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猛,魏 玲,胡 萌,顧萬榮,莊文鋒,張道園,孫 繼,魏
(1.東北農業(yè)大學農學院,哈爾濱 150030;2.哈爾濱市農業(yè)科學院,哈爾濱 150070;3.重慶市南川區(qū)農業(yè)委員會,重慶 408400)
溫度作為重要的環(huán)境因子之一,時刻影響玉米的生長發(fā)育。玉米生育期間的低溫脅迫,是中國北方玉米產區(qū)的主要氣象災害,是高產穩(wěn)產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建國以來,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 1969、1972、1976、1983、1987、1989、1992、2002、2009年因低溫冷害損失糧食百億斤,導致糧食大幅度減產,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1-2]。國內外學者對低溫脅迫從葉綠素、蛋白質、活性氧代謝、內源激素平衡、顯微超微結構、分子反應機制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廣泛研究[3-4],低溫脅迫下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和蛋白質含量均有增加[5],弱光脅迫、低磷脅迫、水分脅迫等脅迫條件下的光合特性也有很多報道[6-8],弱光、鹽脅迫均導致辣椒葉片凈光合速率(Pn)、氣孔導度(Gs)、蒸騰速率(Tr)下降,各逆境導致凈光合速率下降的限制因子不同[9]。但關于玉米低溫脅迫下光合特性的變化,尤其是葉綠素熒光參數的變化未見報道。因此,本研究選用3個玉米品種,在苗期進行低溫處理,測定光合參數的變化,探討這些變化與不同品種耐低溫特性的關系,揭示低溫傷害機理,為玉米耐低溫育種提供理論依據。
選用3個玉米品種:金玉5、興墾3、吉單198。分別來源于黑龍江省久龍種業(yè)、德農種業(yè)、吉農高新北方農作物優(yōu)良品種開發(fā)中心。
播種育苗:采用室外盆栽播種,盆直徑21 cm,高20 cm,每盆保苗8株,每個品種5次重復。苗期正常管理。
低溫脅迫處理:玉米長到三葉一心時,在人工智能培養(yǎng)箱(HPG-280HX)中進行低溫處理,設3個溫度梯度,分別為18℃/9℃、16℃/7℃、14℃/5℃(晝/夜)。以室外正常生長幼苗為對照(CK),對照在處理期間的日平均溫度為25℃。每個溫度水平分別處理2、4、6、8、10 d。
1.3.1 光合指標的測定
選距生長點第2片完全展開葉,應用LI-6400便攜式光合儀測定葉片凈光合速率(Pn)、氣孔導度(Gs)、蒸騰速率(Tr)、胞間CO2濃度(Ci)、水分利用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
1.3.2 葉綠素熒光的測定
用德國產PAM-210便攜式測定。葉片暗適應20 min后設置原初的熒光參數,關閉光化學光和遠紅光,打開測量光測定初始熒光(Fo),再打開一個飽和脈沖光測定最大熒光(Fm),然后打開光化學光(光強600 μmol·m-2·s-1)照射葉片,當穩(wěn)態(tài)熒光(Fs)出現后,再打開一個飽和脈沖光測定光下最大熒光(Fm),最后關閉光化學光,打開一次遠紅外光測定光下最小熒光(Fo),計算出可變熒光(Fv)、PSⅡ最大光能轉換效率(Fv/Fm)和光系統PSⅡ的潛在活性(Fv/Fo)。每個樣品重復測定3次。
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由圖1可知,與對照相比,低溫脅迫降低了玉米幼苗葉片的Pn。3個品種隨著低溫脅迫程度和脅迫時間的加長,Pn一直在下降,隨著低溫脅迫的加強,Pn下降的越快。各個品種降低的幅度不同,吉單198在第4天有一個迅速下降的過程,興墾3在第6天有一個迅速下降的過程,金玉5一直都是在緩慢的下降,14℃/5℃低溫脅迫的第10天時,吉單198、興墾3、金玉5分別下降了41%、35%、32%。
