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飛董 辰
(1.重慶文理學院體育學院,重慶 永川 402160;2.吉林體育學院武術系,吉林 長春 130022)
學校體育教學中的中國式摔跤研究
劉云飛1董 辰2
(1.重慶文理學院體育學院,重慶 永川 402160;2.吉林體育學院武術系,吉林 長春 130022)
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數據分析等方法,對我國學校體育教學中的中國式摔跤這一運動項目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中國摔跤在我國學校體育教學中是以競技傳承的方式為主,開設該項目的院校具有局限性。中國式摔跤在學校的開展能提升現在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并且豐富學校體育教學內容。最后提出培養(yǎng)能勝任中國式摔跤教學的教師與加快學校體育意外傷害事故責任認定的立法是中國式摔跤在學校體育推廣的必要條件。
中國式摔跤 學校體育教學 必要性
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對于民族傳統體育的發(fā)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把民族體育項目大力的進行群眾化與學校化,這一政策方針使得大批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入學校體育教學之中,這就包括了中國式摔跤。中國式摔跤屬于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寶庫中的耀眼明珠,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把中國式摔跤納入到學校體育教學之中,既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因為中國式摔跤的特殊性,在起初也受到了許多的限制。中國式摔跤在近代的學校體育教學中,經歷了許多起伏的過程。首先是沒落的一個時期就是文革時期,這場十年浩劫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在當時,中國式摔跤與練習中國摔跤的人被認為專門打架斗毆的事情所以被禁止在學校開展。其次就在改革開放后,一些錯誤的看法被逐漸糾正,所以中國式摔跤又回到了學校體育教學之中,但是這種情況沒有維持多久就出現了新的狀況。因為中國式摔跤運動形式比較特殊,是一種對抗性極強的運動,而且在當時我國經濟較為落后,學校體育設施不是很完善的時候,很難有專業(yè)的場地進行中國式摔跤練習,所以當時在一些開設了中國式摔跤的院校中,其練習都是在一些松土地上進行,這就增加了教學傷害事故的風險。而且在當時還沒有專門教授中國式摔跤的體育專職教師,從教人員都是學校從民間聘請的一些跤師,其對學生授課都沒有科學的教學計劃,都是以民間摔跤傳承為主。這就不利于中國式摔跤在學校體育的發(fā)展。所以,中國式摔跤在學校體育教學中興起了一段時時間后,又逐漸退出了學校體育的舞臺。這個時期中國式摔跤在學校體育教學中,處于一種摔向低谷的一個境地。但是進入到了2000年后,我國的各項事業(yè)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其中就包括了學校體育教學的內容與方式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中國式摔跤在這個時候又重新的融入了學校體育教學之中至今。今天學校體育教學的中國式摔跤照比以往有了較為重要的改變,其最主要的就是在學校體育中的地位得到了認可。許多學校,特別是專業(yè)體育院校都爭相開設了中國式摔跤專業(yè),以豐富自身的學科體系。中國式摔跤作為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已經在學校體育的舞臺上開花結果。
從現今中國式摔跤在我國學校體育的傳承內容來看,主要是以傳承中國式摔跤的技能為主??v觀中國式摔跤在我國的專業(yè)體院與大專院校來看,教學人員都主要傳授中國式摔跤的技術與戰(zhàn)術為主,而在中國式摔跤所承載的文化方面對學生講授的確少之又少。要影響一個人對以件事物產生濃厚興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人能對這個事物的獻賞上升到主動學習的階段。而要使人主動的去學習,那么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用文化去對其影響。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認可比簡單的肢體動作更能對人產生影響?;诖?,中國式摔跤在學校的傳播,應該轉變以往的主要以技能傳授為主導的模式,應把教授學生的重點轉移到傳承中國式摔跤文化之上,讓中國式摔跤所承載的豐富文化對學生產生一個深遠的影響。學生在受到這些文化的影響下,會對中國式摔跤這一事物,產生潛意識的向往,這樣就會促使他們主動的去學習中國式摔跤。而以往單純的技能傳授,只能使學生對中國式摔跤產生暫時的興趣而已,當學習了一段時間后,新鮮感一過,學生就會對中國式摔跤失去了興趣。而對于學生文化的滲透,就會提起學生學習中國式摔跤的內在興趣,慢慢的對中國式摔跤這一事物產生文化認同,把中國式摔跤當成一種終身的體育鍛煉方式。
