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 650032 李 華 劉衛(wèi)民 鄒萬君 朱維賢 李 珂
由于云南省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加之各級領導的重視,云南的鮮切花生產多年來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現已成了東南亞最大的外銷和生產地,是云南省繼云煙之后的又一重要的支柱產業(yè)。僅2010年云南鮮切花外銷達53億多枝,產值達42億多元,且品種繁多。而目前外銷品種主要以玫瑰、康乃馨、百合、非洲菊等鮮切花為主,其中玫瑰鮮切花則是不可缺少的極其重要的外銷品種。但長期以來玫瑰鮮切花的生產、品質很不穩(wěn)定,為使其達到穩(wěn)質、穩(wěn)產,現將種植技術概述如下。
玫瑰在適宜的溫度(12~28℃)、光照和水肥條件下,一年四季都能生產出優(yōu)質的鮮切花。要實現一年四季生產,則須在保護地(溫室或大棚)內栽培。
地塊應選擇在排灌良好、pH值(酸堿度)6.5~7.5土壤;畝施農家肥2000kg,然后深翻土壤40~50cm。做好栽苗畦,畦高按夏季水位情況來定,畦寬80~100 cm,長度按溫室或大棚的大小定,兩畦間走道60~70cm寬,條件好的栽培戶可以做成高畦,配備滴灌或者噴霧系統。
鮮切花玫瑰最佳定植時期是3~6月,這一時期栽培的玫瑰經過5~6月的壯苗養(yǎng)護,可在10月至翌年2月開花,還可以調節(jié)部分花的產花時間。
切花玫瑰的畝栽培密度為4500~5000株,栽培株距16~20cm、行距30~40cm,每個畦面只能定植兩行。移栽苗時最好是定向栽培,即栽苗時葉片垂直于走道 (特別是移栽薔薇嫁接的玫瑰),定向栽培對以后折技或嫁接等管理較方便。
玫瑰苗栽培成活后的3~4個月為營養(yǎng)生長期,在此時期看見花蕾應摘除,目的是使養(yǎng)分用于營養(yǎng)生長,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包括葉面肥),并同時做好蚜蟲、葉蜂、紅蜘蛛、白粉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小苗栽培成活后,新萌發(fā)的枝條整體生長至30~40cm就必須進行折枝處理。由于折枝后木質部和韌皮部受到損傷,破壞了植株的頂端優(yōu)勢,使得折枝部位的生長激素濃度發(fā)生改變,營養(yǎng)物質向該部位運輸,這樣就促進了植株基部芽的萌發(fā),就能夠培育出粗壯的營養(yǎng)枝,生產出高質量的鮮切玫瑰。
折枝最好是用尖嘴鉗在下午4時以后進行,因這段時間枝條柔軟不易折斷,在基部5cm左右處留出葉芽、用鉗子將其彎折在走道內,但不能把韌皮部折斷,折枝角度最好以120~140°為宜。
1)水分。鮮切花玫瑰需水較多,在春季萌芽抽枝生長階段需水最多。因此每周需澆2次水并對葉面噴灑水,這樣可以減少白粉病和蚜蟲的發(fā)生。夏季和秋季按天氣來定澆水次數,天晴每周1次,陰雨天就減少澆水量,同時注意高溫高濕易感黑斑病的發(fā)生。冬季保持每周澆水1次并對葉面噴灑水,特別是天寒冷時,要保持溫室棚內有足夠的濕度,這樣可防寒防凍。
2)肥料。切花玫瑰需肥量較大,在營養(yǎng)生長期間對水施含氮量較高的復合肥畝用25~30kg,每隔7~10d施1次。施在兩行苗的中間。進入生殖生長期需施含鉀量高的復合肥,畝施25~30kg,每隔7~10d施1次。在施葉面肥的同時要注意對病蟲害的防治,施用農藥最好是在澆水后或者第二天早上或下午4時以后噴施效果最佳。葉面肥、殺菌劑、殺蟲劑大多數可以混用,效果也相對較好。使用葉面肥和農藥時均需噴施葉片正反兩面,一般而言葉背面吸收比正面吸收好,嫩枝葉吸收比老枝葉吸收好。如果切花枝條長度不夠,可用赤霉素(九二○)結合葉面肥噴施來促進花枝伸長。
3)整枝。折枝后的切花枝到生殖生長,就有一些折枝的老枝葉變得枯黃失去功能,不僅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還會消耗養(yǎng)分,應及時剪除。另外可能會有部分花枝因產花高度不夠,因此這樣的花蕾,即從花蕾下第5~8片葉間剪去,讓其下部芽生長成產花枝。如果是花枝瘦弱就要及時摘去花蕾,并去除生長出的側枝(芽),留作折枝用(以后折枝需固定25~30cm高的鐵絲,并折枝于鐵絲下方)?;ㄖιL到現蕾至采花期間,要及時摘除側枝(芽),只留頂端一個花蕾(多頭玫瑰花除外)。當花蕾生長到1cm左右時,需要套袋的品種要適時套袋。
1)采收適期。玫瑰花朵在含苞欲放時就應采收,即初開花1/3時采收。如果是套袋的鮮切花玫瑰,用手輕捏花苞微軟就可以采收。
2)采收時間。玫瑰采收時間最好是早晨和下午4時后,切花采收后用水把葉片澆濕,預防脫水萎蔫,但不能把水澆到花苞上,再用濕布或者其他覆蓋物蓋好,切花采完后需及時運回包裝地進行包扎保鮮。
3)科學剪切。剪切部位直接影響到植株整體生長和下一茬花的質量,因此第一次剪花應在離地面25~30cm位置斜剪,第二、三茬剪花就在產花母枝上倒數1~3節(jié)處或者按花枝的長短來決定剪花位置。
4)包裝待售。一般玫瑰花包裝是每扎20枝,但有些商家要求的包裝有所不同,可按實際情況要求進行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