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龍
(衡水學院體育系 河北衡水 053000)
微格教學在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專選課運用的可行性分析①
楊文龍
(衡水學院體育系 河北衡水 053000)
微格教學是師范生和在職教師掌握課堂教學技能的一種培訓方法。本文對微格教學及其核心進行了闡述,并結合新建本科院校武術專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微格教學在武術專選教學中的可行性,為優(yōu)化武術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
微格教學 體育教育 武術專選
(1)武術是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教學計劃開設的一門專業(yè)技術課,是高校體育教學大綱的主要教材,但是長期以來,學校武術教學受到很多困擾。由于武術套路內容豐富、技理深邃、結構復雜、路線多變等特點的存在使得在武術教學中出現了教師教學困難、學生學習困難、記憶困難的現象。學生對自我學習訓練的效果不僅具有盲目性而且缺少針對性,不能清晰準確地看到學習效果,武術所要求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是否準確到位只能聽取老師和同學的反饋,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校武術教學質量的提高。
(2)體育教育專業(yè)的武術專選班學生,雖然選擇了武術專選,但是大部分學生僅僅是興趣使然,入校前根本沒有基礎或者是基礎十分薄弱,而且武術專修的時間只有一年,再加上學生的年齡、骨骼、體質等因素的限制,要在幾乎沒有基礎的情況下,短時間內練好武術套路的技術,難度是相當大的。
(3)體育教育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使學生在畢業(yè)后能夠勝任體育教育工作,尤其像武術、體操等技術性很強的專業(yè),對學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既要求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體育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從事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教學能力,又要同時掌握自己的專業(yè)技術,為提高業(yè)務能力和教學能力服務。
以上存在的這些問題,不僅給武術教學效果增加了難度,而且甚至會影響學校辦學聲譽和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而“微格教學”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的武術教學新路子。
美國教育學博士德瓦埃.特.愛倫是微格教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微格教學在80年代中期引入我國,英文為Microteaching,在我國被譯為“微型教學”、“微觀教學”、“小型教學”等,目前國內用得較多的是“微格教學”。根據多年的微格教學實踐及國內微格教學研究情況,我國更多的將微格教學的概念定義為:“微格教學是一個有控制的實踐系統(tǒng),它使師范生或在職教師有可能集中解決某一特定的教學行為,或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學習。它是建筑在教學理論、視聽理論和技術基礎上,系統(tǒng)培訓教師教學技能的方法?!蔽⒏窠虒W的基本模式是先對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教學進行觀摩和錄像,然后通過對錄像的反復播放,讓實踐者反復觀摩,進行自我反思,利用微格教學的直觀再現的特點讓實踐者進行統(tǒng)一研討,再進行理論研討和理論升華,最后再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中對實踐進一步檢驗和拓展。
武術套路動作中包含旋風腳720度轉體、旋子360度轉體和旋子720度轉體、側空翻轉體等踢腿、騰空難度動作,這對于剛剛走上教師崗位的年經教師來說,要做到正確示范還是相對容易的,但是對于中年教師來說,由于受到年齡、身體狀況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要做到動作的正確示范相對而言困難很大,因此通過觀看優(yōu)秀運動員的比賽錄像和生動、形象、規(guī)范的微格教學示范片(教學錄像)等多媒體教學形式來提高教學效果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僅僅使用這種多媒體教學手段還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只是看到了觀摩對象的學習效果,對于自身而言可能只是處在一種欣賞者和感知者的角色認知過程,而不是親歷者和行為實施者的角色,因此我們還必須利用微格教學,教師通過攝像機將學生套路的整個演練過程記錄下來,讓學生能夠看到自己在套路練習中的表現,學生通過將自己的動作錄像與優(yōu)秀運動員的動作以及同學之間的技術動作進行對照分析,使學生形象直觀地看到自身在訓練中的技術動作,找出技術動作的差異與不足,幫助學生更好的提高技術水平。
(1)微格教學對學生個體學習的幫助。因為微格教學采用現代媒體技術手段進行,因此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個別化學習。而且武術專選課程中,學生人數少,基本屬于采用微型課堂的形式進行實踐教學,所用時間短,集中訓練少數幾個教學技能,有利于使受訓者明確學習目的,從而精力更加集中。同時,微格教學的觀摩示范環(huán)節(jié)影響非常大,學生可以通過觀摩示范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勤于觀察、善于觀察的能力,能夠較好的吸收他人的經驗。而且現代多媒體技術手段的應用,使得課堂不再僅僅是教師的口授,影像、音樂、音效等等對學生的沖擊力和刺激性、吸引力都要強于口授的力量,也因此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因此,如果說有什么新鮮內容的話,不是用個別化的學習方式去掌握課程內容的設想,而是通過教育技術提供的設備以及這些設備的潛力來把這個設想付諸實踐?!盵1]
