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人事事項時,有兩位常委會組成人員擬任命有關職務,主持人請他們離開會場回避。有人認為,這樣做雖有利于常委會組成人員發(fā)表意見,但卻剝奪了這兩位組成人員行使審議人事任免的權力,于法無據(jù)。
松陽縣人大常委會法工委 錢明龍
筆者認為,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人事事項時,主持人請相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離開會場回避,是沒有必要的。
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已先后經(jīng)過了人大代表選舉,再擬任命某一職務也已經(jīng)過組織上的全面考察,因此,人大常委會會議在審議任命其職務時,一般來說,是沒有什么意見的,至多提點希望和要求。讓其在會議審議時在場聽取,反而更加有利于鞭策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勤勉地履行職責。
眾所周知,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表決任命案,并非是由某人的審議發(fā)言所決定,而是由常委會組成人員集體行使職權即投票表決權最終決定的。相關人員是不是在場,并不影響常委會組成人員投票表決權的行使,更何況其本身也是常委會組成人員之一,與其他常委會組成人員一樣依法享有審議權、投票權等同等權利。按地方組織法規(guī)定,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即使被提出罷免案時,也還享有在人代會主席團或者大會全體會議上提出申辯意見的權利,無需回避,可見,人大常委會會議對擬任命有關職務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允許其在場聽取審議發(fā)言,甚至允許其提出申辯意見,都是完全符合法律精神的,也是符合民主法制建設進步走向的。請其回避,是沒有必要的。
桐鄉(xiāng)市人大常委會 呂春燕
筆者認為,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人事事項涉及常委會組成人員時,沒有依據(jù)和必要讓相關人員回避。
首先,于法無據(jù)?,F(xiàn)行法律沒有規(guī)定涉及常委會組成人員的人事任免事項需要回避。法律沒有規(guī)定,說明不回避不構成違法。其次,這種“回避”不符合回避制度的意義?;乇苤贫仁菫榱舜_保行政公平和司法公平。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人事事項,最后還要進行無記名投票才能決定相關人員是否依法通過,法律上也沒有常委會組成人員對涉及自己的人事任免不能投票的規(guī)定,因此,會議審議時基本不涉及行政公平,回避的意義不大。再次,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人事任免的權力是法律賦予的,有權力審議是每一位常委會組成人員的法定職責,是于法有據(jù)的。事實上,在實踐中,審議時候讓相關人員在場,既鼓勵審議說真話,也是對相關人員的一種鞭策和促進。我們桐鄉(xiāng)市人大常委會在審議人事任免事項時,也沒有要求回避,讓大家暢所欲言的同時,也讓相涉的組成人員更好地認清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
江蘇東??h人大常委會 孫軒柏
筆者認為,人大常委會在審議人事事項涉及到常委會組成人員時,沒有必要讓其回避。
第一,剝奪了擬任組成人員行使審議人事任免的權力。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來自人大代表,只要沒有被暫停執(zhí)行代表職務或代表資格終止的法定情形,就有參加常委會審議相關事項的權利。如果僅僅因為其擬任的是需經(jīng)人大常委會審議表決的職務就要回避,這就剝奪了他行使審議人事任免的權利,于法無據(jù),于理不通。
第二,有利于提高擬任人員的綜合素質(zhì)。讓擬任新職的常委會組成人員當面聽聽其他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和建議,可讓其更好地認識自己,尋求努力的方向,更好為人民服務。
第三,能增加人事任免的透明性。讓擬任新職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參加會議,對任職后的工作設想、工作目標、工作思路及如何接受人大監(jiān)督等方面作些說明,也有助于其他組成人員更全面了解擬任人員的情況,知人知情,可更清楚、明白行使人事表決權。
那種認為回避更有利于常委會其他組成人員發(fā)表意見,其實是忘記了作為常委會組成人員自己的重大責任,光榮使命。因為連當面評價他人的勇氣都沒有,還如何替人民說話,代人民用權?還如何塑造人大常委會依法、為民、公平的形象?
安徽省鳳陽縣人大常委會 崔厚元
筆者以為,人大常委會會議在審議人事事項時,要求擬任命職務的相關常委會組成人員回避,合乎常理也合乎法理,有利于推進人大人事任免工作的公平公正。
首先,回避合乎常理。從當事人角度來說,作為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審議發(fā)言時,該如何評價自己,必然面臨尷尬局面。從常委會其他組成人員角度來說,當事人回避,有利于審議發(fā)言的客觀性、真實性,有助于人大任免表決權的充分行使;如果當事人不回避,在審議時很難暢所欲言,無法保證對當事人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有悖于人大議事原則。
其次,回避合乎法理。雖然相關法律沒有對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人事程序回避做出具體規(guī)定,但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六十八條至第七十二條、《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第五十四條有關規(guī)定,凡是涉及人事任免事項都要進行回避,人大常委會在審議人事任免事項時要求當事人回避的做法,就完全符合法律精神,以確保人事任免的公平公正。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qū)人大常委會 劉家華
回避制度是防止國家公務人員利用職權徇私而對其任職和執(zhí)行公務有所限制的人事行政制度。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人事事項時,請擬任命的常委會組成人員離開會場是符合回避制度這一要求的,也與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不相沖突。這樣做可以讓常委會組成人員全面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有利于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該人事議案。這一做法在許多地方早已形成制度。例如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qū)人大常委會的人事任免辦法就有相應的規(guī)定:被任命人員作任職前發(fā)言后則要求被離開會場,直到無記名投票完后再讓被任命人員進入會場。
常委會組成人員為擬任命人員時,涉及到回避制度與常委會組成人員職務兩者之間的沖突。對此,只要在細節(jié)上再改一改,就可以解決:被任命的常委會組成人員作任職前發(fā)言后離開會場,由其他常委會組成人員進行審議發(fā)言,最后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無記名投票。這樣做,既堅持了回避制度,同時又沒有剝奪擬任命的常委會組成人員行使審議人事任免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