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王勇 解記臣
胃癌的治療主要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而晚期胃癌的患者宜采用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我院2001年4月至2008年5月用奧沙利鉑聯(lián)合化療方案治療90例晚期胃癌患者,觀察療效和不良反應,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90例中男65例,女25例,年齡27~78歲,中位年齡60歲。初治62例,復治28例。高中分化腺癌17例,低分化腺癌50例,粘液腺癌8例,印戒細胞癌15例。按照方案不同將患者分為(1)mFOLFOX(OXA+5-氟尿嘧啶+甲酰四氫葉酸)組76例。②mEOF(OXA+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和CapOX(OXA+卡培他濱)組14例。
1.2 治療方法 化療方案(1)mFOLFOX方案:OXA 85~130 mg/m2,靜脈滴注2 h,第1天;甲酰四氫葉酸(LV)200 mg/m2,靜脈滴注2 h,第1天;5-氟尿嘧啶(5-Fu)2300~2500 mg/m2,持續(xù)靜脈滴注46 h。每2周1個周期,每3個周期評價療效。②mEOF方案:OXA 85~130 mg/m2,靜脈滴注2 h,第1天;表阿霉素(EPI)50~70 mg/m2,靜脈滴注10~15 min,第1天;5-氟尿嘧啶(5-Fu)2500~3000 mg/m2,持續(xù)靜脈滴注120 h。每3周1個周期,每2個周期評價療效。③CapOX方案:OXA 85~130 mg/m2,靜脈滴注2 h,第 1天;卡培他濱1000 mg/m2,口服,2次/d,第1~14天;每3周1個周期,每2個周期評價療效。
1.3 觀察指標 及隨訪,隨訪至少10個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的統(tǒng)計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生存時間等比較采用Kaplan-Meier法。
90例患者中,中位完成3個周期化療(1~9個周期)。隨訪至2009年5月31日,死亡68例(75.6%);存活15例(16.7%);失訪7例(7.8%),中位隨訪48個月(10~98個月)。初治的62例中,RR 38.8%(19/49),DCR 81.6%(40/49),中位總生存時間(OS)11.3個月(95%CI為5.6~16.4),中位疾病進展時間(TTP)4.5個月(95%CI為2.9~6.1)。復治的28例中,RR 16.7%(4/24),DCR 58.3%(14/24)(見表 1)。
表1 90例晚期胃癌患者治療療效分析
不良反應:全部病例無化療相關死亡,以每例患者發(fā)生程度最高級別計算。主要不良反應為粒細胞減少(Ⅲ、Ⅳ度17.8%)、白細胞減少(Ⅲ、Ⅳ度16.4%)、惡心嘔吐(Ⅲ、Ⅳ度5.5%),周圍神經病變Ⅲ、Ⅳ度發(fā)生率僅為2.7%。
我國近40%的患者不能手術,且近50%的患者行根治術后出現(xiàn)復發(fā)、轉移[1]?;熓菬o法手術的局部晚期或復發(fā)轉移胃癌的主要治療方法。
國內采用奧沙利鉑為基礎的聯(lián)合治療方案治療胃癌較廣泛,但結果不一,特別對生存期的影響不明確。本研究采用以奧沙利鉑為基礎的聯(lián)合方案治療晚期胃癌總體有效率32.9%,一線治療晚期胃癌有效率38.8%,中位生存期11.3個月,與文獻[2]報道的結果相近。本研究結果表明年齡≥65歲的患者仍然可從化療中獲益,且近期有效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預示患者的預后情況。胃癌的預后與患者的體能狀況也有關系。綜上所述,以奧沙利鉑為基礎的聯(lián)合化療方案治療晚期胃癌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均可耐受,有必要臨床進一步研究論證。
[1]Greenlee RT,Murray T,Bolden S,et al.Cancer statistics,2000.CA Cancer J Clin,2000,50:7-33.
[2]金懋林,陳強,程鳳岐,等。奧沙利鉑聯(lián)合亞葉酸鈣和5-氟尿嘧啶治療晚期胃癌的研究。中華腫瘤雜志,2003,25: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