中國式摔跤在學校體育教學的位置得到了進一步的認可,學習、喜愛中國式摔跤的學生也越來越多?,F在中國式摔跤這門課程都是在一些如天津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專業(yè)體育院校進行開設,而一些民族地區(qū)的師范類大學的體育院系中也有中國式摔跤這么課程。如內蒙古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鄭州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等高校也開設中國式摔跤的選修課程。可以說,中國式摔跤在最近一個時期內有明顯起色,高等院校功不可沒。但是我們進行仔細的研究后不能發(fā)現,中國式摔跤在學校體育教學中還存在著相當的有局限性。只是限于一些專業(yè)的體育院校、院系開展,而且只有在大學的體育教學中流行,對于中小學的普及率來說,幾乎為零。
青少年體質的逐年下降,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在我國有關部門幾年間做的各種調查數據來看,我國青少年的體質狀況照比前幾年竟有明顯下滑的趨勢。以往我國青少年體質孱弱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國的經濟、衛(wèi)生等條件的限制。但是現今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青少年從飲食到衛(wèi)生條件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后,本應該上升的體質狀況卻出現了意外的下滑。反觀我們的領國日本,在二戰(zhàn)后著力于本國的經濟建設的同時,又狠抓青少年的體質,現今日本青少年的人均身高已經超過了我國同齡的青少年。這一數據讓國人正經不已,已經我們蔑稱的“小日本”的身高超過了我們,這是許多國人所不能接受的。青少年體質的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我國體育教學存在了很大的問題。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種運動項目來提升青少年的體質狀況。
中國式摔跤是一門能發(fā)展人體各個方面素質的運動。特別是對于正在發(fā)育成長的青少年來說。首先是力量素質的提升。如果沒有力量的支撐,就不可能有精湛的跤技。力量素質是中國式摔跤的核心素質。在學校體育教學之中,學生在學習中國式摔跤的時候,勢必會對自己的力量進行被動的或者主動的練習。長時間的練習中國式摔跤對于發(fā)展青少年的力量素質有重要的幫助。因為中國式摔跤的每招每式的技術動作應用,都需要力量素質的保障。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摔跤后,其力量就會逐漸的增加。而且中國式摔跤的一些輔助練習也能是發(fā)展力量素質的有效手段。如馬步推磚、跨步拉繩等練習都能很好的發(fā)展力量素質。所以中國式摔跤的練習是發(fā)展學生力量素質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特別是對于現在青少年都不重視力量素質的階段。中國式摔跤不僅是對力量的發(fā)展,對學生的柔韌性與耐力素質上的提升有也有同樣的效果。因為中國式摔跤不只是一種力量上的對抗,還需要具備超強的柔韌與耐力素質。因為中國式摔跤對抗十分激烈,每次訓練與比賽,都有倒地的或者身體產生扭曲的狀況,所以為了避免摔跤帶來的傷害,在中國式摔跤的專項素質練習中就有專門的,針對身體的四肢、軀干、特別是頸部的柔韌的練習,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國式摔跤的同時也提升了柔韌素質。耐力是任何運動都不可缺少的素質。中國式摔跤更是一項需要耐力的運動項目。中國式摔跤在練習或者是比賽中,兩方相互拉拽、纏抱看似簡單,但卻是對體力的極大消耗,所以要進行中國式摔跤的練習,沒有充沛的體能、良好的心肺功能是不行的。長時間的練習中國式摔跤可以極大地發(fā)展學生的心肺功能,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F今我國學生體質下降的重要因素就是學生耐力素質的重要下滑,在一些體能測試中,許多學生跑完400米就累的氣喘吁吁,甚至有的學生根本不能完成1000米或者是800米的測試,而以往單純的跑步練習,學生都感覺到較為枯燥,對其有較大的抵觸心理,所在這種情況下,就急需一種體育項目來提升學生的耐力素質。中國式摔跤對耐力素質的發(fā)展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個繼續(xù)提升學生體質的特殊時期,在學校里大范圍的開展中國式摔跤運動,能為全面提升學生體質狀況作出重要的作用。
中國式摔跤可以提升學生體質是一種從生理角度的釋義。而中國式摔跤這項運動對于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國學生在身體素質下降的同時,心理素質也趨于下降趨勢。因為素質教育的因素,學生只是一門心思讀書本上的東西,時間一長,使學生都變成了只會在教室里讀書的書呆子,而且儒生氣十分厚重。這種情況下,學生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往往表現出一種退縮的心理,不敢直面于困難,這種情況很不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決定著學生的發(fā)育成長,甚至決定著學生未來的事業(yè)發(fā)展,所以在大力提倡增強青少年體質的同時,也要注意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狀況。