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蘭良
(山東省昌樂二中,山東 濰坊 262400)
山東省昌樂二中“271”高效課堂模式的一切核心是課堂教學,三大模塊是預習、互動、檢測,最大特點是“目標性”“針對性”“高能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體現(xiàn)“我的課堂我做主”的理念。教學中要促進教師工作的轉變,變備教材,備教法為備學生、備學法,使學生動起來,教學效果好起來,師生負擔減下來。
在“271”高效課堂模式中,變“教學目標”為“學習目標”。學習目標體現(xiàn)三位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根據(jù)國家體育健康標準要求以及中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特點,我們設計五步拳的學習學生達成以下3個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熟練掌握五步拳的動作名稱、動作的方向路線。(2)過程與方法目標:課堂學習中,學生能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基本完成本套路。(3)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目標:學生對武術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大部分學生能喜歡上武術;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在運動中體驗快樂。
主備課人將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思想形成材料,同備課組的人聚在一起集體備課。每個人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大家集思廣益,確定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評價方法等。
個人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根據(jù)個人特點,做好個人備課設計。
培訓是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具體做法,引領學生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推動課堂的高位運轉,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生成力的重要方式。按培訓時間段可以分為預習培訓、課前培訓、當堂培訓。按培訓對象可以分為教師對全體同學培訓和小組長培訓、組長培訓每一個組員。
4.1.1 培訓時間 預習的培訓是在預習之前的培訓,培訓時間不超過5min。
4.1.2 培訓方式 老師培訓小組長,然后小組長再去培訓每一個組員;老師培訓全體學生,并對學習組長提出要求,小組長搞好控制,達成目標;老師培訓學科班長,學科班長培訓小組長或全體學生。
4.1.3 培訓內(nèi)容 老師首先明確預習的重點、難點及注意事項,具體到每一個細節(jié),明確預習的分層目標及小組長的作用,保持預習的良好狀態(tài),增強目標意識,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預習。
4.2.1 培訓時間 一班利用學生自主學習時間、課間及周末時間,做到培訓充分,盡量縮短培訓時間。
4.2.2 培訓方式 老師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培訓和指導;老師培訓學習小組長,學習小組長對全體組員針對課堂討論、展示、點評、質疑進行培訓。
4.2.3 培訓內(nèi)容 (1)討論培訓。培訓學習組長要充分發(fā)揮作用:首先安排各層次討論任務,明確討論目標,先1對1分層討論,然后在組內(nèi)討論。通過討論解決能夠解決的問題,并把討論沒有解決的問題記下來反饋給老師。小組長要做到組織和控制,確保每一個同學積極參與討論,并達成目標。
(2)展示培訓。展示訓練包括學生規(guī)范展示的培訓,展示后總結、拓展及注意問題的培訓??梢岳妹鎸γ媾嘤枌W習小組長,學習小組長再對組員進行培訓,確保A層幫B層搞好展示準備,B層幫C層做好展示準備。
(3)點評培訓。要培訓學生的教態(tài)、聲音、語言,還要培訓點評的內(nèi)容、點評同學需要質問下邊同學的內(nèi)容以及點評同學如何通過激情帶動和肢體語言吸引全體同學;點評的同學要做到首先點評方法與技巧,再對其他相關學科進行拓展,真正通過學生的點評使課堂高效。
(4)質疑培訓。老師要設計好問題,把不同的問題拋給學習小組,當小組無法解決時,組內(nèi)的同學要提出質疑,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當這些為什么不得其解時,要進行質疑。
對課堂參與和積極性、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即時培訓。老師要巧妙設計課堂引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用富有磁性的學習目標解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有調(diào)動學生的設計;搞好評價創(chuàng)新,激發(fā)每一個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做出具體明確的要求,分層目標具體明確,交叉立體目標明確,課堂的每一分鐘每一個學生都要有具體任務和目標,老師要時刻重視對課堂的管理,不讓一個學生游離于課堂之外。
討論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深入到每一個學習小組參與學生的討論,對學生進行1對1的培訓,了解情況,控制討論過程,并對各小組討論情況進行評價,以此調(diào)動各小組討論的積極性。
展示環(huán)節(jié)的當堂培訓:展示的要求是全員展示,展示要大方、規(guī)范,展示后要有對問題的總結、拓展及應注意的問題。每一個學生要把展示看作是一次盛典,努力做到最好。當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展示不符合上述要求時要及時進行當堂培訓。
點評培訓:對學生點評的要求是教態(tài)自然大方、聲音洪亮、動作優(yōu)美,點評時激情四射,富有感染力和帶動性。點評完后要問其他同學還有沒有其他建議。當老師發(fā)現(xiàn)點評的同學不符合上述要求時,要及時進行培訓。
質疑的培訓:課堂上老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對提出問題的同學要表揚、加量化分。對提出有價值問題的學生要加倍加分,要通過對質疑的培訓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和問題精神,建設安全課堂、和諧課堂。
學生培訓的情況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激情參與課堂,關系到課堂是否高效,最終會決定課堂的成敗。從長遠角度看,反復的培訓會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把握課堂重點,更加從容地面對各種問題,更加自信地展示自我,最終提高他們綜合素質,實現(xiàn)教育的本質。
在學習技術動作時,不是教師進行講解動作要領,而是讓學生按照學習卡片自主學習,然后進行動作體驗。
小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先1對1進行討論,然后小組內(nèi)部交流討論,交流學習中的收獲,討論學習中的疑惑,討論自學中的問題。
展示點評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不僅展示本組學習成果、學習心得,同時也將小組共同的學習困惑提交班級討論;同時,每一個同學都有對其他成員展示內(nèi)容進行評價的權利。
點撥階段,可以是教師對學生疑問、重點、難點的點撥,也可以是學生之間互相點撥、提醒;同樣,拓展可以是老師對相關內(nèi)容的延伸、拓展,也可是學生之間的互相啟發(fā)、互相拓展提升。
課堂最后5min,教師要留出時間讓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總結梳理,反思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并且及時進行當堂教學效果的檢測、檢查,同時對本節(jié)課學習小組、學生個人課堂學習的表現(xiàn)和效果進行評價。學科班長要記錄好各小組和個人的評價分數(shù)。
教學反思是體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教學事件和現(xiàn)象的再思考,是教師的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對話,而不斷的教學反思則會促進教師教學能力及水平的發(fā)展。教學反思包括課前(對教學設計的)反思、課中(對教學過程的)反思、課后(對教學效果的)反思,這與那種傳統(tǒng)的教學回顧與總結截然不同。教學反思不僅可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更可促進教師理性的升華,以適應體育新課改的實施。上課教師在課后一天內(nèi)必須寫出教學反思,并與課前的教案訂在一起,存入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