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雪
綏化學院外國語學院 黑龍江綏化 152000
普希金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詩人、小說家,是現(xiàn)代俄國文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是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xiàn)代標準俄語的創(chuàng)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高爾基更是形象地稱他為“一切開端的開端”。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是普希金最優(yōu)秀的作品之一,作品描繪了一幅俄羅斯社會詩一樣的圖畫,詩人通過對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表達了當時俄羅斯青年思想上的苦悶、現(xiàn)實中的探求、不幸和悲劇,并且通過對人物生活和遭遇的描繪,展現(xiàn)了俄國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揭示了沙皇主義專制制度下俄國社會生活的種種矛盾和丑惡。此作品被認為是俄羅斯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別林斯基稱它為“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
多余人”一詞源自19世紀的俄羅斯文壇,是對當時一種文學典型的命名。當時的俄國雖處于專制農(nóng)奴制統(tǒng)治下,但是西歐國家的一些先進思想也在這片土地上流傳開來,許多貴族青年最先接觸到這些先進思想,并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產(chǎn)生了影響。他們屬于貴族知識分子,但既不滿足于自己的上流社會,又不能跳出這種生活的小圈子與人民結(jié)合,所以在他人看來就成了社會上“多余”的人?!岸嘤嗳恕本哂幸恍┕餐奶卣鳎憾鄶?shù)出身于沒落的名門望族,素受文化教養(yǎng),不為官職錢財所利誘;也能看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些弊病和缺陷,在反動專制和農(nóng)奴制下深感窒息。他們雖有變革現(xiàn)實的抱負,但缺少實踐。他們生活空虛,性格軟弱,沒有向貴族社會抗爭的勇氣,只是用憂郁、彷徨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在社會上無所作為。所以,我國高校的大部分《外國文學史》教材中說,了解“多余人”形象,“有助于人民認識沙俄專制制度的罪惡,也能幫助讀者洞察到貴族青年知識分子身上的嚴重缺陷?!?/p>
主人公奧涅金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覺醒的貴族青年,和其他貴族青年一樣有過奢靡的生活經(jīng)歷。受當時的時代氛圍以及進步的啟蒙思想的影響,奧涅金的思想開始發(fā)生變化,尤其是面對現(xiàn)實生活,他開始厭倦上流社會這種空虛無聊的生存方式。懷著對自由和新生活的向往,他來到鄉(xiāng)村,從事農(nóng)事改革,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感觸一番事業(yè)。然而,事情并不如他所想的那樣簡單,之前接受的貴族教育沒有教會他實際工作的能力,生活的惡習也早已深深地烙在他的身體里,再加上地主們的為難和反對,使他所有的愿望都化為泡影,最終只能是無所事事,也就成了社會中的“多余人”。
奧涅金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多余人”形象,可以說是鼻祖,這一形象的塑造和詩人所描寫的時代及社會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十九世紀初,俄國的資本主義開始露出苗頭,但整個國家當時仍處于農(nóng)奴制專制統(tǒng)治下,兩種社會形態(tài)的矛盾日益明顯。奧涅金正是生活在這樣新舊交替的時代,新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都對他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自身的國家文化、種族文化也深深刻在他的生命里,于是奧涅金成為了貴族知識分子中開始覺醒卻又毫無頭緒、找不到出路的“多余人”。
首先,奧涅金是俄國傳統(tǒng)貴族知識分子的形象。他出生于圣彼得堡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從各個方面來看,他都可以稱得上是“天之驕子”,長大后在上流社會中生活得更是得心應手。文中寫道:他每天要花上三個鐘頭,對著鏡子精心打扮自己,讓自己無論何時何地看起來都是最吸引人目光的。他整天出入于各種酒宴、舞會、劇場、戲院之中,花天酒地,談情說愛,過著縱情享樂的奢靡生活,最終成了名副其實的上流社會中的花花公子。奧涅金不是當時的一個特例,那些貴族青年都是這么過的,貴族身份是他們享樂的資本,吃喝玩樂是他們生活的必修課。
