,通過了解、理解、諒解“三部曲”打造村情民意“直通車”。針對群眾利益訴求日趨多元、民主意識日益增強的新情況,建立了村務、黨務公開欄。將需要公開的4大類27個大項,細化內容,編制目錄,形成定規(guī)。對一些臨時性的重要工作,也做到及時公開。并由大學生村官主持編印《子干簡報》,把需要公開的內容印發(fā)到每家每戶。公開期間,由專人隨時收集、受理、反饋群眾意見和建議,消除了群眾心目中“暗箱操作”的疑慮,給了群眾一個明白,還了干部一個清白。
四、靠管理創(chuàng)新,以制度構筑矛盾糾紛“終點站”。村里設立了信訪接待室和便民服務室,分別由村支部副書記和村委會副主任專人負責,對群眾訴求從登記、辦理、答復、復查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開展了“一站式”周到服務;建立了村“兩委”成員民情懇談制度,上門收集村情民意,確保群眾以最便捷的方式就近反映訴求;建立了民意受理快速反應機制,對村里能夠解決的問題,由村“兩委”干部負責落實,實現(xiàn)問題辦理“無推諉”。對需要上級解決的問題,采取包案的辦法,由村“兩委”主干協(xié)調上級有關領導專案解決,實現(xiàn)了問題處置“無遺漏”。今年以來,村里累計解決或協(xié)調解決涉及社會治安、土地糾紛、子女教育等民生事項56件,解決率達98.6%。
五、靠文化引導,唱響彰顯新風“正氣歌”。高標準建設了子干村文化大院,吸收中老年人成立了一支70余人的文藝宣傳隊伍,以琴、棋、書、畫、吹、拉、彈、唱等多種形式,開展文娛活動,宣傳黨的大政方針、時政要聞、法律法規(guī)等。以子干廣場、劉子干紀念館為陣地,大力宣傳劉子干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跡,傳承和弘揚了“信念堅定、樂于奉獻、艱苦創(chuàng)業(yè)、務實爭先”的子干精神,倡導了文明鄉(xiāng)風,抵制了社會惡習,營造了淳樸和諧、團結向上的村風民氣。全村已連續(xù)兩年未發(fā)生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案件。
六、靠實事惠民,時刻把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作為“第一信號”。村支部把謀發(fā)展、共致富作為第一要務,貼身解民憂,實心辦實事。近年來,帶領村民先后投資500多萬元,建設了商貿文化廣場,完成了河道治理工程;大力發(fā)展育苗產業(yè),擴大酥梨種植,聘請袁隆平教授團隊的魏國華博士,在本村培植成功富硒酥梨,全村現(xiàn)已形成8000畝干鮮水果樹的種植規(guī)模;積極推進招商引資,從北京引資興建了公墓,引進了富士康的服裝廠,安置60多名婦女勞力;為村辦學校配套了實驗室、圖書室、微機室、遠程教育網(wǎng)等,設立了獎學金,每年舉辦兩次表彰大會,大張旗鼓獎勵成績優(yōu)秀的老師和學生,全村義務教育率達到100%;建設了敬老院,先后有11名五保老人入住,真正做到了“老吾老、幼吾幼”。如今的子干村,人心思進,協(xié)力同心,山變綠了,水變清了,村更美了,人也更富了。
子干村在農村工作中采取的“六靠”做法,來自實踐,成效明顯,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
第一,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是中堅力量。只要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有效地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
第二,尊重群眾、依靠群眾是力量源泉?!傲俊钡淖龇ǎ瑢嵸|上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具體實踐,通過人文關懷、為民服務,不斷提升親和力,得到了群眾最廣泛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加強工作創(chuàng)新是必然選擇。目前,農村黨建、社會管理的工作任務越來越繁重,需要破解的難題也越來越多,只有開拓進取、大膽創(chuàng)新,才能確保適應新形勢、完成新任務。子干村“五組聯(lián)創(chuàng)”、快速反應、文化傳承等做法中所包含的改革創(chuàng)新,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