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輝
陳傳綱、王汝琪夫婦于1949年秋在中國政法大學(原朝陽大學)荷花亭留影
1942年3月,馬列著作翻譯家、中央研究院中國文藝研究室特別研究員王實味,在中共中央機關報— —《解放日報》丁玲主持的文藝副刊上,發(fā)表了雜文《野百合花》,引起軒然大波,他被扣上“托派”的大黑帽。在對王實味的批判斗爭逐漸升級時,有人舉證,成全(陳傳綱)、王里(王汝琪)夫婦一起到中央研究院看望過潘芳、宗錚夫婦,因潘、宗夫婦就住在王實味隔壁的窯洞,兩對夫婦又一起拜訪過王實味,后來5人又來往了幾次,還在一起吃過飯。以此為據,就把他們5人說成是“托派關系”,把他們的來往說成是“托派組織活動”,最后把他們定為“五人反黨集團”,受到批判和審查。1948年,王汝琪參與執(zhí)筆起草了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新中國成立后她在司法部任職,成為新中國律師及公證制度的拓荒者和奠基者。因為此前的特殊經歷,在此后的 “反右”和文革中 ,王汝琪又被戴上幾頂“帽子“,屢遭磨難。1980年她主持了“兩案”公審辯護律師工作,繼續(xù)為民主法制建設嘔心瀝血,1990年因病去世。她的一生經歷坎坷、貢獻突出,值得紀念。
王汝琪又名王里,祖籍江蘇無錫。1912年出生在河北柏鄉(xiāng)。1930年她在復旦大學預科讀書時認識陳傳綱。1931年她考取復旦大學法律系,陳傳綱則考取復旦大學新聞系?!熬乓话耸伦儭卑l(fā)生時,他們馬上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陳傳綱曾任復旦大學學生赴京請愿團總指揮。1934年9月王汝琪大學畢業(yè)后,他們結合為伉儷。1935年9月陳傳綱從東吳大學法律系畢業(yè)后,與妻子一起去山東濟南。王汝琪在濟南市立中學教書,其間認識了王實味。
王汝琪夫婦經王的堂兄王昆侖介紹,認識了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負責人孫曉村。又經孫曉村和堂嫂曹孟君介紹,認識了上??谷站葒鴷I導人錢俊瑞、徐雪寒等同志。后來他們回到上海,王汝琪任上海婦女界抗日救國會宣傳部長,主編《戰(zhàn)時婦女》,陳傳綱任《救亡情報》編委。1937年11月上海淪陷前夕他們撤退到武漢。王汝琪任武漢新生活運動婦女指導委員會婦女訓練班教務主任、湖南地方行政干部學校婦女訓練班教員。正是在這個訓練班上王汝琪結識了正準備到武漢尋找黨組織的沈琬(建國后改名沈安娜,隱蔽戰(zhàn)線上的情報女杰),并邀請沈住在漢口陳傳綱父母家。后來鄧穎超約羅叔章、羅瓊、沈琬敘談,也是在王汝琪婆家。
王汝琪夫婦后來輾轉四川成都、陜西寶雞。1940年3月兩人奔赴延安。王汝琪在中央婦委任研究員。陳傳綱在行政學院任教務主任,1941年調到馬列學院學習,同年秋冬調中央政治研究室做經濟問題的研究工作。1941年冬,王汝琪肺結核病復發(fā),住在陳傳綱的工作機關養(yǎng)病。其間王汝琪寫了《七千萬婦女翻身》一書。
1942年3月13日至23日,由丁玲主持的《解放日報》文藝副刊上,分兩次刊登了王實味的雜文《野百合花》。5月2日,毛澤東發(fā)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講話》,延安整風運動正式開始??瞪鷷r任中共中央社會部和情報部部長。整風運動開始之后,康又任整風運動總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他搞了所謂“搶救運動”。七八月間,中央研究院研究員王實味被打成“托派分子”之后,為了“擴大戰(zhàn)果”,康生又在中央政治研究室追查王汝琪(王里)、陳傳綱(成全)、潘蕙田(潘芳)、郭箴一(宗錚)四人與王實味之間的關系問題。