其次,奧涅金是具有進步思想的貴族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他從小接受法國教師的西歐式教育,受到英、法等西歐民主思想的啟蒙,拜讀過英國資產(chǎn)階級經(jīng)濟學家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民約論”以及拜倫那些謳歌自由、充滿個性解放和反抗精神的詩篇。這些進步思想對他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加之俄國反拿破侖戰(zhàn)爭的勝利之后,人民群眾對專制農(nóng)奴制統(tǒng)治的不滿和反抗情緒日益高漲,奧涅金開始覺醒,開始反思自己對現(xiàn)實生活的態(tài)度。漸漸的,他對驕奢的上流社會生活感到厭倦,并且越來越反感。他想多讀些書或從事寫作。
正當奧涅金苦于無處排解內(nèi)心的苦悶時,他的伯父去世了,他要去鄉(xiāng)間繼承遺產(chǎn)。在那里他認識了新式地主連斯基和另一位地主的兩位千金達吉亞娜和奧爾伽。冷漠老成的奧涅金和熱情年輕的連斯基一見如故,雖然性格迥異,倆人卻成了很好的朋友。詩人寫道:“巉巖和波浪,詩歌和散文,冰雪和火焰,那差別也不如他們明顯”,他的生活逐漸變得不一樣。
在莊園里,他開始進行農(nóng)事改革,“采用較輕的地租制,用它代替古老的徭役制度的重負”,這一措施理所當然的得到農(nóng)奴們的擁護,他們“因此為命運歡呼”。而此措施卻傷害了利益的另一方,也就是其他傳統(tǒng)地主,他們開始坐不住了,他們對他“又氣又怒”,還有人“心懷詭計”,“大家一致承認:他是個極其危險的怪人”。
再次,奧涅金雖然出生于貴族家庭,但是他的思想觀念、對現(xiàn)實生活的認識都要高于其他貴族青年。他雖然厭倦了上流社會,卻又無法完全擺脫上流社會對他的影響。他希望改變現(xiàn)狀,但又不能與本階級決裂,更不會與社會反抗,所以最終他對生活的態(tài)度只能是消極的逃避。他在鄉(xiāng)間從事農(nóng)事改革背叛了本階級的利益,當這件事遭到其他地主的反對時,奧涅金妥協(xié)了。他雖然崇尚自由,卻無法與本階級對抗,他無力沖破貴族階級傳統(tǒng)思想和道德觀既不滿于現(xiàn)實又找不到反抗的出路念的禁錮。
奧涅金既不滿于現(xiàn)實生活又找不到反抗的出路,他對現(xiàn)實社會的反感僅限于思想上,是一個實打?qū)嵉摹靶袆拥陌印?。貴族教育沒有給予他實際工作的能力,沒有明確的社會理想和生活目的,無論做什么都是半途而廢。他在現(xiàn)實社會看不到希望,之前的苦悶、彷徨、憂郁又都回來了,這些使他對生活更加的冷漠。
奧涅金與連斯基,一個熱情似火,一個冷漠如冰,這樣的兩個人卻成了難解難分的好朋友。其實奧涅金肯和連斯基做朋友并不難理解,他厭倦上流社會空虛無聊的生活,懷著對自由的向往來到鄉(xiāng)間,而他恰恰在連斯基身上看到了他所向往的一切。從這方面可以看出奧涅金不同于其他貴族的地方,他不僅接受了先進的思想,更是在生活中也要求進步。然而他竟然調(diào)戲好友的女朋友,傷害了連斯基的感情,甚至為了虛偽的榮譽與連斯基決斗并殺死了連斯基??梢娍淘谒械馁F族階級的惡習始終存在。
面對愛情也是一樣,奧涅金雖然也被有著美貌和超凡脫俗的思想的達吉亞娜所吸引,然而面對達吉亞娜的示愛,他拒絕了。愛情已經(jīng)無法撼動他冷卻的心,他不再“鐘情于美女”,即使追求女人不過是“逢場作戲”。他不愿承擔責任,更不愿有家庭的束縛。幾年后當他在彼得堡的上流社會遇到達吉亞娜時,又不可自拔的愛上了她,這次達吉亞娜拒絕了他。曾經(jīng)他放棄了帶有自然美麗的達吉亞娜,如今又愛上了充滿上流社會氣息的達吉亞娜,他的眼光實際上與他所厭倦的上流社會是一致的,在拒絕與被拒絕中展現(xiàn)了奧涅金自私自利的一面。
《葉甫蓋尼·奧涅金》的發(fā)表是俄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確立的標志,奧涅金的形象更是俄國封建社會貴族青年的一種典型,他雖然受過資產(chǎn)階級先進思想的啟蒙,不滿于上流社會的庸碌,與眾不同;他想改變社會,但貴族的生活方式又使他毫無能力,只停留在想象階段,最終無所作為,成了社會的“多余人”。小說通過這一形象,塑造了俄國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先進貴族青年的典型,反映了當時貴族青年的困惑與迷茫,在揭露和批判貴族社會的腐敗和丑惡方面具有相當?shù)牧α俊?/p>
[1]查良錚;歐根·奧涅金[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桑淑君;論俄羅斯文學中的“多余人”[J];濟南大學學報;2002.
[3]高杰葉;甫蓋尼·奧涅金人物形象分析[J];東京文學;2011.
[4]于春波;淺析多余人奧涅金的形象特征[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
[5]維·格·別林斯基 ,王智量;論《葉甫蓋尼·奧涅金》[J];文藝理論研究;198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