圖1 低溫脅迫下玉米幼苗光合速率的變化Fig.1 Change of maize seedlings Pn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Fv/Fm表示PSⅡ最大光能轉換效率,常用于度量植物葉片PSⅡ原初光能轉換效率。如圖2所示,隨著低溫脅迫時間的延長,不同品種玉米葉片的Fv/Fm整體上均呈下降趨勢。具體表現為2~6 d時Fv/Fm先緩慢下降,6 d后迅速下降。不同溫度處理下,溫度越低,Fv/Fm越低,各溫度下Fv/Fm高低順序為:CK>18℃/9℃>16℃/7℃>14℃/5℃。Fv/Fm降低,表示其光能轉換效率降低,說明低溫脅迫時間延長加劇了玉米幼苗葉片的光抑制,從而影響了光合作用。對照溫度下,3個品種Fv/Fm隨處理時間的延長變化幅度不明顯。不同低溫處理下,隨著低溫脅迫時間的延長,3個品種Fv/Fm均呈下降趨勢。溫度越低,下降幅度越大。
圖2 低溫脅迫下玉米幼苗Fv/Fm的變化Fig.2 Change of maize seedlings Fv/Fm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Fv/Fo用來表示光系統PSⅡ的潛在活性。如圖3所示,低溫脅迫下,對照的Fv/Fo沒有明顯變化。隨著低溫脅迫時間延長,各處理玉米葉片的Fv/Fo整體上均呈下降趨勢,表明低溫脅迫破壞了光合系統的正常運行,降低了PSⅡ的潛在活性。但各溫度處理下幼苗的變化程度存在差異。14℃/5℃下降程度最大,18℃/9℃下降程度最小。對照溫度下,3個品種Fv/Fo最高,并且隨時間的延長變化幅度不明顯。同一低溫處理下,隨著低溫脅迫時間的延長,3個品種Fv/Fo變化不同,但整體上呈現下降趨勢,下降幅度表現為吉單198>興墾3>金玉5,下降幅度越大說明耐低溫能力越弱。
由圖4可知,與對照相比,3個玉米品種Gs均隨低溫脅迫時間的增加呈下降趨勢。吉單198、興墾3、金玉5在第10天18℃/9℃處理氣孔導度分別下降了20.7%、16.3%、14.4%,16℃/7℃處理下降25.9%、21.8%、20.7%,14℃/5℃處理下降33.8%、27.4%、25.9%。吉單198與其余2個品種相比,在各個低溫脅迫下的下降幅度最大,這說明低溫脅迫對吉單198氣孔導度的影響最大。3個品種隨低溫脅迫強度的增加,氣孔導度下降幅度也隨之增大,溫度越低對玉米幼苗氣孔導度影響越大。
圖3 低溫脅迫下玉米幼苗Fv/Fo的變化Fig.3 Change of maize seedlings Fv/Fo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3個玉米品種在低溫脅迫下Tr的變化呈下降趨勢,且與光合速率和氣孔導度的變化規(guī)律一致(見圖5)。與對照相比,3個玉米品種Gs均隨低溫脅迫時間的增加呈下降趨勢,并且低溫強度越大下降的幅度越大。在低溫脅迫下,吉單198前6 d的下降幅度大,之后緩慢下降;興墾3前8 d下降幅度大,隨后緩慢下降;而金玉5在8 d后Tr迅速下降。
圖4 低溫脅迫下玉米幼苗氣孔導度的變化Fig.4 Change of maize seedlings Gs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圖5 低溫脅迫下玉米幼苗蒸騰速率的變化Fig.5 Change of maize seedlings Tr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如圖6所示,對照處理中,3個品種的胞間CO2濃度對照處理相差不大,都在270~300 μg·mL-1之間。18℃/9℃、16℃/7℃低溫處理下3個品種都有逐漸降低的趨勢,14℃/5℃低溫處理下呈現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14℃/5℃低溫處理下3個品種在第4天開始上升,在處理后第10天金玉5達到最高值330 μg·mL-1。低溫強度不同,Ci的變化規(guī)律也不同,隨著低溫強度的加大,Ci有增加的趨勢。
