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瑩
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門診部,北京 100048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的典型特征為氣流明顯受限,且氣流受限程度是不完全可逆的,呈現(xiàn)一種進行性發(fā)展病癥,可能與患者肺部對吸入的煙霧等過多的有害氣體和有害顆粒引起的機體異常炎性反應的發(fā)生相關(guān),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是患者的呼吸困難,常伴有胸悶、咳嗽、氣促、乏力等臨床癥狀[1-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發(fā)于老年人群[5-6],大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近年來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上升趨勢。有研究報道,有效的家庭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并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7]。為了探討程序式居家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我院選取8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86例,其中,男 49 例,女 37 例;年齡57~76 歲,平均(64.8±10.5)歲;病程4~18年,平均(9.3±3.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分會制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標準[8],排除患有其他心肺臟疾病的患者。合并高血壓23例,合并糖尿病17例。按功能性呼吸困難分級可以分為0、Ⅰ、Ⅱ、Ⅲ、Ⅳ級[7]。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患者43例為對照組,采用程序式居家護理患者43例為觀察組。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性別、年齡、平均年齡、病程、平均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通過與社區(qū)的衛(wèi)生服務機構(gòu)人員進行溝通,每月定期在社區(qū)內(nèi)舉辦COPD有關(guān)知識的宣傳和講座,并定期進行更新,通過自學的方式,使患者了解疾病的有關(guān)知識,采取治療相應的措施。
1.2.2 觀察組 采用程序式居家護理。通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gòu)對患者進行三次評估,辨別患者亟需解決的各種問題,實施有針對性的程序式居家護理,找出患者需求度最高的疾病有關(guān)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后對號入座,為患者制訂可行有效的護理方案,監(jiān)督其實施并對其結(jié)果進行目標評價,每隔8周進行一次考核,對護理方案進行修正。由專業(yè)的檢測人員使用肺功能儀對患者進行肺功能測定,
1.2.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和第1秒用力呼出量占肺活量比值(FEV1/FVC)。
護理干預24周后,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進行SF-36評分。該評分為36個問題[9],共9個維度,主要為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身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健康變化。評分時將條目均行正向化處理后逐項計分,按標準積分轉(zhuǎn)換公式將得分轉(zhuǎn)換成0~100分。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zhì)量越好。標準積分=(實際得分-該方面的最低得分)/(該方面的最高得分-該方面的最低得分)×100。
所有數(shù)據(jù)資料均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后觀察組肺功能指標FEV1和FEV1/FVC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FEV1(%) FEV1/FVC對照組觀察組43 43 t值 P值46.2±10.6 57.5±13.8 6.891 0.017 53.4±11.7 65.1±12.9 6.386 0.021
觀察組呼吸困難0、Ⅰ、Ⅱ、Ⅲ、Ⅳ級分級情況均明顯好于對照組,各個級別相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呼吸困難分級情況比較[n(%)]
觀察組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身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健康變化的SF-36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由于長期受到疾病的困擾,其心理負擔很重,往往具有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生活質(zhì)量大幅下降,失去對疾病治療的信心,不能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只有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依從性和主動性,才可以將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達到最佳狀態(tài)。常規(guī)護理只能通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gòu)進行定期培訓,不能對患者進行一對一和面對面的有針對性治療,患者之間的病情有所差別,個別患者臨床療效較好,而其他患者則大打折扣。
程序式居家護理可以有效避免常規(guī)護理的問題,具有以下特點:①將患者的整體護理作為指導思想,將患者的需求作為治療導向。重點強調(diào)患者治療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通過對護理干預模式制訂,給予患者早期頻率較高的護理,采用進行性護理方法,逐漸減少對患者的干預頻率,對患者生活中面臨的需求度較高且可行容易解決的問題進行優(yōu)先處理。②加強患者所處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建設,多采用一些切實可行的護理方案。從家庭和社會多方面對患者進行鼓勵和支持,制訂清晰的護理干預流程圖。
本次研究表明,觀察組肺功能指標FEV1和FEV1/FVC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呼吸困難0、Ⅰ、Ⅱ、Ⅲ、Ⅳ級分級情況均明顯好于對照組,觀察組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身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健康變化的SF-36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采用程序式居家護理的臨床療效明顯好于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后,可以明顯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依從性和主動性,通過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康復護理等多個方面同時進行,并減少了各種危害因素給患者帶來的不良影響,可以明顯降低各種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根據(jù)不同患者的具體病情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制訂切實可行的護理方案,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確診的早期、整個治療過程、治療后家庭緩解期分別進行評估,根據(jù)各個不同治療時期修改制訂的護理方案,使之更加貼近于患者的實際情況,切實起到居家護理的獨特功效,可以擴大治療的臨床療效。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F-36評分(,分)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SF-36評分(,分)
組別 例數(shù) 生理功能 生理職能 身體疼痛 總體健康 活力 社會功能 情感職能 精神健康 健康變化對照組觀察組43 43 t值 P值70.5±7.3 81.6±8.2 6.529 0.020 71.2±8.3 79.5±8.7 4.784 0.040 75.6±8.1 86.7±9.2 6.039 0.028 64.3±7.6 77.5±9.0 7.654 0.012 63.8±6.0 72.4±7.3 5.271 0.036 73.9±7.5 84.6±8.2 6.384 0.023 76.8±9.7 89.2±9.1 5.973 0.029 65.7±6.6 75.6±7.3 5.472 0.034 66.8±7.4 74.5±8.7 5.091 0.038
綜上所述,程序式居家護理可以明顯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護理方法,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Wolfram D,Karl GH,Matthias E,et al.Neurological and endocrinological disorders:orphan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Respiratory Medicine,2011,105(1):12-19.
[2]David BP,Barbara PY,Rupert CM.Improving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primary care[J].Mayo Clinic Proceedings,2010,85(12):1122-1129.
[3]Kylie H,Nola MC,Peter RE,et al.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 practical guide for clinicians[J].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10,91(9):1466-1470.
[4]Marla KB,Sachi OH,Roger SG,et al.Effect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n balance in person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10,91(9):1460-1465.
[5]陸海云,王魯霞,趙惠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67例綜合護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4):12-13.
[6]吳海燕,張欽芳,張安琴.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復期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四川醫(yī)學,2008,29(12):1735-1737.
[7]余曉瓊.家庭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1,9(12):3202-3203.
[8]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委員會.慢性阻塞性肺疾?。–OPD)診治規(guī)范[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7,30(4):199-203.
[9]Nilsson E,Wenemark M,Bendtsen P,et al.Respondent satisfaction regarding SF-36 and EQ-5D,and patients perspectives concerning health outcome assessment within routine health care[J].Qual Life Res,2007,16(10):1647-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