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培軍 楊玉
(1.天津體育學院體育文化傳媒系; 2.天津體育學院人事處 天津 300381)
基于視頻技術的反饋形式在網(wǎng)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①
趙培軍1楊玉2
(1.天津體育學院體育文化傳媒系; 2.天津體育學院人事處 天津 300381)
采用言語反饋、視頻反饋和言語+視頻反饋進行網(wǎng)球教學實驗,探討不同反饋形式對運動技能學習的影響。將60名右利手男生隨機分為言語反饋組、視頻反饋組和視頻+言語反饋組(每組20人),三組分別進行簡單任務和復雜任務學習,學習后進行即時測試和24h延時測試。結果顯示:(1)視頻+言語反饋更利于運動技能的學習;(2)視頻反饋需要教師進行輔助性的信息加工,否則無法滿足教學需要;(3)對于復雜任務,視頻+言語反饋的教學效果最突出。
視頻技術 反饋 網(wǎng)球教學 運動技能
運動技能是指在學習活動、體育活動和生產勞動中的各種行為操作,主要借助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骨骼肌肉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就屬于運動技能。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視頻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已經(jīng)不僅僅是播放已經(jīng)制作好的教學片,而是現(xiàn)場攝像、即時變速回放、實況轉播等更為復雜的教學應用。那么,如何有效使用視頻技術,使其發(fā)揮最大的強化作用,是當下運動技能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本研究采用傳統(tǒng)的言語反饋、基于視頻技術的末端操作反饋和言語與視頻相結合的反饋三種形式,進行網(wǎng)球教學實驗,進一步驗證不同反饋形式在運動技能學習中的效果差異。預期假設為:(1)在教師言語指導下的視頻反饋,能有效提高運動技能學習的效果;(2)視頻技術在不同任務難度運動技能學習中起到的作用不盡相同。
本實驗采用雙因素實驗設計,自變量為任務難度和反饋形式。其中任務難度有兩個水平:簡單任務和復雜任務,簡單任務為原地垂直拋球正手上旋擊球,復雜任務為右區(qū)平擊式上手發(fā)球,兩個任務之間沒有技術關聯(lián)。反饋形式有三個水平:言語反饋、視頻反饋、視頻+言語反饋。因變量為學生的測試成績。
每天進行一組學生的教學,上午簡單任務,下午復雜任務,教學結束之后立即進行測試,24h之后進行延時測試。第1組使用言語反饋,第2組使用視頻反饋,第3組使用視頻+言語反饋。教學過程分為集體教學和分散教學,集體教學包括動作要領講解、分解動作示范和集體練習,分散教學是指單獨練習指導,每個學生共練習8次×10組,每練習4次反饋1次,不練習的學生在旁邊進行踢毽游戲。
選取60名右利手在校大學生,均無從事體育訓練相關經(jīng)歷,全部男性,隨機分為言語反饋組、視頻反饋組和視頻+言語反饋組,每組20人。實驗期間通過簽訂協(xié)議和相互監(jiān)督以確保學生在實驗之外不再進行與實驗內容相關的活動。
實驗器材為索尼HDR-AX2000E高清攝像機2臺、3PLAYTM導播控制臺、三星55寸液晶電視和筆記本電腦。其中,攝像機主要用來拍攝學生的技術動作,分別從正面和側面進行拍攝,視頻格式采用高清720P模式;導播臺用于接收和存儲攝像機信號,并進行慢動作視頻的處理和信號切換;液晶電視用于接收導播臺的輸出信號,向學生和教師顯示視頻內容;筆記本電腦用來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輔助現(xiàn)場視頻的回放和控制。
在教學結束之后,進行即時測試和24h延時測試。測試成績采用百分制,用攝像機全程攝錄,每個動作做10次,每次10分,其中3分為達標成績,7分為技評成績。技評由兩名網(wǎng)球教師分別評分,然后取平均分。
運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6.0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雙因素方差分析。
在即時測試中視頻+言語反饋的績效優(yōu)于言語反饋和視頻反饋,言語反饋的績效優(yōu)于視頻反饋,24h延時測試與即時測試的績效優(yōu)劣傾向一致。
對簡單任務三種反饋形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在即時測試中不同反饋形式之間無顯著性差異,F(xiàn)=1.272,p>0.05;在延時測試中不同反饋形式之間差異非常顯著,F(xiàn)=6.428,p<0.01。
在復雜任務即時測試和延時測試結果中,視頻+言語反饋的績效均優(yōu)于言語反饋和視頻反饋,言語反饋的績效優(yōu)于視頻反饋。
對復雜任務三種反饋形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在復雜任務即時測試和24h延時測試中不同反饋形式之間都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