圖6 低溫脅迫下玉米幼苗胞間CO2濃度的變化Fig.6 Change of maize seedlings Ci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如表1所示,在低溫脅迫條件下,3個品種的WUE都高于對照,說明在低溫脅迫下,植株可以通過提高WUE這個途徑緩解逆境造成的部分損失。各個品種隨著脅迫時間的增加,WUE呈現出先增加后穩(wěn)定的趨勢,18℃/9℃、16℃/7℃、14℃/5℃低溫處理的WUE差異不大。脅迫10 d各個低溫處理吉單198增加26%~36%,興墾3增加15%~21%,金玉5增加15%~19%。18℃/9℃、16℃/7℃、14℃/5℃處理和對照都達到顯著差異。
表1 低溫脅迫下玉米幼苗水分利用率的變化Table 1 Change of maize seedlings WUE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人工智能培養(yǎng)箱在人工模擬鑒定中對光照強度與時間長短、溫度強度和時間長度和空氣濕度都能進行準確的調控,已經成為人工模擬法研究作物溫度脅迫的首選。同時也存在著局限性,首先人工智能培養(yǎng)箱溫度范圍設置存在局限性,最低溫度只能設置5℃,限制了實驗設計的最低溫度,再次,人工氣候室的空間容量有限,生理指標的測定需要大量的材料,多個箱體同時使用造成被測材料存在時間和空間的差異。本試驗低溫處理采用人工智能培養(yǎng)箱來處理,雖然會存在一定的誤差,但能夠模擬自然狀態(tài),不會影響到試驗的準確性。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基礎,是植物合成有機物質和獲得能量的根本源泉,可以反映植株生長勢和抗性強弱[10-11]。低溫幾乎影響作物光合作用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包括光能吸收、氣體交換、碳同化過程等,一般情況下,低溫脅迫處理的植株葉片Pn、Gs、Tr明顯小于對照[12],導致Pn降低既有氣孔因素也有非氣孔因素。低溫處理導致玉米幼苗Pn下降的同時,Ci下降,說明Pn的下降由氣孔因素引起。低溫處理導致玉米Pn下降的同時,Ci先降低后升高,表明Pn下降由氣孔因素逐漸轉變?yōu)榉菤饪滓蛩卣贾鲗У匚籟9,13]。從本試驗結果可以看出,3個玉米品種Pn在低溫脅迫下的變化趨勢與前人研究結果一致,說明低溫處理明顯降低了玉米的光合速率,在18℃/9℃、16℃/7℃低溫處理下為氣孔因素引起,14℃/5℃低溫處理下為非氣孔因素引起。
葉綠素熒光可以利用植物體內葉綠素作為天然探針,快速、靈敏、無損傷地研究和測定光合生理狀況以及多種因子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已成為人們研究光合代謝的最新手段,極大地推動了光合過程中光能利用、逆境條件下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光損傷及其防御機制的研究[6]。Fv為可變熒光,Fm為最大熒光,它們的比值Fv/Fm代表PSⅡ光化學的最大效率或PSⅡ原初光能轉化效率[14],低溫脅迫可導致Fv/Fm下降,與前人研究結果一致。Fv/Fo是Fv/Fm的另一種表達形式,也可以作為反映低溫脅迫程度的理想指標[15],本研究中Fv/Fo的變化趨勢與Fv/Fm相同(見圖2、3),耐低溫能力強的品種能夠減輕低溫脅迫對玉米葉片PSⅡ反應中心的傷害,提高光能轉化效率,從而提高玉米的光合能力。Fv/Fm和Fv/Fo在低溫脅迫下下降,說明PSⅡ活性中心受損,Pn快速下降,本試驗中吉單198在第4天有一個迅速下降的過程,興墾3在第6天有一個迅速下降的過程,金玉5一直都是在緩慢的下降,說明在低溫前期植株通過降低氣孔導度(Gs)、蒸騰速率(Tr)和增大水分利用率(WUE)的自我保護機制進行調節(jié),吉單198在第4天、興墾3在第6天自我保護機制失效,導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本試驗是在受控條件下對玉米幼苗進行的研究,低溫脅迫下不同玉米品種全生育期的光合代謝調控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隨著低溫脅迫處理時間的延長和程度的加強,3個品種表現出一致的規(guī)律,光合速率(Pn)、氣孔導度(Gs)、蒸騰速率(Tr)、PSⅡ最大光能轉換效率(Fv/Fm)和光系統PSⅡ的潛在活性(Fv/Fo)呈下降趨勢,胞間CO2濃度(Ci)18℃/9℃、16℃/7℃低溫處理下3個品種都有逐漸降低的趨勢,14℃/5℃低溫處理下呈現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水分利用率(WUE)先增高之后趨于穩(wěn)定。