中國式摔跤是一門能夠很好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運動項目。因為一般來說,較為有對抗性的體育項目,對于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狀況有著巨大的幫助作用。美國把對抗性最為激烈的橄欖球項目貫穿于其國民教育之中,讓孩子從小就在這種高強度的對抗中成長,而孩子在對抗中跌倒無數次,同時又無數次爬起,在孩子極小的時候,就學逐漸培養(yǎng)了這種在困難面前勇于拼搏的優(yōu)秀心理品質。美國今天能屹立于世界強國之列,都是因為美國教育的成功,而美國教育之所以能培養(yǎng)出眾多的人才,是因為美國人知道什么體育項目能針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影響。日本歷來重視國民素質教育,把本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柔道加入了各階段的教育之中,讓學生從小就接受了日本民族傳統體育的教育。從柔道這項國技中學習到日本本原文化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的內心通過對抗性極強的柔道項目來鍛煉的無比強大,而正是日本的青少年從小就形成了如此好的心理素質,讓他們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使得二戰(zhàn)后千瘡百孔的日本走向了復興。從美國與日本這兩個國家用帶有對抗性項目的體育運動來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取得的成功來看,我國在學校體育教學當中也需要改變教授學生項目的內容,把一些帶有對抗性的,能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質與心理素質的傳統體育項目引入課堂。中國式摔跤就完全可以勝任這一任務。中國式摔跤是需要兩人進行對抗才能進行的體育項目,每次以摔倒對方為獲勝。如果學生進行中國式摔跤的練習,那么就會培養(yǎng)學生一種只有“戰(zhàn)勝對手自己才能站立,如果戰(zhàn)勝不了不對手,那么倒下的必然會是自己”這一積極的心理作用。從而增強學生的競爭性,從而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現在學校體育教學都是以現代西方體育項目為主,如我們比較常見的田徑、足球、籃球等等。隨著近幾年國家對于民族傳統體育發(fā)展的重視程度提高,一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也相應的引入了課堂。特別是一些民族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的大學、中學、小學等都把本地區(qū)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作為了校本體育教材進行開發(fā)與利用,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既然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體育進行的推進,但是還是僅僅是處于局域性或者是階層性的。非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校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除了武術之外,很少能見到,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開展也主要集中于高校之中。在中小學也很難見到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一些特色項目的無法開展與不能普及,就勢必造成了學校體育教學資源的匱乏,長時間就會使學生對體育課堂失去興趣,所以要根據青少年學生活潑、好動、具有獵奇心理的特點加入一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而中國式摔跤就是不二之選。因為中國式摔跤特殊的運動形式與對抗性,學生肯定會對其加以追捧,把中國式摔跤揉入體育課堂可以極大的增強學生運動的興趣,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在豐富了體育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增強了學生的體質。
如果一門體育項目要想在學校體育中大范圍的開展,那么就必須有大量從事該項目的教師。就像當年武術在全國體育課堂進行普及的時候,我國的大中小學都對武術教師產生了巨大的需求,而一些培養(yǎng)體育教師的體育院校與師范類院校也相應的開設了武術系、武術專業(yè),解決了武術教育人才的稀缺,而中國式摔跤這項運動,要在學校體育中進行普及與開展,那就需要有大量的專門中國式摔跤的教學人員。中國式摔跤現今不能在學校普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能教授中國式摔跤的體育教師資源十分的匱乏,所以使得許多學校無法開展。中國式摔跤課程現今只限于一些專業(yè)體育學院,而且多為選修課程或者是輔項課程。運動專業(yè)為中國式摔跤的學生少之又少。這根本不能滿足將來中國式摔跤的未來發(fā)展人才需求。所以一些以培養(yǎng)體育人才為主的學校,特別是專業(yè)體育院校,應該加強中國式摔跤教師的培養(yǎng)。特別是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教學能力,從而走出校門后可以勝任中國式摔跤的教學,而與高校培養(yǎng)相對應的是舉辦各種形式的中國式摔跤教師培訓班。組織體育教師,特別是武術教師在其業(yè)余時間內進行中國式摔跤教學的培訓,通過集中的培訓來培養(yǎng)能勝任中國式摔跤教學的老師,為中國式摔跤能全面進入學校提供必要的保障
