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對貼現這種特殊票據背書的規(guī)范
為保護出票人、背書人的權利,法律允許出票人或背書人在票據上記載禁止背書的文句,從而限制持票人將該票據再行背書轉讓。我國票據法對此作了專門規(guī)定。但禁止背書轉讓的票據,能否貼現,一些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存在概念的模糊,他們認為貼現并非背書轉讓,從而為持票人辦理票據貼現。那么貼現是否是一種轉讓行為呢?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商業(yè)匯票承兌貼現與再貼現管理暫行辦法》規(guī)定的商業(yè)匯票貼現是指商業(yè)匯票的持有人在匯票到期日前,為了取得資金而貼付一定利息將票據轉讓給金融機構向持票人融通資金的一種方式?!顿J款通則》又規(guī)定:票據貼現系指貸款人以購買借款人未到期商業(yè)票據方式發(fā)放的貸款。由此可見,票據貼現實質是一種背書轉讓票據方式。因此,以明示不得轉讓背書的票據不能進行貼現。隨著去年我國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緊縮的財政政策以來,各商業(yè)銀行也相應實行緊縮的信貸政策,其表現為商業(yè)銀行為了自身的效益,貸款票據化現象明顯,企業(yè)由于銀根緊縮,從而大量使用票據,票據貼現也相應增加,目前在票據貼現實務中主要存在著:⑴對持票的貼現申請人的資格審查不符合規(guī)定仍然辦理貼現。貼現申請人應為在貼現銀行開立帳戶的企業(yè)法人或其他組織,并在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能夠提供經過年檢的營業(yè)執(zhí)照;⑵對票據要素的形式審查流于形式,審查承兌的期限、簽章是否清晰,背書是否連續(xù)等;⑶未進行票據的查詢查復,先辦理貼現。貼現前對貼現票據的查詢,是為了對該貼現票據真?zhèn)蔚牟樵?,并查詢該貼現票據是否有凍結、掛失、止付等法律情形。⑷任意填寫票據背書日期,許多背書的票據,背書人往往不填寫背書日期,作為背書的任意記載事項,并不影響背書的效力,最后持票人再提示承兌前,往往畫蛇添足,想當然的任意填寫背書日期。
可以行使票據救濟手段的外延過小
在票據的背書轉讓過程中,我國法律規(guī)定只有持票人在票據遺失、滅失、被盜三種情況下,才能采取票據救濟手段,通過公示催告程序,獲得除權判決,申請取得票款。而我國目前票據流通領域,存在著搶奪、搶劫等情形也應納入行使票據救濟手段的情況?,F實中我國目前還存在著一種不健康的影響票據安全的情形,在票據背書過程中,甚至票據直接交付過程中,由于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的貨款糾紛、產品質量糾紛等因素,背書人或直接交付的出讓人濫用票據救濟手段,試圖通過公示催告程序最先取得除權判決以對抗正常票據持有人。
票據法質押背書規(guī)范與擔保法質押規(guī)范相沖突
我國擔保法規(guī)定:“以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出質的,應當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將權利憑證交付質權人。質押合同自權利憑證交付之日起生效”。目前,我們金融系統也是按照此要求做的,即出質人即持票人和作為質權人的銀行及借款人簽訂《質押擔保借款合同》,然后將出質的匯票、支票交付質押人,銀行即辦理質押貸款,并未按照票據法的要求在背書欄內載明“質押”字樣,那么理論上就不能產生票據法上的效力。當質權人行使票據權利時,票據上除出質人以外的所有當事人均可依背書不連續(xù),持票人無法證明自己權利來源合法為由抗辯持票人也即質權人的付款和追索請求,從而引起出質雙方如何實現質權的糾紛。但也有學者認為,在實踐中設質背書的實用價值并不大,因為如果債務人欲以有價證券向債權人設定質權,債權人常常會利用轉讓背書以取得票據,比利用設質背書更為方便。
缺乏空白背書的法律規(guī)定
我國《票據法》只認可記名匯票背書,不認可無記名匯票背書,也即空白背書。實踐中我們常常稱其為直接交付,票據法理論將不在背書欄中記載任何事項和簽章的行為稱為單純交付,英美法系的票據法、《日內瓦統一法》簽約國及港、澳、臺等地區(qū)均認可空白背書。在記名背書和無記名背書孰優(yōu)孰劣的問題上,可謂是各有千秋。實踐中國內的一些企業(yè)或個人由于貪圖方便、怕書寫錯誤、法律意識不強等種種原因選擇直接交付。直接交付從票據出讓人方面講,他退出了票據關系,不需要負擔任何票據責任,任何持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均不能以他為被追索人,他和直接受讓人之間發(fā)生票據糾紛時,只適用民法上的一般債權轉讓和物權轉讓的規(guī)定,而沒有票據上的權利義務關系。這符合票據管理上的“簽名者就票據文義負責”的原則,但有悖我國《票據法》的規(guī)定,一旦遇到票據遺失,票據權益的糾紛時,就會帶來票據背書者之間的證據鏈斷裂的后果。
欠缺票據背書中涂銷的法律規(guī)范
背書涂銷是指持票人或背書人將票據上的背書部分背書人簽名或其他記載事項予以涂抹或消除的行為。雖然我國票據法對票據行為中的涂銷未作任何規(guī)定,但實際操作中背書涂銷是客觀存在的,大多是因為過失錯誤的記載予以涂銷,也有部分是故意涂銷,還有記載中的別字、簡化字而行之涂銷。如果僅僅因為涂銷就認定該票據無效,則不利于票據的流通,也不利于保護票據當事人權利。我國臺灣地區(qū)的“票據法”對此有較為詳盡的規(guī)定,不但有涂銷的法律規(guī)定,而且區(qū)分是故意涂銷還是非故意涂銷,這些規(guī)定更具合理。
(作者單位:北京市盈盛律師事務所)