低溫脅迫使光合作用降低,葉光系統Ⅱ(PSⅡ)活性中心受損,植株通過調節(jié)氣孔導度(Gs)、蒸騰速率(Tr)、胞間CO2濃度(Ci)和增大水分利用率(WUE)的自我保護機制進行調控。本研究結果說明,參試的3個玉米品種在低溫脅迫條件下光合指標的變化均有一定規(guī)律性,其品種間具有顯著的差異。這些研究結果對玉米新品種培育和利用都具有重要意義。
[1] 王瑞,馬鳳鳴,李彩鳳,等.低溫脅迫對玉米幼苗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及電導率的影響[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39(5):20-23.
[2] 魏湜,王玉蘭,楊鎮(zhèn).中國東北高淀粉玉米[M].北京:北京農業(yè)科學出版社,2010:122-124.
[3] 楊德光,唐心龍,席景會,等.植物在低溫脅迫下的分子反應機制研究進展[J].玉米科學,2009,17(2):99-101.
[4] 簡令成,盧存福,李積宏,等.適宜低溫鍛煉提高冷敏感植物玉米和番茄的抗冷性及其生理基礎[J].作物學報,2005,31(8):971-976.
[5] 王小麗,裴玉賀,郭新梅,等.低溫脅迫下玉米幼苗的幾種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J].植物生理學通訊,2009,45(5):487-490.
[6] 劉明,孫世賢,齊華,等.水分脅迫對玉米苗期葉綠素熒光參數的影響[J].玉米科學,2009,17(3):95-98.
[7] 常敬禮,楊德光,譚巍巍,等.水分脅迫對玉米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39(11):1-5.
[8] Schreiber U,Gademann R.Assessment of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of prochloron in lissoclinum patella in hospite by chlorophyⅡfluorescence measurements[J].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1997,38:945-951.
[9] 張志剛,尚慶茂.低溫、弱光及鹽脅迫下辣椒葉片的光合特性[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0,43(1):123-131.
[10] Sharp R E,Poroyko V,Hejlek L G.Root growth maintenance during water deficits:physiology to functional genomies[J].J Exp Bot,2004,55:2343-2351.
[11] 莊文鋒,魏湜,趙東旭.稀植栽培下春小麥旗葉光合性狀的變化規(guī)律[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39(3):22-25.
[12] 楊華庚,林位夫.低溫脅迫對油棕幼苗光合作用及葉綠素熒光特性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24):506-509.
[13] 朱新廣,王強,張其德.冬小麥光合功能對鹽脅迫的響應[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2,8(2):177-180.
[14] 朱先燦,宋鳳斌,徐洪文.低溫脅迫下叢枝菌根真菌對玉米光合特性的影響[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0,21(2):470-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