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霞 (寧波市北侖區(qū)婦幼保健院 315800)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DM)常見而嚴重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DN一旦出現(xiàn)則臨床蛋白尿難以逆轉,因此,早期治療具有重大意義。本研究主要探討福辛普利聯(lián)合黃芪注射液治療早期DN的療效及可能機制。
1.1 病例選擇 選擇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60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診療標準,按mogensen DN分期標準,診斷為DN Ⅲ期,即微量蛋白尿期,尿蛋白排泄率(UAER)20~200μg/min,持續(xù)3個月。入選病例高血壓均發(fā)現(xiàn)于糖尿病之后,排除急慢性腎炎、泌尿系結石、感染、發(fā)熱、心衰、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短期高蛋白飲食及其他引起白蛋白尿的因素。
1.2 分組資料 60例按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52.8±4.2)歲;病程(7.6±2.9)年。觀察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61.8±3.9)歲;病程(7.9±3.4)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方面水平接近。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優(yōu)質(zhì)低蛋白飲食[0.6~0.8g/(kg·d)],氯化鈉攝入5g/d以下,均用胰島素治療,福辛普利片(上海施貴寶)10mg,口服,每日1次。治療組除上述治療外,加用黃芪注射液(正大青春寶藥業(yè)有限公司)40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兩組均以14天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兩組分別于治療前后測定尿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血壓、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并觀察有無不良反應。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本文以t=2.00時,P=0.05,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66,P=0.01,P<0.01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指標水平變化見表1。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組間比較:表1中治療前上述各項指標兩組水平接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治療組的尿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余各項兩組水平接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自身前后對照:表1中除三酰甘油外,余各項指標兩組治療后均較治療前有明顯下降,三酰甘油兩組治療前后差別均不大。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糖尿病腎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是多因素性,與遺傳因素、血流動力學異常、糖代謝異常、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脂代謝紊亂有關,最終導致基底膜樣物質(zhì)增多,并累及系膜細胞,同時有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細胞輕度增生[1]。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狀態(tài)下腎內(nèi)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RAS)異常活躍,腎小球血流動力學紊亂,引起蛋白尿加重[2];阻斷該系統(tǒng)對糖尿病腎病具有保護作用。目前的研究已證實,血管緊張素Ⅱ具有收縮血管作用,可以影響腎血流動力學,增加醛固酮的分泌,促進血栓形成、炎癥反應及氧化應激[3]。糖尿病腎病一旦發(fā)生,大多難以逆轉,故早期治療尤為重要。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相關指標水平變化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相關指標水平變化 (s)
注: 1為兩組治療前比較, 2為兩組治療后比較
項 目治療組(n=30) 對照組(n=30)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t1 t2尿蛋白排泄率(μg/min) 172.3±45.2 117.4±25.8 167.5±42.9 134.5±36.1 0.42 2.11尿β2微球蛋白(mg/L)0.23±0.10 0.17±0.08 0.24±0.10 0.22±0.11 0.39 2.01收縮壓(mmHg)163.0±10.4 135.8± 5.5 167.0±14.0 132.8±11.0 1.26 1.34舒張壓(mmHg)95.0± 8.9 75.3± 9.3 93.5±10.2 74.9± 7.6 0.61 0.18空腹血糖(mmol/L)9.4± 1.2 6.8± 1.2 9.4± 1.3 6.9± 3.0 0 0.17血肌酐(μmol/L)137.0±19.6 108.8± 17.4 135.5±20.3 119.0±19.0 0.29 2.17尿素氮(mmol/L)7.6± 1.6 7.1± 1.4 7.3± 1.6 7.1± 1.2 0.73 0總膽固醇(mmol/L)6.2± 0.7 6.0± 1.1 6.3± 0.8 6.0± 1.0 0.51 0三酰甘油(mmol/L)3.5± 1.6 3.4± 1.5 3.5± 1.7 3.5± 1.5 0 0.26
糖尿病腎病屬于祖國醫(yī)學的“消渴”、“水腫”病范疇,臨床以益氣養(yǎng)陰、化瘀通絡為主,而黃芪為補氣要藥,具有補氣升陽、固護腠理的功效。黃芪對糖尿病腎病保護機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4-5]:①改善糖脂代謝,保護腎功能;②減少血β2微球蛋白,降低蛋白尿,防止腎功能衰竭;③調(diào)節(jié)蛋白代謝,糾正高灌注、高濾過;④改善腎小球基底膜的電荷屏障和機械屏障,減少滲透性蛋白;⑤黃芪可從基因轉錄水平下調(diào)動轉化生長因子TGF-β過度表達而延緩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進程;⑥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⑦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保護血管內(nèi)皮細胞。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ACEI)對早期DN的保護機制在于,這些藥物能拮抗血管緊張素2相對優(yōu)勢地擴張出球小動脈,改善腎小球內(nèi)“三高”狀態(tài);縮小腎小球濾過膜孔徑,減少血漿大分子物質(zhì)濾出,降低蛋白尿的危害,防止毛細血管基底膜的增厚;改善腎小管間質(zhì)病變。福辛普利是新一代含膦酸基的ACEI,與一般ACEI相比,福辛普利具有優(yōu)秀的藥代動力學特征,谷峰比值高達64%[1],每日1次即可維持較好的療效,它可同時從腎臟和肝腸排泄,對于腎功能減退的老年患者也不易發(fā)生藥物蓄積[6]。
本研究表明,福辛普利與黃芪聯(lián)用,可明顯減少尿蛋白排泄率及尿β2微球蛋白量,降低血肌酐水平,但是否可緩解腎小球的高內(nèi)壓及高濾過,降低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高凝、高黏狀態(tài),改善腎臟微循環(huán),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1]廖二元,莫朝暉.內(nèi)分泌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448-1452.
[2]王謹,楊濤,劉維寧,等.高血壓病與腎病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翻譯出版社公司,2001:4-47.
[3]Sonkodi S,MogyorosiA.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with angiotensinⅡ blockers [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3,18(supp15):21-23.
[4]焦劍.黃芪對糖尿病腎病保護機制的研究進展[J].吉林中醫(yī)藥,2004,2(24):54-55.
[5]劉儀紅,楊麗,劉炬,等.黃芪注射液與卡托普利聯(lián)合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25(11):993-995.
[6]林宏初,吳恒蓮,劉國輝,等.前列腺素E1與福辛普利聯(lián)合治療糖尿病腎病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5,24(9):538-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