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幽的月夜,狹小但不擁擠的書房,開一點窗,透一點風(fēng),泡上一杯淡淡的奶茶,然后虔誠地掀開散發(fā)清香的書頁。茶香四溢,我的思緒開始隨著書里的文字飄蕩,久久,不能恍神。
我讀的是享譽中外的四大名著嗎?不是。我讀的是四書五經(jīng)嗎?也不是。那一定就是外國名著了吧?也不是。我讀的只是一本流傳很廣的詩詞鑒賞——《人生若只如初見》。
就是這么一本簡單的書讓我為一首首詩詞醉心,為一出出美麗動人的文人愛情故事而癡迷。沒有四大名著的大手筆,沒有四書五經(jīng)的深刻哲理,更沒有外國名著的情節(jié)曲折。有的只是“春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的凄涼,有的只是“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移”的感動,有的只是“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悲情。
易懂的文字,相通的情感。我猶一古代女子,在煙雨的江南,在青石板的月牙橋上,輕撐一把油紙傘,目睹著男女主角的愛恨離愁,見證著一句句有感而發(fā)的驚世詩句的誕生,邂逅著屬于我自己的那份緣分。
這,便是淺閱讀吧,追求簡單輕松,實用有趣。不是人人都能讀懂孔子,不是人人都能理解莊子,更不是人人都能讀完一部語句生澀的古文或長篇小說,那么就讓讀懂的人為我們講述吧,于是有了于丹的《論語》心得,有了百家講壇,有了易中天的《品三國》,有了安意如的《思無邪》,使閱讀變得輕松有趣,使文章變得生動易懂,既增加了知識,又愛上了閱讀,何嘗不可?
淺閱讀,讓書走近了大眾,把文化推廣到老百姓的心中,同快節(jié)奏的時代一起進步。書,滿天下,滿人間。小孩的手里抬著兒童版的唐詩宋詞,青少年的手里抬著一本名著講解,青年的包里裝著一本輕松純真的現(xiàn)代小說,中年人的懷里揣著一本做人處世之道的寶典,老人家里備著一本養(yǎng)生圖書。多么和諧的畫面,不再把圖書束之高閣,不再把圖書看得無比神圣。書,穿梭于你我之間。
夜,漸漸有點深了,我合上書頁,伴著恬靜的月光進入了夢鄉(xiāng)。
人們開心無比地交換著書籍,公主笑了。人們隨手翻開一本書看得津津有味,我笑了。若我與現(xiàn)代的畫面交換,書滿了人間,知識滿了天下。我知道這是一個夢,夢見的是不遠的將來。
淺閱讀會逐步發(fā)展,書籍也會普及人間,到那一天,365天,天天都是4月23日。
今天,你淺閱讀了嗎?
問題診斷
本文有以下幾個問題:一是作文的開頭講究簡潔、生動、優(yōu)美。行文時要么巧用修辭使語句生動,要么精心提煉警句,先聲奪人。而本段的開頭平平,沒有很強的視覺沖撞力,應(yīng)做修改。二是句式不太對稱。作者雖然試圖在語言上達到整散結(jié)合的效果,但一些語句不但不流暢,反而比較生澀,如第六自然段作者在用一組排比事例證明淺閱讀的魅力時,語言不夠嚴(yán)整,需要修改。三是邏輯不夠合理。文章思路開闊,結(jié)構(gòu)清晰,有層層遞進的意味,也有一定的思想性,但有些語段思路含糊,如第七自然段是由議論轉(zhuǎn)入記敘,而到第九、十自然段又轉(zhuǎn)入議論,應(yīng)適當(dāng)調(diào)整。四是結(jié)尾較精練,這樣結(jié)束全文也未嘗不可。但如果講究首尾圓合,最好以景結(jié)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