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艷紅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城市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北京 100055)
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地下軌道交通受到越來越多的城市青睞。地下軌道交通基坑的形狀也多種多樣,基坑工程的安全性極其重要。地鐵基坑工程具有工程量大、技術難度高、不可預見因素多等特點,其支護結構的安全可靠性不僅影響基坑工程,而且往往會影響周邊的環(huán)境。同時,它雖然是臨時結構,但是其費用很高,對工程總造價的影響不容忽視。因此,如何選擇既安全可靠又經(jīng)濟合理的基坑支護結構,具有現(xiàn)實意義。尤其是對不規(guī)則形體且基坑周邊建筑物繁多的深基坑,支護結構方案的優(yōu)化選擇顯得尤為重要。
深圳地鐵3號線紅嶺站B通道、換乘通道和2號風道合建,位于紅嶺中路西側,紅荔路南側,紅嶺中路及紅荔路地面車流較大,交通繁忙?;痈浇薪ㄖ锎蠹覙贰⑽乃嚇?、科技樓等,基坑深度約 15.31 m ~16.56 m,基坑寬度 49.8 m ~94.5 m,基坑平面形狀不規(guī)則,基坑平面形狀見圖1。
圖1 基坑平面形狀示意圖
本基坑從上到下依次為:①-1素填土,厚約4.1 m;⑥-2粉質粘土,厚約 5.7 m;?-1全風化花崗巖,厚約 5.2 m;?-1-2全風化花崗巖,厚約 1.6 m;?-2強風化花崗巖,厚約 1.4 m;?-3中等風化花崗巖,厚約6.9 m;?-4微風化花崗巖(見表1)?;游挥诜圪|粘土及全風化花崗巖層。
場地無地表水系流過,地下水主要賦存在松散覆土及基巖的裂隙中,主要存在松散土層孔隙水及基巖裂隙水,地下水位埋深1.9 m~6.8 m。場地內地下水水量較豐富。
本基坑周邊建筑物密集,施工場地狹小,又處于交通要道,不具備斷道施工條件,采用大范圍放坡開挖的施工顯然不適合;地下連續(xù)墻防水效果好,但相對于鉆孔灌注樁場地占用較大,工程造價相對較高,此處不宜采用,經(jīng)綜合考慮,結合地區(qū)工程實踐,選用鉆孔灌注樁+旋噴樁圍護形式。
表1 基坑支護巖土設計參數(shù)
2.2.1 基坑支護方案選擇
本基坑特點:
1)形狀不規(guī)則基坑寬度較大,橫向最寬49.8 m,縱向則達到94.5 m;
2)周邊建筑物及管線較多,要求控制基坑周邊土體的沉降及水平位移;基坑規(guī)模大,基坑內支撐可采用錨索、混凝土支撐或鋼支撐?;又苓吔ㄖ镙^多,又存在較多市政管線,大面積采用錨索不可避免與管線沖突,造成部分管線改移導致費用增加,因此排除全部大面積采用錨索的支撐方案,考慮采用內支撐的方案。由于基坑形狀不規(guī)則,如何合理布置圍護樁及內支撐的位置,使得整個受力體系達到最優(yōu),是此基坑設計的關鍵。
基坑支護方案包括:
1)整體支護方案(采用鋼支撐)??紤]整體開挖,采用鋼支撐內支撐支護方式,基坑圍護結構平面布置圖見圖2,支撐水平間距約3 m??紤]整體開挖方案,采用鋼支撐方式,支撐跨度大,最大的跨度將近50 m,跨度超過13 m的支撐將近90%,為了滿足支撐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超過13 m的支撐架設臨時立柱。
2)整體支護方案(采用混凝土支撐)??紤]整體開挖方案,采用混凝土支撐支撐方式,基坑圍護結構平面布置圖見圖3,支撐水平間距約6 m。考慮整體開挖方案,采用混凝土支撐方式,支撐跨度大,最大的跨度將近50 m,跨度超過15 m的支撐占81%,為了滿足支撐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超過15 m的支撐架設臨時立柱。圍護結構相同,采用鋼支撐內支撐,支撐間距較混凝土支撐密一倍多,二者最長的支撐長度大致一致。
圖2 基坑圍護平面布置整體施工(采用鋼支撐)示意圖
圖3 基坑圍護平面布置整體施工(采用混凝土支撐)示意圖
3)分期支護方案。由于整體施工,支撐跨度大,而且需要設置大量的臨時立柱,增加了施工難度、風險及影響了施工進度,因此提出了化整為零的分期施工的方案。分期施工的一期基坑圍護結構平面布置圖見圖4,水平間距約3 m。分期施工的一期基坑規(guī)則常規(guī),采用了鉆孔灌注樁+旋噴樁+鋼支撐的內支撐方式。一期基坑同時滿足3號線的按期開通需求。一期基坑跨度超過13 m的鋼支撐,架設臨時立柱,占總鋼支撐數(shù)量的19%。
圖4 基坑圍護平面布置分期一(采用鋼支撐)示意圖
2.2.2 施工方案設計計算比較
上述施工方案根據(jù)當?shù)毓こ虒嵺`均可行,現(xiàn)將整體施工和分期施工方案進行計算和比較,并列出兩種支護方案支護結構的內力和位移計算結果,見圖5。
從上述計算結果可以看出,三種方案圍護樁位移相差不多,分期施工采用鋼支撐的位移最小,整體施工采用混凝土支撐的位移次之,整體施工采用鋼支撐的位移相對最大。圍護樁內力整體施工采用混凝土支撐最小,分期施工采用鋼支撐次之,整體施工采用鋼支撐的最大。對于圍護樁內力采用混凝土支撐雖然相對鋼支撐最有利,但優(yōu)勢不是很明顯(比分期施工采用鋼支撐小14.3%,比整體施工采用鋼支撐小18.3%),但現(xiàn)場施工來講,鋼支撐相比混凝土支撐,進度快,造價低,施工安全性高,而且混凝土支撐后期鑿除費用高,因此不推薦采用混凝土支撐。對于鋼支撐來說,分期施工比整體施工的圍護樁內力和位移都小,而且采用分期施工,臨時立柱比整體施工要少的多,臨時立柱雖然可以減少支撐跨度,但臨時立柱現(xiàn)場架設相對困難,對于防水不利,增加施工難度,一般都避免使用。從安全性和經(jīng)濟性的角度來講,推薦采用分期施工鋼支撐方案,而且現(xiàn)場也是采用這一方案施工,同時采用分期施工,可以利用施工場地范圍內的空間,降低了施工成本。
圖5 基坑圍護內力位移計算
1)在圍護結構相同的前提下,混凝土支撐相比鋼支撐,圍護結構的內力最有利,當優(yōu)勢不是很明顯的情況下,宜優(yōu)先采用鋼支撐。2)不規(guī)則基坑的支護方案常規(guī)采用圍護結構+錨索的支護方式,但在錨索受限的環(huán)境下,采用化整為零、化復雜為簡單的思路,采用分期實施的方案,可以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風險。分期施工同時有效地解決了施工場地不足的問題,降低了施工成本。
[1]吳水根,劉 勻.不規(guī)則基坑支護方案的優(yōu)化選擇[J].建筑施工,2003(8):11-12.
[2]孫 菁.復雜基坑圍護結構的設計[J].建筑與施工,2006(15):116-117.
[3]李有宇.某大型廠區(qū)內復雜深基坑支護設計[J].山西建筑,2010,36(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