將不同任務難度各組學生測試成績進行雙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在即時測試結果中反饋形式的主效應非常顯著,F(xiàn)=11.062,p<0.01;任務難度的主效應非常顯著,F(xiàn)=9.809,p<0.01;反饋形式和任務難度交互作用不顯著,F(xiàn)=2.953,p>0.05。在延時測試結果中反饋形式的主效應非常顯著,F(xiàn)=18.837,p<0.01;任務難度主效應顯著,F(xiàn)=6.262,p<0.05;反饋形式和任務難度交互作用不顯著,F(xiàn)=2.493,p>0.05。
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不同的反饋形式對于網(wǎng)球教學的效果雖然不同,但是對于簡單任務和復雜任務來說,視頻+言語反饋的教學效果最優(yōu),單純的視頻反饋效果最差。根據(jù)學習的信息加工理論,學習者所獲取的信息均來自外部環(huán)境的刺激,學習者通過自身的眼、耳、舌、身等感官接收各種刺激。在三種反饋形式中,言語反饋是通過聽覺傳遞信息;視頻反饋是通過視覺傳遞信息;視頻+言語反饋是通過視覺和聽覺同時傳遞信息,與其它兩種反饋形式相比,傳遞的信息內容更豐富、信息量更大。因此不論在簡單任務還是在復雜任務的教學中,視頻+言語反饋均取得了最好的教學效果,這種反饋形式能夠優(yōu)化和彌補傳統(tǒng)言語教學方式的不足,對于身體本體感覺較差、不能夠很好感覺自身動作的學習者尤為有效,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習者在學習中建立正確的視動表象,有效提高運動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認知心理學認為:單一的視覺刺激比單一的聽覺刺激傳遞信息的能力強。然而實驗結果表明基于視覺刺激的視頻反饋績效卻劣于基于聽覺刺激的言語反饋績效。這是因為教師所提供的言語反饋是在對學生的技術動作特征進行信息加工的基礎上,進行提煉與歸納,然后反饋給學生,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動作;而視頻反饋則完全依賴于學生自身的信息處理能力,由于學生是網(wǎng)球初學者,對于技術動作的認識、理解程度較低,在觀看自身動作錄像時,較難獲得正確的反饋信息,并極有可能導致錯誤的技術動作認知,從而在不斷的練習中將該錯誤動作進行固化,產生反饋的負效應,阻礙了動作技能的學習。
在簡單任務教學中,三種反饋形式的即時測試結果無顯著性差異,其原因主要是簡單任務的信息負荷量較小,需要學生加工處理的信息內容也相對較少,因此,視頻技術的介入對于提高教學效果無明顯作用。在復雜任務教學中,即時測試結果和延時測試結果都存在顯著性差異,而且不論是簡單任務還是復雜任務,視頻+言語反饋形式的成績保持最好。這說明視頻+言語反饋形式更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內化處理,有利于將追加反饋的內容準確、高效地轉化為內在反饋。而且在復雜任務的延時測試中這種內化結果更為顯著,其測試成績明顯高于其他兩種反饋形式。
(1)不論簡單任務還是復雜任務,視頻與言語相結合的反饋形式更利于網(wǎng)球運動技能的學習。(2)對于初學者來說,單純的視頻反饋無法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要想從視頻反饋中獲取有用信息,需要教師輔助加工關鍵信息,否則會產生反饋負效應,阻礙運動技能的學習。(3)對于簡單任務,從教學成本考慮使用傳統(tǒng)的言語反饋即可滿足教學需求;對于復雜任務,采用視頻+言語的反饋形式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
[1]黃希庭.運動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17.
[2]金亞虹,章建成.國外運動學習中追加反饋的研究現(xiàn)狀[J].心理科學,2002(6):733.
[3]王奇.攝像反饋教學對大學生運動技能影像的實驗研究[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6):94~98.
[4]張力為,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94~196.
[5]金亞虹,章建成.追加反饋對運動技能學習影響的國外研究進展[J].心理科學,2001(2):230.
[6]許世云,趙虹.反饋原理在體育教學訓練中的應用[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6):91~93.
[7]李峰.視覺和聽覺反饋對提高長傳踢球準確性的試驗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23(4):483~485.
G845
A
2095-2813(2012)09(a)-0002-02
趙培軍(1978-),男,天津人,天津體育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體育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