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紅
陜西省興平市人民醫(yī)院外二科,陜西 興平 713100
我國婦科腫瘤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而患病后生理變化、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睡眠障礙及家庭與社會等多種因素均可能對患者術后康復造成影響[1]。隨著醫(yī)學模式不斷轉變與日臻完善,護理工作亦從配合治療轉變?yōu)椤耙曰颊邽橹行摹钡恼w護理模式。因此,如何促進腫瘤患者術后康復、提高生活質量已成為研究的熱點問題[2]。本研究旨在探討護理干預措施對婦科腫瘤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09年6月~2011年4月于我院婦科收治的腫瘤患者 71 例,年齡 42~68 歲,平均(53.6±5.8)歲。 其中,子宮肌瘤 37例(52.11%),子宮內膜癌 5例(7.04%),宮頸癌 8例(11.27%),卵巢囊腺瘤 14例(19.72%),卵巢癌畸胎瘤 1例(1.41%)及卵巢癌6例(8.45%)?;颊哳A計生存期均>6個月,無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無語言和智力障礙及其他精神疾病。將71例患者分為觀察組(n=37)和對照組(n=34),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術前陰道沖洗、備皮及留置導尿管等,術后監(jiān)測體溫、呼吸、心電、脈搏及血壓等,并記錄尿量及各引流管液量等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措施:①由責任護士接待新入院者,不宜直呼其姓名或床號,應以“大姐”、“阿姨”等親切稱呼,以拉近與患者的距離,減輕其陌生感和恐懼感。②將新入院者和已康復者安排在同一病房,向其介紹病房的環(huán)境和同室的病友,并讓病友起到現(xiàn)身說法的作用。③護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耐心地講解所患疾病的相關知識及其負性情緒與睡眠障礙對術后康復的影響(對于不知情的惡性腫瘤患者,應予以隱瞞真實病情),并耐心地傾聽患者訴說,細致解釋疑問,指導患者保持穩(wěn)定的心態(tài),應減少較強烈的情緒變化,保持愉快輕松的心情,教會患者自我放松心理的方法,同時與患者家屬或親友溝通以取得他們對患者的支持,以消除其心理壓力、減輕精神負擔。④告知患者哪些行為可導致或加重睡眠障礙,采取松弛治療、睡眠限制治療及刺激控制治療等干預療法改善患者的不良睡眠習慣。⑤術前向患者講解術后疼痛的程度、持續(xù)時間,術后幫助患者捆腹帶,協(xié)助翻身,囑其采取半臥位。⑥術后盡早鼓勵、指導和幫助患者床上翻身、肢體活動,促進盡早排氣,并指導患者飲食、定時排便,避免便秘。⑦向患者耐心說明留置導尿管的重要性及留置時間,避免活動造成脫落,并囑患者多飲水,定期檢查和消毒尿管、更換尿袋等。
兩組患者入院后24 h內及出院前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及生活質量核心量表(QLQ-C30)[3-4]進行評分,比較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排氣時間、進固體食物時間等。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入院時 SAS、SDS、PSQI及 QLQ-C30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院前上述各評分均有顯著改善(P<0.05),而對照組無明顯變化(P>0.05),且出院前兩組上述各項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均P<0.05),見表 1。
表1 兩組出院前SAS、SDS、PSQI及QLQ-C30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出院前SAS、SDS、PSQI及QLQ-C30評分比較(,分)
組別 例數(shù) SAS SDS PSQI QLQ-C30對照組觀察組34 37 t值 P值53.1±8.4 41.9±7.1 12.634 0.016 54.6±8.1 42.4±7.3 13.627 0.037 11.7±3.5 10.8±3.4 11.267 0.023 31.4±19.2 42.6±21.4 14.813 0.013
觀察組術后無發(fā)癥發(fā)生,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82%(3/34)。觀察組術后排氣時間和進固體食物時間為(32.17±10.42)h 和(50.28±8.54)h,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5.26±12.34)h和(57.36±9.23)h(P < 0.05)。
婦科腫瘤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目前手術治療仍是主要的治療手段,而絕大多數(shù)手術需切除子宮或卵巢,子宮、卵巢對女性具有特殊意義。因此,腫瘤患者不僅承受著生理上的損害,還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年輕女性;加之患者對所患疾病的知識了解甚少,術前患者多存在緊張焦慮、抑郁、恐懼等負性心理情緒,這些不良情緒記憶導致睡眠障礙,而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睡眠障礙等又可導致生理節(jié)律的紊亂,最終影響術后康復[5-6]。
患者對病房環(huán)境陌生、住院期間生活規(guī)律以發(fā)生了變化、疾病本身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各種檢查造成的不適以及對治療知識了解甚少等多種因素導致患者焦慮、抑郁和睡眠障礙[7]。觀察組患者入院后給予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出院前SAS、SDS、PSQI評分較入院時和對照組顯著減低(P<0.05),而對照組則無明顯變化。而QLQ-C30評分較入院時和對照組顯著升高(P<0.05),提示消除了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睡眠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有利于術后康復。而且觀察組術后針對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亦進行了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術后無并發(fā)癥發(fā)生,其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8.82%(3/34),術后排氣時間和進固體食物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進一步證實觀察組的護理干預措施有效,有助于患者術后康復。
綜上所述,影響婦科腫瘤患者術后康復的因素多種多樣的,各因素間互相影響,針對各種因素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尤其是心理護理干預,有助于術后康復,提高生活質量。
[1]費娜,徐友環(huán),蔣廣軍.個體化護理干預模式對婦科腫瘤患者術后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9):1-3.
[2]王靈宣.護理干預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術后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9,16(2):379-380.
[3]張明星.焦慮對婦科良性腫瘤術后康復的影響與護理對策[J].護理研究,2008,22(24):35-36.
[4]李妙紅.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對婦科惡性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5(12):83-84.
[5]張素花.婦科腫瘤病人圍手術期心理護理[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8,7(4):191,194.
[6]蒼寧.關注婦科腫瘤對婦女健康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8,10(1):F0002.
[7]付華斌,陳峰,羅克勇,等.難治性抑郁癥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1,23(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