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師大亮
(浙江省杭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杭州311115)
烘焙技術是鐵觀音傳統(tǒng)制茶工藝的一道重要工序,它不僅使成品茶含水量控制在3%~4%以便于貯藏,還由于茶葉受熱后,會使茶葉的內含物質發(fā)生變化,增強茶葉特有的芳香。在安溪,茶農有句諺語,“茶為君,火為臣”;可見烘焙之重要性。經過傳統(tǒng)烘焙工藝的鐵觀音茶湯色橙黃清澈明亮,滋味濃醇,回甘力強,耐沖泡。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保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傳統(tǒng)焙火鐵觀音茶不傷胃,近來受到人們的關注。烘焙鐵觀音茶葉的溫階設定隨烘焙人的經驗及原茶的特性為基礎,根據各種鐵觀音的具體特點,可設定全熟火、熟火、重火、中火、輕火、清香火不同的溫階,結合烘焙時間生產不同香型的鐵觀音茶。作者通過對鐵觀音茶在不同條件下焙火后,經過專業(yè)評委的嗜好性審評來探討鐵觀音茶最佳的烘焙工序。
參試的茶葉為市售250 g三級真空包裝清香型安溪鐵觀音茶20袋(福建安溪縣)。
主要設備儀器有DZX6000系列恒溫干燥箱(上海?,攲嶒炘O備有限公司),HC.TP12B.1型盤架藥物天平(四川天平儀器有限公司),烘烤用金屬托盤,茶葉審評用具。
泡茶用水為飲用純凈水。
設置烘焙溫度梯度分別為80,100,120,140和160℃,烘焙時間樣1均不進行焙火;樣2分別焙火120 min,不進行焙火,不進行焙火,焙火30 min和不進行焙火;樣3分別焙火120,90,60 min,不進行焙火,不進行焙火;樣4分別焙火120,90,60,30 min,不進行焙火;樣5分別不進行焙火,焙火90,60,30 min和不進行焙火;樣6分別焙火90,90,60,30 min,不進行焙火;樣7分別不進行焙火,焙火90,60,40 min和不進行焙火;樣8分別焙火120,90,60,50 min和不進行焙火;樣9分別不進行焙火,焙火120,90,60和30 min;樣10分別焙火120,90,60,30和30 min;樣11分別不進行焙火,焙火90,60,30和30 min;樣12分別不進行焙火,焙火120,60,30和30 min。
隨機選取完好的茶葉做樣品,打開包裝袋,將茶葉放于托盤中混合均勻,用天平稱取,每個處理樣品0.25 kg。各處理分別通過烘箱按照預定的工序流程進行焙火。采用DZX6000系列恒溫干燥箱,調節(jié)設置溫度,預熱到箱溫達到所設置的溫度,將分好的茶樣用金屬托盤薄攤放入烘箱中,關閉箱門,記時。待時間到,即刻打開箱門取出。茶樣取出后放置于實驗臺上攤涼大約30 min左右,冷卻至室溫。調節(jié)溫度待箱溫到達指定溫度并恒定后,將冷卻的茶樣再次放入恒溫箱中繼續(xù)進行指定時間的焙火,依次進行。
待12個處理樣全部完成預定焙火工序后,對試驗樣進行嗜好性感官審評。
審評方案。嚴格按照把盤→開湯→看湯色→嗅香氣→嘗滋味→評葉底的程序進行審評,并按照預設的9級分級方法評定。
感觀審評。青茶先把盤看其色澤和整碎度,然后進行開湯即內質審評,以香、味為主,兼評湯色、葉底。開湯審評時用一種特制的有蓋倒鐘形杯,容量為110 mL,沖泡前用沸水將杯碗沖洗湯熱,然后稱取5 g倒入茶甌中,用沸水沖泡至滿甌,加蓋泡2 min后,揭取甌蓋嗅香。而后將甌中茶湯倒入評茶碗中,評其湯色和滋味。接著再沖泡第2次,3 min后按上法評第2泡香氣、湯色、滋味,比較茶葉的耐泡度。沖泡第3,4遍時各為5 min,重復審評。
評茶分級。由于審評主要是感官嗜好性審評,因此根據試驗情況設定分級。為了讓審評結果更精確,共設9級。并規(guī)定:從1級到9級代表審評嗜好性越好,茶的品質越佳;超過5級(含5級)代表較好,低于5級代表較差。
評審人員由10名高級評茶師組成。
焙火后各樣品經評審人員的感觀品質審評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各鐵觀音茶樣品焙火后專業(yè)評審人員感觀品質嗜好性審評結果
對審評結果進行期望值(E)計算:
得出樣品1~12的期望值(E)分別為:5.4,4.6,69.3,6.2,7.6,6.5,6.7,6.3,3.9,3.7,4.6,4.2。樣3、樣4、樣5、樣6、樣7、樣8期望值均大于6,代表這些試驗樣的品質較好,其中以樣5的品質為最好,該樣的烘焙工藝流程更為合適。
鐵觀音茶經過烘焙,可以消除多余的水分,保持品質,利于貯藏。烘焙過程的干熱作用,使茶葉細胞結構疏松,使某些結構物質破壞或重新排列,促進了低沸點芬香物的揮發(fā),使香氣轉清純,并在同分異構的作用下,減少了苦澀味,并使茶葉中的酪類物質部分分解和焦糖化因而使之帶有甜味感。
試驗結果表明,茶樣5的評級期望值最高,鐵觀音茶焙火的最佳條件為依次在100℃下焙火90 min、在120℃下60 min、在140℃下30 min,中間攤晾30 min左右待茶葉冷卻至室溫。
鐵觀音茶焙火的適宜溫度范圍在80~140℃。在焙火溫度在150℃以上時,茶葉的品質降低,易產生焦糊味;80℃下長時間焙火對茶葉品質也有影響。火候實際作用是使茶葉內產生熱物理化學作用的程度?;鸷蚰苡绊懲庑紊珴伞⑷~底湯色,影響茶葉泡水長短品質;火候掌握適當可以彌補茶葉品質某些不足,掌握不當會降低品質,甚至成為焦味過失茶。特殊品種的茶葉,火候掌握恰到好處,能襯托特殊的香韻特征。
[1]廖瓊滿.淺談安溪鐵觀音的品用價值[J].農業(yè)考古,2000(4):37-39.
[2]王振忠.鐵觀音工藝簡介[J].茶葉科學技術,2004(4):25-28.
[3]單虹麗,唐茜.茶葉貯藏過程中含水量變化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05,21(1):58-63.
[4]曾國淵.精制烏龍茶烘焙作用的原理與要求[J].福建茶葉,2004(1):33-34.
[5]宛曉春.茶葉生物化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
[6]陳洪德,陳清寶,張明泰.安溪縣不同地域鐵觀音茶采制及品質差異[J].中國茶葉加工,2005(2):46-48.
[7]詹梓金.淺談安溪鐵觀音的社會和諧與自然和諧[J].福建茶葉,2007(2):14-17.
[8]蔣建明.再說茶葉感官審評與誤差控制[J].廣東茶業(yè),2008(3):11-12.
[9]Heller S B,Miline GW A.EPA/NIH mass spectral data base[M].Washington: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80:20-80.
[10]蘇建云.淺談概率與數(shù)理統(tǒng)計中的隨機變量[J].職業(yè)圈,2007(1):112-116.
[11]陸松侯,施兆鵬.茶葉審評與檢驗[M].3版.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