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先虎(重慶市萬州區(qū)人民醫(yī)院,重慶萬州404100)
高血壓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常引起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舒張功能障礙。左心室肥厚目前被認為是心血管危險的重要標記之一,而左心室舒張功能障礙常引起患者舒張性心力衰竭,從而導致患者死亡。左旋氨氯地平為第4代二氫吡啶類鈣離子通道拮抗藥,它通過阻滯心臟以及血管平滑肌細胞膜的鈣離子通道,減少鈣離子內(nèi)流,從而導致心肌和血管平滑肌松弛,起到降壓作用。本研究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50例高血壓病患者,觀察左心室舒張功能和左心室厚度的變化。
選取2010年6月-2011年2月在我院心內(nèi)科住院并符合條件的高血壓病患者100例,按照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以及嚴重的器質(zhì)性心臟病,肝、腎功能不全等。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吸煙者19例,飲酒者21例,平均年齡(57±9)歲?;颊弑救撕炇鹬橥鈺?,所有患者均經(jīng)超聲心動圖證實有左心室舒張功能障礙和左心室厚度增加。由與本試驗無關的人員進行隨機分組,試驗組50例,對照組50例,整個過程中醫(yī)師和患者均不知患者所屬組別。2組患者性別、年齡、血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入選病例治療前均未服用任何降壓藥物,已服用降壓藥的患者停服1周洗脫。試驗組給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吉林天風藥業(yè)有限公司)2.5~5.0 mg·d-1;對照組給予復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北京雙鶴藥業(yè)有限公司),每天1片。2組總療程均為6個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復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均用外觀相同的牛皮紙小袋包裝。同時,為每一位受試者準備應急信封,其內(nèi)注明受試者的用藥方案,并規(guī)定應急信封只能在受試者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時拆閱。如果拆閱,需注明拆閱者、拆閱日期、原因等,并在病例報告表中記錄。
2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分別在治療前、治療3個月和6個月后檢測二尖瓣舒張早期血流峰速(E)與舒張晚期血流峰速(A)的比值(E/A),以及舒張期室間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質(zhì)量指數(shù)(LVMI)等指標。左心室肥厚的診斷標準為:LVMI男性>134 g·m-2,女性>110 g·m-2。
試驗中密切觀察2組患者有無不良反應,并記錄其程度、處理及轉歸。不良反應與用藥的關系按照:肯定有關、很可能有關、可能有關、可能無關、肯定無關五級評定,將前3種情況記為不良反應。輕度:持續(xù)時間短,能耐受,不影響工作、生活和睡眠,勿需處理。中度:癥狀較為明顯,但能耐受,需處理但不需停藥。重度:癥狀嚴重,影響工作、生活和睡眠,不能耐受,需處理并停藥。
采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以及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組治療3個月與6個月后,與治療前比較,E峰均增加,A峰均下降,E/A比值均增加,試驗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試驗組治療6個月較治療3個月下降更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心室舒張功能變化情況比較(±s)Tab 1Comparison of left ventricle diastolic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2group(s±s)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心室舒張功能變化情況比較(±s)Tab 1Comparison of left ventricle diastolic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2group(s±s)
與本組用藥前比較:*P<0.05,▲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與用藥3個月比較:ΔP<0.05vs.before treatment of same group:*P<0.05,▲P>0.05;vs.control group on same time:#P<0.05;vs.after treatment 3months:Δ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3個月治療6個月E/A比值0.81±0.090.83±0.100.90±0.11*#0.85±0.10*▲1.08±0.14*#Δ 0.90±0.11▲組別試驗組對照組試驗組對照組試驗組對照組E峰/m·s-1 0.59±0.120.60±0.130.63±0.18*#0.61±0.17*▲0.69±0.23*#Δ 0.63±0.18▲A峰/m·s-1 0.73±0.210.71±0.200.69±0.17*#0.70±0.19*▲0.64±0.15*#Δ 0.69±0.17▲
2組治療3個月與6個月后,IVSd、LVPWd、LVMI、LVDd指標均較治療前下降,與治療前比較,試驗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試驗組治療6個月較治療3個月下降更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研究中,試驗組有1例發(fā)生下肢水腫,1例服藥后面色潮紅;對照組有2例頭脹,1例乏力,程度均以輕度為主。所有患者服藥期間均未退出試驗,也未停藥。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高血壓患者由于長期后負荷增加致左心室壁肥厚,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收縮和舒張功能下降,是病死率明顯增加的獨立危險因素。Arrowsmith等[1]證明,在活體中,左旋體的藥效是右旋體的1000倍,5.0 mg的氨氯地平與2.5 mg的左旋氨氯地平的療效相當。與氨氯地平同樣,左旋氨氯地平是長效二氫吡啶類鈣拮抗藥[1],半衰期49.6 h,作用更加持久,去掉右旋體,不良反應減少,安全性更高。其能阻斷心肌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外的鈣離子經(jīng)細胞膜鈣通道進入細胞,導致心肌和血管平滑肌松弛,還能抑制交感神經(jīng)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使血漿兒茶酚胺下降,從而導致小動脈松弛和擴張。從本研究表1和表2可以看出,高血壓伴左心室功能障礙和左心室肥厚的患者,經(jīng)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后,舒張功能障礙和左心室肥厚均有改善,且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改善越明顯(P均<0.05)。說明左旋氨氯地平可改善高血壓患者舒張功能障礙和逆轉左心室肥厚,這與方志高[2]等和刁曉燕[3]等研究結果一致。其機制可能是:(1)其不引起交感神經(jīng)的激活并能降低交感神經(jīng)張力,持續(xù)阻斷心肌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鈣離子內(nèi)流,有利于心肌的去收縮活動,改善收縮與舒緩的不協(xié)調(diào),其負性肌力作用可減輕收縮終末期左心室變形,通過改善心室順應性,擴張外周血管,減少心肌耗氧量,可逆轉心室舒張功能不全。(2)其能阻斷蛋白激酶C使轉錄因子蛋白磷酸化,從而逆轉心肌肥厚。(3)其增加鈉鹽排泄,從而抵消了腎上腺素的活性,減少兒茶酚胺對心肌刺激作用[4]。(4)左旋氨氯地平能擴張動脈,降低左心室后負荷,從而降低心臟做功,使左心室肥厚減退。且其不良反應輕微,不影響患者的肝腎功能,安全性較好。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心室重量參數(shù)的變化情況比較(±s)Tab 2Comparison of left ventricular weight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2group(s±s)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心室重量參數(shù)的變化情況比較(±s)Tab 2Comparison of left ventricular weight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2group(s±s)
與本組用藥前比較:*P<0.05,▲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與用藥3個月比較:ΔP<0.05vs.before treatment of same group:*P<0.05,▲P>0.05;vs.control group on same time:#P<0.05;vs.after treatment 3months:ΔP<0.05
時間LVD d/mm組別IVSd/mm LVPW d/mm LVM I/g·m-2
綜上所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改善高血壓患者左室舒張功能和左心室的厚度,且安全性較好。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還需要大樣本試驗進一步證實。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起草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高血壓雜志,2000,(8):94.
[2]方志高,馮湘君.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抗高血壓及左室肥厚的逆轉作用[J].中華臨床醫(yī)藥雜志,2006,13(14):75.
[3]刁曉燕,谷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聯(lián)合卡維地洛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壓達標及左室舒張功能影響的研究[J].貴州醫(yī)藥雜志,2009,8(33):696.
[4]陳建新,李白成.鈣拮抗劑對高血壓并左室肥厚患者的血漿腦鈉素的影響[J].暨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28(4):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