(2)微格教學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幫助。前蘇聯教育家和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說:“教學應該創(chuàng)造‘最近發(fā)展區(qū)’,然后使發(fā)展區(qū)轉化為現有水平,而且教學應該走在發(fā)展的前面?!眰鹘y(tǒng)武術教學中,只憑教師一張嘴和示范動作就完成了,學生對一些高難動作不能及時理解和消化吸收,教師也需要重復示范,工作量無形中就增大了。但是微格教學,一方面是將復雜的課堂教學分解簡化,分解成不同的教學技能進行分解教學,最后在綜合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另一方面可以對一些較難的動作通過反復播放、慢動作或定格等現代特技手法來彌補語言或身體素質等條件的限制,幫助學生盡快理解、消化和吸收,認識并改正自身錯誤的動作,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和領會動作要領。同時在微格教學過程中,能及時發(fā)現問題,從而共同探討、解決問題,使得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學習交流顯著增多,而擺脫了傳統(tǒng)武術教學中主要依賴教師傳授的教學模式。
(3)微格教學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幫助。微格教學認為:學生人人都能學習,承認、尊重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認識到學生自信心、創(chuàng)造力、決策能力、自我控制和約束力等方面的提高對社會和自我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性。[2]
傳統(tǒng)武術教學中,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學生就是接受者、學習者,微格教學環(huán)境下的學生,不再是簡單的學習者身份,它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指導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原則,這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同時也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通過對自己和同學技術動作的觀摩、評價,同時也變成了執(zhí)教者和評價者。學生反復地從理論到實踐,再經過實踐到理論分析這樣一個循環(huán)過程,從而學生在練習中看到真實的自我,對標準規(guī)范的動作有了可視的動感對照。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B·A·Cyxomjnhcknn)曾指出:“只有在學生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興趣?!倍⒂^教學的形象、直觀、及時、生動、趣味性等特點,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參與性和探究性,從而取得學習的成功。
(4)微格教學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幫助。微格教學幫助學生樹立“互相幫助,精誠合作,共同研究,共同進步”[3]的精神。傳統(tǒng)武術教學中,對學生的技術動作的指導和評價一般是在演練過程中或完成后進行的,隨機性很強,而且不可重復。學生對自己的演練動作也沒有直觀的感受,但是微格教學通過錄像反饋,能夠加強學生對動作的理解、探究,形成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溝通和評價,保證每位學生的練習過程能夠做到有目的的觀察、提示、控制和糾錯,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觀察、分析動作、專項糾錯的能力,找到完成動作的技術關鍵,找出動作錯誤的原因以及制定更為科學的練習辦法,提高學生教學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且能夠幫助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到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提高運動技能,為教學效果提供有力的保證。
在體育教育專業(yè)武術課教學中實行微格教學,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專業(yè)技術水平以及體育教學技能,從而使學生畢業(yè)后可以更好的勝任武術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對教師而言,微格教學能使教師通過溝通、交流、反饋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能夠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yè)務水平,從而提高武術教學質量,也達到推廣、發(fā)展武術的目的。
[1]盧靜. 微格教學在動作技能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2(3):88.
[2]王進.微格教學在高校體育教學技能訓練中的應用[J].體育科研,2008,29(6):88.
[3]榮靜嫻,錢舍.微格教學與微格教研[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5.
[4][美]德瓦埃特·愛倫.微格教學[M].王維平譯.北京:新華出版社,1996:46.
G8
A
2095-2813(2012)04(c)-0077-02
衡水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20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