1941年冬,成全陪王里到中央醫(yī)院看病時,聽說宗錚夫婦到了延安,就順路去看望他們。宗錚與王里是復旦大學讀書時的同學。宗錚對王里夫婦很熱情,要他們以后看病之后都到他們住處休息,吃了午飯再回去。王實味住在潘芳和宗錚隔壁的窯洞。于是,他們一道去看過王實味,有過幾次來往,并且一起吃過飯。
康生為了把斗爭矛頭轉移到王里、成全、潘芳、宗錚身上,出“主意”要中央政治局研究室黨支部開會“檢查領導”。當時室主任是毛澤東兼任,具體工作由副主任陳伯達做。康生叫陳伯達回避一下,讓大家無顧忌地發(fā)言。結果,用康生的話說,“在頭幾天會上,就把陳伯達罵得狗血淋頭”,“罵出‘人性論’出來”。康生認為王實味是講“人性論”的,是托派思想。王里和成全也講“人性論”,也是“托派思想”。接著,在中央研究院和中央政治研究室聯(lián)合召開的斗爭會上,又揭發(fā)出王里講過王實味寫《野百合花》,“我可以供給花子”這類話。聽了毛澤東整頓“三風”的報告之后,成全曾經給毛主席寫信,建議除整頓“三風”之外,應再加“整頓人風”(整頓人與人之間的不正之風)。
除此之外,康生還懷疑王里是由其堂兄王昆侖派到延安來的國民黨藍衣社特務。為什么呢?因為王昆侖是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國民政府立法委員(實際上,王昆侖同時又是1933年就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秘密黨員)。經過如此這般反復批斗,不斷上綱上線,王汝琪夫婦與潘、宗等從朋友、同學關系,變成“托派關系”,“托派組織活動”,最后定為“五人反黨集團”。王里他們當然不服,不斷申訴。1945年、1946年,中央政治研究室黨支部、中央社會部對他們進行了甄別。結論是:“思想上受王實味利用,政治上無問題”。
1948年秋,王汝琪和中央婦委的同志參加土改后,回到河北西柏坡中共中央所在地。劉少奇召集中央婦委成員開會,布置起草《婚姻法》的任務,說明全國解放后《婚姻法》的重要性并拿出1931年毛澤東同志簽發(fā)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條例》給他們學習和參考等等。中央婦委的同志在土改中親身體會到封建婚姻對農村婦女的危害及農村青年男女迫切要求婚姻自由的強烈愿望。因此她們都很高興地接受起草《婚姻法》的任務。可是,她們七人中只有王汝琪是學法律出身的,于是就推舉王汝琪執(zhí)筆。王汝琪執(zhí)筆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經過有關人士、有關部門反復討論修改后,于1950年4月13日,經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七次會議討論通過。毛主席親自簽署,明令公布。1950年5月1日起實施。
當時司法部部長史良發(fā)表談話說:“這個《婚姻法》,不僅是進步的,而且是革命的?!边@是砸碎封建枷鎖的重要法律;是改造封建婚姻,建立新民主主義婚姻家庭的法律保證;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內容之一。家庭是社會細胞,家庭穩(wěn)定了,有利于新中國社會的穩(wěn)定。王汝琪執(zhí)筆起草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功不可沒。
北平解放后,陳傳綱夫婦參加接管北平朝陽學院,成立中國政法大學。謝覺哉任校長,陳傳剛到秘書長,王汝琪任二部(法律專修科)主任。1950年2月,中國政法大學并入華北大學。王汝琪調到司法部工作,曾任司法部干部教育司副司長、宣傳司司長、公證律師司司長及最高人民檢察院研究室副主任等職。