中國式摔跤是一項對抗十分激烈的體育活動。如果在練習中技術動作使用不當,那么就會出現傷害事故?,F今學校體育教學發(fā)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老師們在上體育課的時候,都有一種畏手畏腳的心理。眾所周知,體育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最大區(qū)別在于體育課程擁有一定強度的運動負荷。通過各種體育動作來使學生達到負荷的強度,所以在體育課程中如果學生練習不當,或者教師指導安排不當,就會出現意外傷害事故的可能。而一旦出現了事故,那關于責任的認定就回出現很大的分析,這里受害最為嚴重的除了學生就是體育教師。中國式摔跤的運動形式是以兩人對抗、全力的摔倒對方為主的運動項目。具有著較高的運動損傷風險。如果在教學或者練習中合理運動技術動作、出現意外傷害的機率也會極小,但是既然有風險存在,那么就必須提高老師的注意。中國式摔跤現今還不能在學校特別是中小學普及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中國式摔跤具有體育課堂意外傷害事故的風險,而現今我們國家至今還沒有針對體育課堂意外傷害事故責任認定的相關法律條文來對體育教師進行權益的保護。所以中國式摔跤要想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得到普及,那么就必須要有相關對于體育教學傷害事故責任認定的立法依據,讓中國式摔跤教師的基本權益得到必要的保障。
[1]何麗紅,劉連發(fā).中國式摔跤“摔向低谷”的成因分析與發(fā)展策略[J].體育與科學,2011(1):98-99.
[2]孫 恒,紀超香.中國式摔跤在學校領域開展的必要性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6(1):78.
[3]魏云貴.中國式摔跤的特點[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157.
[4]趙易軍. 青海省高校開設中國式摔跤選修課的可行性分析[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110-111.
On Chinese-style Wrestling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Liu Yunfei1Dong Chen2
(1.Schoolof PhysicalEducation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ongqing 402160;2.Department of Wushu,Jilin Institute of P.E.,Changchun Jilin 130022)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the paper does the research on Chinese-style wrestling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ports.The results showes:Chinese wrestling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is the way of athletic heritage-based,the crea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of the project has its limitations.Chinese-style wrestling developing in schools can enhance students'physical and mental aptitudes,and enric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ontent.Finally,it is suggested in the study to train qualified teachers of Chinese-style wrestling teaching and to speed up the legislation identified by the school sports accident injury responsible for the accident,which isa necessary condition of the Chinese-style wrestling develop in school sports.
Chinese-style wrestling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necessity
G85
A
1004—5643(2012)05—0098—03
重慶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編號:10SKM08。
1.劉云飛(1991~),男,學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