1957年夏季,整風反右運動中,司法工作受到嚴重破壞。第四屆司法工作會議(即司法整風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被看作是司法工作中無產階級滅資產階級的兩條道路兩種方法斗爭的會議。對司法部黨組進行了政治大批判。以所謂“反對無產階級專政”、“反對黨對司法工作的領導”、“堅持舊法觀點”、“包庇右派”等四大罪狀,將司法部黨組成員打成“右派反黨集團”。8月17日,史良作為司法部行政負責人,作了違心檢討(1959年4月28日,司法部被撤銷,史良被安排做人大副委員長)。當時司法部黨組6人,正司級黨員3人,共9人,一網打盡。王汝琪是黨組成員,又是正司級干部,“在劫難逃”。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留黨察看兩年,工資從九級降為十二級。
1959年秋冬,王汝琪從北京南下,任上海新華醫(yī)院副院長。1961年王汝琪調任上海外國語學院(現上海外國語大學)任副院長。其時,正是上級要求全國有條件的外國語學院創(chuàng)辦附屬學校,提出外語要從青少年開始抓的要求。王汝琪被外國語學院領導推舉成為辦附校的負責人之一。她又一心撲在辦附校上。從選校址、調干部、調教師,制訂校紀校規(guī),她為創(chuàng)辦附校而努力奮斗!1963年秋,上外附校開始招生。
正當王汝琪努力創(chuàng)辦上外附校的時候,“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當時她是上外黨委常委、副院長,自然就是“走資派”。再加上她頭上曾被戴過三頂政治帽子:“托派嫌疑”、“五人反黨集團”成員、“右派反黨集團”成員。還有所謂“出身不好”是黑五類,“社會關系復雜”等等。于是“被批斗”、“被抄家”、“被關牛棚”便是常事。學法律、懂法律,為共和國法制建設出過力的王汝琪同志目睹法制被破壞到如此程度,怎能不痛心疾首?丈夫陳傳綱“文革”初即被迫害致死;堂兄王昆侖被關在秦城監(jiān)獄達七年之久,怎能不無限悲憤呢?在苦難中煎熬的王汝琪是靠堅定的革命信仰、堅強的革命意志支撐到最后的。她終于看到“林彪集團”和“四人幫”的下場,聽到春雷炸響!
工作中的王汝琪
王汝琪“右派反黨集團”問題是1978年12月根據中共中央批轉最高人民法院黨組《關于抓緊復查糾正冤假錯案》下達之后,在羅瑞卿親自過問下改正的。
1980年9月29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順應全國人民的要求,通過了關于成立最高人民檢察院特別檢察廳和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的決定。決定公開審判“四人幫”,公開審判“林彪集團”主犯。這決定,非同一般。這是一次歷史性的公開審判。中國律師要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亮相。中國人要按照現代法律程序公開審判罪犯。這是中國政府決心建立法治社會的公告。
王汝琪被召回北京,仍任司法部公證律師司司長。1980年10月11日,全國被點名召來18位律師集中報到。12日,司法部(1979年9月五屆人大常委會第10次會議決定重建司法部)陳卓副部長就宣布:“兩案”辯護律師小組正式成立。根據司法部領導分工,小組工作由陳卓分管,王汝琪主管。王汝琪又馬上投入公開審判的工作之中,她參加了辯護律師工作的全過程?!皟砂浮睂徟腥〉脠A滿成功。 “四人幫”和“林彪集團”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審判得到全國人民的贊揚,在國際上也取得良好反響。
1982年2月,中共中央組織部作出《關于潘芳、宗錚、陳傳綱、王汝琪等四位同志所謂“五人反黨集團”問題的平反決定》。《決定》說:“毛主席1950年7月在陳傳綱同志信上曾明確批示:‘五人反黨集團問題并無具體證據,似應予平反?!茨芫唧w落實?!幕蟾锩?,他們幾個人受到沖擊和迫害,現決定對潘芳、宗錚、陳傳綱、王汝琪四位同志參加所謂‘五人反黨集團’的問題,予以正式平反,推到強加給他們的一切不實之詞。撤銷對潘芳、宗錚兩位同志的處分,恢復名譽。”到此,王汝琪頭上被扣上的三頂政治帽子全部取消,還其清白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